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如何引導農村幼兒開展科學探索活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當前科技水平飛速發展和知識更新換代頻率不斷加快的背景之下,社會之中的競爭較之從前也更加激烈,基于這種情況我們就需要努力引導幼兒如何去對世界進行觀察和理解。早教是為社會培養高素養人才和科技人才的前沿陣地,理所當然地會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筆者在本文之中分析如何對農村所擁有的自然優勢進行充分利用,進而引導幼兒們對科學進行一定的探索。
關鍵詞:農村;幼兒;早教;科學;探究活動
一、 對合理的幼兒科學教育目標加以制定
科學教育在本質上并不只是常識教育那么簡單,雖然會涉及為幼兒們傳授一些常見的生活知識,然而科學教育的開展更需要的是結合當前時代的要求,來對一個全新的教育領域進行開辟,并且還需要結合對幼兒們在態度、情感以及認知等多個方面的培養,來更好地對幼兒們探究新鮮事物進行激發,進而來使他們能夠形成一種科學的意識和能力,這才是科學教育所擁有的最為根本的目標。
我們在科學教育總目標指引的基礎之上,還需要對所在園區的實際情況與幼兒們的發展水平進行結合,由此來編制出與本園幼兒發展需求相符的教育目標。
二、 為科學活動提供適宜的材料,在自由操作中對科學知識進行獲取
考慮到幼兒們年紀相對較小且他們對于科學的理解大都是源于自身動手操作的特點,基于此就要求教師在對科學教育實施前準備好需要用到的材料。教師需要結合幼兒們的實際發展情況來提供一些與幼兒們的發展水平相適宜的材料。并且依照目標對其予以有計劃和有目的的調整,通過這樣才能夠使幼兒們的探索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
比如在活動室中將一個角落劃為科學區,由自己帶領幼兒們對豐富的材料進行收集,通過這樣孩子們便可以盡情地發揮他們自身的創造力、想象力以及思維能力。孩子們通過鐵皮、磁鐵以及塑料片等可以利用的物品,能夠更好地對磁鐵所具有的特點加以探究,幼兒們在玩的過程中能夠對一些奧秘進行發現和記錄,在幼兒們通過自由操作對科學知識進行獲取的過程中,可以對一些奧秘進行發現,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扮演好傾聽者和旁觀者的身份,不需要向學生們展示每一個步驟需要如何去操作,也不需要經常性地問他們一些建設性的問題。
教師所要提供的材料也需要盡可能地做到難易適中。如果過于簡單的話很可能達不到激發學生們探究動力的目的,而如果太難而使孩子們產生不知所措感覺的話,有可能影響到他們對于探究活動的信心。比如在大班所開展的沉浮實驗之中如果教師只是將鐵塊、木頭、石頭以及泡沫提供給孩子們,讓孩子們去觀察哪些物體會快速的沉浮,這樣能夠使他們很快將其答案找出來,但是也會很快都對實驗失去興趣,而如果教師向孩子們提供一些類似于牙膏皮的材料,讓孩子們去充分地對認知和思考的潛能進行發揮,比如讓他們考慮如何讓那些牙膏皮浮起來之類的問題,這樣便會將孩子們的探究欲望更好地調動起來,并且他們在反復討論和實驗之后,如果得到了將牙膏皮折成小船就可以浮起來的答案,便能夠很好地激發出他們的探索欲望,由此也就有助于他們的更好發展。
三、 從觀察著手對幼兒科學探究活動進行培養
?。ㄒ唬?重視隨機觀察和引導來對幼兒的觀察興趣予以激發
大部分自然現象都為我們的探索研究提供了可以利用的寶貴資源,并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幼兒們對于大自然進行觀察和記錄天氣變化情況的興趣,進而來使幼兒們能夠在游戲之中,對大自然與任何植物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解,由此來使他們能夠逐漸的產生關愛生活的良好習慣。比如在某一個區域活動之中突然間出現天氣變得烏云密布的情況下一些孩子會被嚇得大叫,并且會問老師為什么今天天黑得這么早?并且個別的學生還會反映天氣有一點悶熱,這種情況下比這會走到他們中間對他們說:“讓我們都來當一名小氣象員去對天氣變化情況進行觀察,怎么樣?”這樣的提問很容易引起學生們的響應,由此便可以使所有學生都對窗外的動靜進行注視。有的學生會發現蜻蜓飛得比較低,而有的一些又會發現風將小草和樹吹得搖擺起來。而在隨后天上閃過亮光的時候孩子們又會捂住耳朵大喊“閃電來了”。在之后當雨點落下來之后,筆者便會建議孩子們將這個天氣變化的過程應用圖示的方法記錄到天氣記錄表中。經過這樣的活動很容易使孩子們在以后經常地對天氣變化情況進行觀察。
?。ǘ?重視比較觀察,引導幼兒對事物間的聯系和變化進行感知
為了使幼兒們了解到種子的萌發需要有水、陽光、土壤以及空氣等要素。因此筆者在本園的試驗區提供了幾個種植用的紙盒和小罐,并且對于不同的種植條件進行了構建,由此來引導著幼兒們進行觀察。分別在不同的種植環境之中去掉某一個要素,有孩子們主動分組隔兩天對種子的生長情況做一次仔細地觀察,并且及時的應用圖示等方法做出記錄,在一個月之后對于植物的生長情況進行觀察和對比,并且在最終總結出植物的成長不可能離開上述的幾種要素。
四、 應用社會資源來對科學教育活動予以開展
這里所指的社會資源是在幼兒園所在的位置和一些鄰近的區域之內,所有能夠被利用的物力資源、人力資源以及一些社會組織等。幼兒們的家長所從事的工作類型會存有一定的差異,每一個家長都能夠扮演起良好的“教員”身份,他們可以向幼兒們對本地區的教育、習俗、環境、衛生保健知識以及一些家庭生活等情況進行介紹,比如本園之中一些幼兒的家長從事的工作是菜農,筆者要求他們分別將蔬菜種類以及一些種植方法介紹給幼兒們,并且還會帶領幼兒們走入田間親自種植,由此在使他們在接觸大自然和體驗種植的過程中一點一點的積累起足夠的科學經驗,并且更好地去發現科學所能夠帶來的樂趣。
五、 結束語
筆者在本文之中對于農村幼兒園科學探究活動的開展方法做出了一定的闡述,希望由此能夠幫助廣大的同仁更好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來幫助孩子們更好成長。
參考文獻:
[1]黃小玲.如何培養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J].中國農村教育,2018(18):124-125.
[2]歐陽毅紅.利用農村資源開展親子科學探索活動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27):249-250.
[3]章美玲.科學情境中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研究[J].成才之路,2017(4):71.
[4]陳芝.基于幼兒生活的科學活動實施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4(8):70-72.
作者簡介:潘惠芳,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新添鎮中心幼兒園。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850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