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美術教學中藝術素養的培養策略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加深使得廣大教育工作者增加了對美術教學的重視,尤其是高職美術教學。文章將從當前高職美術教學的現狀出發,對全面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有效策略進行分析與探究,希望為相關教師提供一些幫助和建議,以更好地進行美術教學。
關鍵詞:藝術素養;美術素養;美術教學
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加深使得廣大教育工作者增加了對美術教學的重視,尤其是高職美術教學。但是,受傳統教學觀念所影響,高職院校的美術教學非??菰铩⒎ξ?,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因此,研究全面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有效策略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一、當前高職美術教學的現狀
現階段,高職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高職院校的美術教學枯燥、乏味,校內的藝術活動少之又少,有些學生甚至經常缺勤。一般來講,藝術教育的目的是對學生的品行人格、創造能力進行培養,但是當前高職的美術教學卻遠遠達不到這個水平,學生藝術素養的提高更是無從談起。
二、全面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有效策略
?。ㄒ唬┴S富美術教學內容
藝術不僅有美術、音樂、詩歌,還對歷史、自然等方方面面有所涉及,教師在選取教學內容的時候,需要加強對藝術審美價值的重視,深入、全面地考慮大學生怎樣借助藝術鑒賞提升自身文化層次與藝術層次。具體教學過程中,應讓美術教學和音樂、詩歌等藝術課程相結合,向學生展現多種類型的藝術表現形式,使其充分認識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藝術,拉近學生和藝術之間的距離,增強彼此的熟悉感與親近感,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主動提升藝術素養。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百老匯爵士樂》這個美術作品時,如果學生只用眼睛直觀地觀察作品難以體會其想要傳達的感情,這時,教師可以在展示該作品的同時進行爵士樂的播放,使學生找尋音樂和繪畫兩者的內在聯系,然后詢問學生對于這個作品的感受。通過視覺、聽覺的雙重作用,學生看到這幅畫就可以輕松發現閃爍的色塊和雜亂的直線反映的是爵士樂中的節奏,這樣一來,抽象的美術作品就會被音樂詮釋為形象生動、活靈活現的符號。
教師在進行美術課堂教學的時候,還要豐富授課的方式方法,增加授課地點,帶領學生來到生活之中的藝術現場,使學生可以近距離了解藝術,意識到藝術的偉大、奇妙。不過,一些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只要求學生對模特、肖像進行臨摹并展開繪畫,而且在課堂教學結束時還會安排乏味、枯燥的課堂作業,這樣會使學生將美術當成一種負擔開看待。要想激發學生對美術的熱情,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藝術追求,教師應不斷拓展學生繪畫的范圍,在學生掌握繪畫的基本知識后,給予學生自由選取繪畫對象、繪畫風格的機會,盡可能地增加學生的藝術視野面,從而提升學生藝術的素養。
?。ǘ┰O置藝術教研室
高職院校應設置一個藝術教研室,為美術等藝術類課程營造良好的藝術環境。藝術教研室的主要功能是針對性地按照學生美術學習情況對教學方案進行制定,使美術教學大綱不斷完善,并提供給學生所需的藝術活動引導。借助藝術教研室,還能科學、合理地安排高職院校的美術教學課程,讓學生獲得更多接觸藝術的機會,增強高職院校教學管理的系統性。只有為學生創造有序、規范的美術學習氛圍,才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美術知識和技巧,幫助學生提升藝術素養,增強社會責任感,成為有利于社會建設的藝術型人才。藝術教研室是搭建美術教學與教學管理的橋梁,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1]。
?。ㄈ┕膭顚W生的優秀表現
教師要對學生在美術教學中的優秀表現進行鼓勵,給予肯定性的評語,并樹立學生間的榜樣。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做好美術教學思路、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教學的設計工作,還應全面、細致地觀察學生學習美術的動態,如課下活動、課上表現等,盡可能掌握學生更多的美術思維、課堂狀態、個性發展等。美術教材經常出現名家、名畫等內容,學生可以對藝術家的藝術作品、藝術成就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識。但對于高職學生來講,這些藝術家的藝術成就、生活閱歷、創作背景、生活年代距離現實非常遙遠,因此學生雖然非常羨慕、崇拜其美術造詣與作品,但是這并不能變成學生學習美術的強大動力。不過,教師如果能在平時美術教學中多調查、多了解、多觀察學生,可以發現很多學生都有美術潛力,有希望成為美術人才。在這樣的條件下,把一個或多個藝術功底、造詣較高的學生當成榜樣具有可行性,通過榜樣示范發揮激勵作用,增加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欲望和學習動力,并在不斷的自我評價之中穩步提升藝術素養,增強感知美、欣賞美的能力。
