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文學之于青年的導向性與人生出路的尋得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路遙的中篇小說《人生》以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為例,揭示其在社會中處于上升時期、青年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的特殊階段時所面臨的復雜問題與本質,同時將對文學的觀照與人生的思考融合到一起,從《人生》中高加林等青年面對的人生問題切入,為文本之外、處在現實生活中同樣迷茫的青年提供了借鑒意義與擺脫成長困境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人生》青年 導向性 人生出路
  路遙在《人生》中不止于對高加林艱難境遇的表面展示,更在文本中提出了他對于高加林之類青年所犯錯誤的深刻批判,并以議論和旁觀的角度分別從國家和個人層面為這一問題提出了解決策略,使讀者能更深切地在具體情節中把握作者寫作的真正要義與目的。
  一、訓垮掉的一代與誡希望的一代
  《人生》中高加林命運的起伏跌宕鮮明地代表了在特定環境中部分青年在面臨重大人生選擇的過程中,執著于自我的感受而屢遭挫敗的人生經歷。路遙設立了高加林因執拗于融入城市生活又反復被迫回到鄉土的錯綜循環式情節,最終將在實現理想過程中失去自我正確認知判斷的高加林遣回鄉土。這一寫作模式并沒有完成主人公高加林想要出人頭地的心愿,而是借助高加林愿望未能實現的情況,真正地傳達出路遙在文學中融入人生啟示意義的觀念。路遙借《人生》中德順老漢之口,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對違背良心與失去純真本心的知識分子進行說教與批評,直接批判其現狀。從高加林沉醉于虛榮的愛情而拋棄純真善良如金子般珍貴的巧珍,再到他為了名利打破原則與底線,當他到達所謂的人生的頂點之時,這種看似已經“凌絕頂”的狀態,并非他腳踏實地憑借自己的才干而獲得的,而是處于飄飄然、浮于云端、即將跌倒的前兆。德順老漢苦口婆心勸說名利雙收的高加林認識到現在所取得成就只是曇花一現的實質,而嘗到甜頭的高加林完全沉浸在享受物質與精神上的雙重快感之中,德順老漢幾近一生的人生哲學已經無法說服得意自滿的高加林低頭看清自己腳下的路。
  德順老漢對高加林的勸導正是路遙想對高加林,以及那些像高加林一樣被生活中突如其來的順境沖昏頭腦的青年所提出的警戒之言,巧妙的是,路遙并沒有讓德順老漢的話醍醐灌頂般直接叫醒沉迷在飛紅流綠的生活中的高加林,而是在一翻勸導后放棄了執著于自己的一套哲學的后輩,旨在于后文情節發展的延續,讓故事發展脈絡走向另一個高潮——高加林終于失去浮華的一切、被迫回到鄉土。這樣安排不止于情節戛然而止式的封閉,通過高加林的一錯再錯、不知悔改,讓讀者真正看到高加林一意孤行的嚴重后果,通過小說中人物的悲劇命運起到警誡作用,只有人物真的走向了錯誤的深淵,人們才能真正反思自我。路遙在《人生》中借黃亞萍之父——一個老軍人之口發出最為沉痛的吶喊:“你們現在這些青年真叫人痛心??!垮掉的一代!無法無天的一代!革命要在你們手里葬送呀!”通過力透紙背的呼喊,通過高加林悲劇命運的走向,作者對“垮掉的一代”的不計后果的、任性的、隨心所欲的舉動進行了嚴厲的批判,對肩負著國家未來希望的青年發出了真摯的教導之音。
  二、國家宏觀調控引導
  路遙在《人生》的下篇中,不再單純地將矛盾集中到青年個人與農村生活不可調和的沖突中,而是從普遍的生活現象上升到更加宏闊且深刻的社會現實問題中,著眼于處于迷茫狀態的青年這一群體與國家社會之間的關系——國家與社會的狀況和青年的個人前途息息相關。國家具有宏觀調控個人思想與面對現實的能力,起到一種引導和指引的作用,并且二者之間的關系不僅是國家對個人引導的單向流動,其中還存在著密切的關聯,國家引導青年一代正確解決現實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青年才干作為社會群體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國家現在以及未來的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國家利用自身能力的強大與資源的整合力與豐富度為青年的發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以助個人能力尚處發展之中、還未能直面復雜的社會問題的青年解決所面臨的窘境。國家所提供的支持落實在每個青年具體的人生道路中起到的作用,看起來只是一塊不引人注目的背景板,實則這塊背景板決定了青年人生命運的整體走向,國家處于發展繁榮蒸蒸日上之際,背景板調和出的明亮歡快的色彩也為青年的個人發展增添亮色,而當國家處于修復建設的困難時期,背景板則呈現出較暗淡的色彩,必然無法為正值青春的年輕一代提供與之氣質相符的境況。
