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與實施,對小學音樂教學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在小學音樂教學實踐中,要將學生的學習和實際生活進行聯系,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學生的想象空間,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本文就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策略進行探究,希望能夠采取有效的生活化教學手段,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 小學音樂 音樂課堂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3-0083-01
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教育生活化教學模式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在各個小學中進行實踐。生活化教學模式是現在學校教育提倡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想要有效的將小學生的生活更好的融入到音樂課堂,需要音樂教師既關注學生音樂技能的傳授,同時也要關心學生在課余時間的生活與學習,找到與學生生活和學習相適宜的音樂教學曲目,將學生的生活與課堂的音樂有機結合,使學生產生對音樂學習的強烈興趣,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發展。
1.關注學生實際情況
在小學音樂生活化教學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于音樂教學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教師要予以重視。在開展音樂教學前,教師想要采取生活化教學,就要了解學生的實際狀態,特別是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識能力以及生活經驗等等,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析,為小學音樂生活化教學提供教學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于教學來說極為重要。開展生活化教學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需求判斷學生的興趣點,音樂教學的著力點,據此采取有效的措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為實現小學生活化音樂教學奠定基礎。教師在正式上課前,要認真仔細的觀察學生,了解學生真實情況,通過對學生平時的觀察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再依據實際情況為學生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上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音樂課堂。真正意義上實現有價值的小學音樂生活化教學。
2.聯系生活設計游戲
想要順利的開展小學音樂生活化教學,教學活動的輔助作用也非常重要。良好的教學活動,對于生活化教學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若是無法采取有效的教學活動,就很難達成高質量的教學效果。小學生對游戲有著天生的好感。教師將游戲作為教學活動,能夠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教師要著眼于學生的生活,為學生設計游戲,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理解相關知識點。想要高效的達成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師需要具備將生活與游戲相結合的能力,才能夠實現小學音樂生活化教學。教師要聯系學生的生活,了解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學生設計趣味性游戲活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求知欲,最大程度上發揮游戲的價值,打造高效音樂課堂。
在學習《洗手絹》一課時,在學生學會這首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進行演唱。學生開展創作性的表演,教師要給予鼓勵,用手絹為學生變魔術,讓學生猜一猜變的是什么?教師運用手絹變糖果和老鼠。這樣的教學方式是以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勞動,通過生活中的動作模仿和創編自己感興趣的動作,將學生的想象力、模仿力、創造力、表演力充分的激發,再通過手絹變魔術的活動,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的調動,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3.講述趣味性的故事
故事就本質而言,就是一個真實或虛幻的場景,這個場景帶有一定的故事情節,有效的吸引學生,調動學生的興趣,對于音樂教學有著顯著的成效。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中的應用,可以借助故事將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激發。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為學生編故事,要帶有一定的生活元素,將生活體現在故事中,為學生呈現生活故事,調動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生動有趣的故事,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主動的加入音樂課堂,同時通過生活中的知識,激起學生學習興趣,也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未知的生活知識,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但是,教師在為學生講述故事時一定要注意,要將故事有效的把控,要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適應學生的發展需要,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并具有一定生活性以及教育價值。幫助學生在掌握音樂能力的基礎上,實現自身人生價值觀的成長。
4.增強學生體驗感知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在課堂中形成的體驗,這將對學生學習的具體成效產生一定的影響。教師要使學生在生活化教學模式中提高良性體驗,能夠增加小學生對音樂課堂的適應程度,使學生將音樂課堂當做喜愛學習的一門課程。小學音樂生活化教學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依據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的良性體驗,進一步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在增強學生良性體驗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學生已有的相關基礎,例如,生活經驗,知識能力等等,增強學生體驗內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生活化教學模式有效的運用到小學音樂課堂,能夠提高小學生的音樂素養。
在小學音樂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采取生活化教學策略,既適應了新課改的要求,同時也是符合學生的發展需要。生活化教學模式尊重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提高音樂素養。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游戲,為學生講述有趣的故事,同時增加學生的體驗和感知,有效促進學生音樂能力的提高,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的未來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楊萌萌.聆聽生活中音樂的旋律—小學音樂生活化教學探索[J].北方音樂,2018.38(19):203
[2]黃琤瑋.解讀小學音樂教學生活化及其實踐[J].北方音樂,2018.38(18):227
[3]鄭先丹.小學音樂教育生活化實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9):17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07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