身邊的人是學生接觸得到的實體,在學生中樹立美術學習榜樣會更為真切和直觀,美術學習的激勵效果也更強。通過身邊美術學習榜樣的帶動,美術教學中學生們會表現出你追我趕、相互競爭的良好學習氣氛,美術知識、技巧豐富的學生會讓自己進一步完善,努力尋求教師的深入幫助、點撥、指導,另一部分學生則通過比較找到自身的美術劣勢,彌補美術學習的不足和缺陷,努力獲得進步。在這個時候,教師需要將自身的課堂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不管是整體授課還是個別評論,都要對學生的美術行為給予激勵、鼓勵、肯定的教學評語和評價,從而使其學習美術的自信心不斷加強,感受成功帶來的喜悅心情,用更為主動、積極的態度和情感進行美術創作與美術學習,培養自身的藝術素養。
?。ㄋ模┲匾晫W生主體地位
對于各個學科來說,教師都應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美術教學也是如此。教師在進行各種教學活動時,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把學生現階段認知的特點、美術教材的內容當作基礎。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教師需要全面了解學生對美術的掌握情況,從而按照學生認知能力、美術學習程度進行科學、合理的備課,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在美術教學中緊緊跟上教師的思路,更加輕松、簡單地掌握美術教學的內容。同時,教師的教學方式也需要靈活多變,為學生創設專門的美術情境,通過多樣、活潑的美術教學方法使美術知識更好地呈現在學生眼前,激發其美術興趣,讓學生能夠在興趣這個“第二教師”的指引下更加主動、持久地學習美術。教師還可以營造美術探究的氛圍,使學生意識到自己在美術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增強主動意識,實現被動接受美術知識向主動學習探究的轉變,全面提升學生藝術素養與美術水平[2]。 除此之外,重視學生主體地位還需要從學生當前美術學習的具體情況入手,對周圍的美術教學資源進行合理化利用。例如,教師可每個月組織學生前往就近的博物館、美術館進行學習,經過館內工作人員及導游的示范與講解,學生能夠感受美、領略美,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又如,美術教學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等先進技術與設備開展美術教學,借助動畫、幻燈片、投影、錄像,讓學生將美術營養充分吸收到藝術素養中,得到更高的藝術發展與造詣。
?。ㄎ澹┰鰪娊鉀Q問題能力
教師進行美術教學之時,不管是學生這一學習方,還是教師這一授課方,都應從解決問題出發,解決問題所獲得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可以成為學生的一個美術學習動力。因此,教師需要鍛煉學生在學習美術時的問題意識。教師在教授美術作品的作者、創作背景等較為基礎的內容之后,學生可以在原有基礎上對該作品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不過,這并不是美術教學的終點,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引導,讓學生找到美術作品里的問題,比如作者使用這種表現手法的原因、能夠從中感悟到哪些內容等。不可否認的是,美術的藝術源泉來自生活,藝術家的創作源泉也來自生活。教師在講授一個美術作品的時候需要將學生的美術思維從表層向深層引導,不但要讓學生對巨大的藝術魅力進行感知,還要擁有個人的感悟與理解,在美術教學中積極表達個人看法與意見。
幫助學生發現問題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問題得到解決。教師進行美術教學時需要給學生提供思維導向,引導學生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尋找美術問題,借助既有能力與知識,對生活中的美好現象、美好事物進行主動探究與獨立思考,用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方法使美術問題得到解決,有效培養自身的藝術素養[3]。
三、結語
總而言之,研究全面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有效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美術教師應對當前高職美術教學現狀有一個深入的了解,通過豐富美術教學內容、設置藝術教研室、鼓勵學生優秀表現、重視學生主體地位、增強解決問題能力等多種方式,使學生的藝術素養得到有效培養。
參考文獻:
[1]楊加國.美育特色繪今朝 翰墨丹青寫未來——黑河市第五中學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美術特色教學成果展示[J].黑河教育,2018(11):89.
[2]陳曉璐.適應新時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趨勢的學校美術教育體系——評《文化創意產業與當代學校美術教育的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0):65.
[3]魯偉,張敏敏.全球化時代的地方建筑在事物間被釋放的建筑力量——在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兩年的畢業設計教學[J].新美術,2018(8):14-15.
作者單位:
信陽職業技術學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02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