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紫柏老人集》禪詩的特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紫柏老人集》由明憨山德清組織紫柏弟子輯錄而成。書中禪詩凡534題586首,對研究紫柏大師禪理與詩歌的融合有重要價值。我們從體式多樣、交游天下、詩境禪心、引典用譬等四方面進行論述,揭示《紫柏老人集》禪詩的特色。
  關鍵詞:《紫柏老人集》 禪詩 特色 思想
  《紫柏老人集》,凡二十九(或作三十)卷,明天啟元年(1621)由憨山德清組織紫柏弟子輯錄而成。真可(1543-1603),號紫柏、憨憨子、憨憨陀、紫柏老人,世稱“紫柏大師”,俗姓沈,世居吳江(今屬江蘇)。年十七于虎丘慧輪處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后入武塘景德寺閉關三年,期滿游五臺,參訪遍融、笑巖諸師。紫柏一生勤于作詩,其詩有較高的文學價值與思想研究價值。《紫柏老人集》收錄禪詩534題586首,為該書所收篇目最多的體例。明清之交,錢謙益所編的《列朝詩集》是目前最完備的明詩選本,其選錄紫柏禪詩僅有11題12首,書中載曰:“紫柏大師可公一十首”,應為誤作,實為12首。
  一、體式多樣,題材豐富
  《紫柏老人集》禪詩(以下簡稱紫柏禪詩)體式多樣,有五言古詩60首,五言律詩63首,五言排律1首,七言古詩79首,五言絕句53首,七言絕句330首,其中七言絕句數量最多。紫柏善于使用不同的詩體來抒發不同的思想感情,古詩鋪陳開闊,律詩端正莊嚴,絕句輕靈典雅,無不展現出紫柏高超的文學素養與精深佛法修養之間的契合。
  紫柏禪詩的題材十分廣闊,常見的有贈答、游歷、闡釋佛理,其他另有悼亡、懷古、題跋、祈禱等。贈答題材如《贈王太古》:“旅底逢王子,風標迥不群。身家流水葉,心事遠山云。任俠猶存劍,陶情但屬文。何如俱屏卻,世外一期君?!标U釋佛理如《讀法華經》:“一室住峰深,樵夫猶莫尋。日永間不徹,獨轉蓮花經。自誦還自聽,問渠誰賞音。反復細推究,本來非二心。如何根塵識,三者各有因。使我疑難解,取決白云岑。白云亦弗答,隨時變晴陰?!钡客鋈纭兜咳缬 罚骸拔裟旯部丛崎g月,今夜月明照曲阿。誰道此回竟長別,燕山月色滿松蘿?!弊习囟U詩題材的豐富緣于其積極的人世思想與豐富的人生經歷。王國維《人間詞話》說:“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閱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紫柏游歷天下,結識信士,修廟刻經,更上書進諫皇帝廢除礦稅。后因“妖書案”牽連入獄,圓寂于獄中?!侗淮鹛丛健芬晃挠涊d:“達朽既被逮……吾諸大乘沙門,以利濟為事?!斌w現了紫柏大師對救世的執著,身為出家之人,又處囹圄之中,但他始終不忘沙門救世濟民之職。
  二、交游天下,廣修佛緣
  紫柏曾游歷天下,遍訪名寺高僧,結交各界信士?!读谐娂酚涊d說:“(紫柏)過匡山,窮相宗奧義。游五臺,至京師,參遍融、笑巖諸老……再入燕,訪憨山于東海,復戒壇于檀柘。西游峨眉,下瞿塘,過荊襄,憩匡廬,復歸宗古寺?!痹谧习囟U詩中,游歷與贈答題材所占比例較大,恰好反映了他喜交游天下,廣修佛緣。游歷題材的詩歌如《早渡嘉陵江登錦屏山》:“日上長巒渡彩虹,隔江煙樹古蠶叢。危峰欲墮松根抱,浩露初殘花影空。山水不殊前代色,衣冠猶帶野人風。白鷗訝我登臨晚,來去飛鳴錦浪中?!边@首詩記載了紫柏游歷四川時登上錦屏山。首聯描述了山間朝日初升而彩虹懸空、晨霧未散的奇特景色。頷聯錘煉字眼,用一個“抱”字,一個“空”字,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松樹與花朵的形態,展示了作者奇特的想象與高超的文筆。頸聯描寫四川獨特的山水人文,尾聯以景結情,使用擬人的手法,闡發了自己愿如白鷗一樣翱翔天地之間,無所疑也無所爭的思想感情。王昌齡《詩格》說:“每至落句,常須含思,不得令語盡思窮?!边@首詩尾聯含不盡之意于言外,留給了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
  贈答題材如《送栗庵居士之南閩》:“道人自慚情未空,憐君遠行心忡忡。漳州一去四千里,崎嶇不知經幾重。分水嶺頭縣鳥道,僮仆相呼晚與早。何處寒云猿猶啼,日月不催雙鬢老。梁山見說多霜松,松根抱石苔色濃。幽期無負有如河,為予掃發千巖中。”這首詩明白如話,感情真切。開篇一句直抒胸臆,自言作為一個道人,很慚愧沒有把俗世的感情看破,作者因惜栗居士將要離別到遠方,不禁憂心忡忡。紫柏的自慚更加突出了其對栗居士的深厚感情:即使“我”是一個和尚,“我”應該看破俗世,“我”還是不忍心你去遙遠的南閩。第二句言漳州遙遠崎嶇,第三四句使用鋪敘的手法,則把這種崎嶇遙遠具象化了?!翱h”即“懸”也,鳥道已然驚心,何況是懸于嶺頭,更使人生出身臨其境之感。紫柏不斷地向好友交代離別后的事,不忍之情溢于言表。結尾句與好友相約,希望他能夠回來,與自己重新相聚。紫柏是一個積極人世的高僧,一方面他欣賞自然山水的美好,另一方面又不逃避自己與好友之間的“俗世之情”。