  路遙在《人生》中清楚地認識到這一規律:“國家目前正處于困難時期,不可能滿足所有公民的愿望?!薄叭绻鐣鞣矫娴募◇w是健康的,無疑會引導這樣的青年認識整個國家利益和個人前途的關系?!薄度松分懈呒恿炙幍臅r代,國家正處于“青年”的迷茫與彷徨時期,還未走入成熟階段,勢必不會有足夠的能力與價值滿足社會青年的個人需求。國家不斷地調整變化整體的發展,以尋得正確的發展出路,在探尋與摸索過程中不免會產生輕微的波動、轉折與變化,并且這種變動通常難以提前預知。這個時候需要的就是青年自身面對窘境的能力,調整個人發展狀態并適應社會的變動與走向,而像高加林這類無法正確深刻認識到問題本質的青年,就容易在時代洪流快速發展的沖擊中被卷入到旋渦中難以掙脫自救。
  三、青年進行深度自省與建構正確認知
  高加林這類人物不同于作品中其他人物的一個突出特征是其所特有的知識分子心中對于夢想和憧憬的無限執著,無論是什么樣的狀況,即使是最純真濃烈的愛情,也無法將它們澆滅。高加林和巧珍之間有著真摯的感情,但是在高加林未來的發展與尋夢的道路中,他還是毅然決然地放棄了珍貴的愛情,這種理想與自我信仰主義至上精神打破了一直以來人類所面臨的一個永恒的主題——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在高加林這類人物處理這一問題時,他們沒有過度糾結、徘徊于搖擺不定的狀態,而是堅定地依從他們內心主觀所想,復雜棘手的客觀現實問題在他們面前“迎刃而解”,既不需要放棄理想也無須屈從于現實,將二者統一于自我的主觀意愿中,由于主觀意愿處于統領地位中,在某個重要的人生節點上,權衡利弊之后所做出的決斷,看似衡量好了一切,實則不斷地走向錯誤的深淵。   順從自己的心愿取得一定成就后,不僅有自豪感、驕傲甚至自滿,同時也有內省。由于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了充分的滿足,傲慢必然充斥于頭腦之中,然而這種精神狀態無法一直持續下去,只是暫時性地刺激著神經,而理智又會喚醒靈魂深處的最后一絲清醒,這種微弱的意識偶爾會吞噬掉建立在名利雙收的快感上的自信,并因自己違背本心與原則所做的行為而產生仇恨與憎惡,內心短暫而痛苦的糾葛預示著自我深刻反省的萌芽,而這種忐忑最終伴隨著夢想徹底粉碎,一切都化為泡影而消散,所迎來的是真正的、徹底的、深入骨髓的自我批判。無論是穿插在夢幻般的順風順水的生活中短暫的清醒,還是德順爺和父親高玉德的批評教誨,都不如生活的當頭棒喝來得真切,生活與現實的教訓讓高加林真正地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清楚地分析出了自己走的每一步路所要承擔的后果與結局,這才是來自因自己的幼稚與不成熟而犯了錯誤的青年靈魂深處最深刻的反省?!爱敶嗄隇槭裁聪矚g高加林,喜歡孫少安、孫少平,就是因為他們從這幾個人物身上看到了他們自己,包括他們的處境,他們的弱點和他們的力量?!?
  單純地認識到錯誤還遠遠不夠,文學的終極要義在于對人生的啟示與思考,只有找到正確的解決辦法,避免錯誤的出現,才能達到文學與入學的合一?!皩τ谖膶W,路遙有著明確的目標感和良好的道路感。他相信文學是有用的,是改善人類生活的偉大手段,真正的文學都致力于提高人類的生活?!甭愤b在《人生》中明確地提出了他的觀點:對于青年一代,在面對理想與現實的沖突時,首先不能盲目沖動、脫離現實,而是要腳踏實地地結合客觀規律和實際情況去解決問題,其次更重要的是思想正確,夢想應該通過努力得以實現,而不是走歪門邪道的捷徑;對于社會,要予以正確的方向和思想的引導,提供公平公正的大環境,使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的青年找到屬于自己的方向。除此之外,在個體處理矛盾的過程中,在深刻理解問題的同時,也要找到自身的問題所在,從自身出發,尋找自我原因,這便需要青年樹立正確的入生觀與價值觀,只有在認知正確的基礎上,才能指導行為。在最后并非結局的結尾中,路遙雖然沒有交代高加林重返鄉土后的人生選擇與去向,依舊將人物置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之中,只是結尾中站在零起點的高加林,經歷了挫折與變故,思想上的提升,讓他重拾了生活的信心,重新找尋新的生活方向與道路。具象的安排成功與否,不需要再被刻意地呈現出來,正如王愚在與路遙的對話中所說:“高加林是一個在人生道路上的艱苦跋涉者,而不是一個已經走完人生道路的單純的勝利者或失敗者?!痹谶@一高度上,《人生》所想要呈現的不是高加林或成功或失敗的最終人生境遇的生活表象,而是拋除掉無數種可能的生活的假定性與不穩定性,去探究生活本質中最深層最本真的層面之于每一個個體的人生導向意義。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961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