  三、詩境禪心,妙悟佛法
  在中國的詩歌史上,禪與詩的結合可謂相得益彰。詩佛王維就時常在自己的作品里融入佛法的哲學觀照,如他的《終南別業》中有“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禪機禪理,有“談笑無還期”的出塵人道思想。將詩境與禪心融二為一,將佛法的妙悟展現在詩歌的境界之中,是紫柏禪詩的一大特色。如《秋夜宿本侍者禪房》:
  儂家所住處,長日少人蹤。水月四時有,云山幾萬重。黃猴偷紫芋,白鶴立青松。夜靜成孤坐,燈前孰所從。
  這首詩描寫了紫柏所居的禪房,中間兩聯即是詩境禪心的體現。其中頷聯言禪房處于山水之中,極其幽靜,但“水月”與“云山”是兩個佛教詞匯,特指佛門清凈。頸聯融情人景,從眼前的景象聯想到了精深的佛法,從具象的黃猴和白鶴聯想到了佛教“心猿意馬”的譬喻和“若人壽百歲,不見水潦鶴”的著名典故。
  又如《國山寺訪了虛不遇》:
  迢遞來煙寺,松門夾道生。青山太古色,流水自然聲。石上癡龍跡,林間怖鴿鳴。西江相去遠,誰慰客中情。
  這首詩記敘了紫柏拜訪了虛和尚的事,境界深遠。首聯描寫國山寺的地理位置,佛寺遠離塵世,寺門前的道路兩旁種著松樹,真有曲徑通幽的意境。頷聯描寫山水景色,青山的顏色好像從太古以來就是如此,流水也發出了自然的聲響。常建詩云:“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敝谎愿星椋谎陨焦?、潭影的具體景象;紫柏的“青山太古色,流水自然聲”則只言具體景象,而把感情融入其中,二者各成異趣。頸聯則從眼前景物聯想到佛法,癡龍出自《幽明錄》,怖鴿則出自《大智度論》,其中怖鴿是“窮無所歸”之意。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認為“驀然回首”是成大事業大學問的第三種境界。此詩尾聯言離西江已遠,正是紫柏妙悟佛法后,達到了更高的境界,回首塵世已然去遠的感慨。
  為什么詩歌可以與佛法能夠達到高度的契合呢?南宋的嚴羽在其《滄浪詩話》中說:“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正是因為佛法妙悟與詩境創造的相似,才形成了紫柏禪詩的這一獨特魅力。
  四、引典用譬,闡發佛理
  紫柏禪詩還善于引用典故,闡發佛理。歷史典故與佛教典故的運用,使禪詩內涵更加豐富,表達更加含蓄。歷史典故如《長松館夜坐》:“許詢解設難,支遁答非慳。莫問城樓月,潯陽照碧灣。”余嘉錫為《世說新語》作注言:“支道林、許掾諸人共在會稽王齋頭。支為法師,許為都講。支通一義,四坐莫不厭心。許送一難,眾人莫不扦舞。但共嗟詠二家之美,不辯其理之所在。”紫柏用此典故,言佛理自知易而告人難。
  佛教典故如《贈永慶寺秀峰法師》:“塵機少小便知休,瓶缽蕭然隱伏牛。明月有光難自晦,白云無累易相留??裨巢豢审@禪虎,攫獸何曾異海鷗。說法年來煩水石,斷崖瀑布為誰流。”這首詩的頸聯連用三個典故和一個指代?!翱裨场笔堑兰倚脑骋怦R的典故,后被佛教吸收,形容心意好像猴子跳、馬奔跑一樣控制不住?!岸U虎”則是佛教典故,在佛教中虎是聽經修身,被佛教訓化從而為宣傳佛法服務,成為改惡從善的禪虎?!熬皤F”,鳥擊殺鳥叫鷙,獸擊殺獸叫攫,攫獸便指代那些內心險惡的小人?!昂zt”的典故則出自《列子·黃帝》,說海上有人與鷗鳥相親近,互不猜疑。了解這些典故后,這句詩的內涵便十分清楚了,是贊嘆秀峰法師的心境如同禪虎、海鷗一般堅定而澄澈,任何人心的紛擾和世俗的險惡均不能改變。紫柏禪詩不但善于引典,也善于使用譬喻。如《利刀》:“利刀日切泥,鋒芒漸鈍置。若向沙石礪,斬鐵如斫水?!弊习卦谶@首詩中用利刀比喻佛理,說佛理向利刀一樣,如果只用它處理像泥土一樣的小事,它的鋒芒就會逐漸失去,只有將它用于沙石一樣的磨礪,才能保持它的鋒芒。紫柏認為佛理不是用來空談的,更應該是用來實踐的,這也是紫柏人世思想在其詩歌中的體現。
  紫柏禪詩數量大、體式繁多、題材豐富,且手法多變,善于闡釋佛理,具有較高的文學欣賞價值與思想研究價值。紫柏禪詩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既緣于他積極的人世思想和豐富的人生經歷,又緣于禪道與詩道在妙悟上的高度相似。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963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