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時代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意義及面臨的問題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理論創新乃時代實踐之產物。當前,我國農村經濟基礎仍然薄弱,亟需變革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農村集體經濟的問題在新發展理念的倡導和號召下也顯得愈來愈重要。本文探討了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理論現實意義和面臨的問題。
  【關鍵詞】 農村集體經濟;新時代;理論
  The Significance and Problems of Developing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in the New Era
  [Abstrac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is the product of the practice of the times. At present, China's rural economic base is still weak, and it is urgent to change the production relations that are not sui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The problem of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under the advocacy and call of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and the problems it faces.
  [Keywords]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new era; theory
  社會主義公有制是我國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農村集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在農村的重要體現。由于我國農民占人口的大多數,我國從古至今一直重視農業問題。
  改革開放前,我國農業經營的公有化集體化程度不斷地提高,以致最后產生了完全集體化的“人民公社”,但農村經濟的運行多受到行政力量的干預,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并不是很高,農村經濟的增長亦受到限制。改革開放后實施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我國農業的發展,但是,農村家庭小規模生產經營無法適應農業現代化的生產要求,無法適應市場化的要求。因此,農村生產關系需要進行再變革。
  1  新時代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意義——農村改革理論與實踐的需要
  根據對農村經濟目前現狀及未來趨勢的分析,發展新時代農村集體經濟對中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和建設美麗鄉村的必由之路,是增強農業實力、美麗農村環境、富裕農民的重要舉措,是鞏固農村執政根基的重要保障。
  1.1  農村集體經濟的建設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途徑
  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農村問題上的重要戰略部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內容之一就是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是破解鄉村振興制約因素的有效舉措。”[1]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助推器”。農村改革事業的發展,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業的現代化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所在,這都離不開集體經濟的發展。
  1.2  農村集體經濟的建設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要求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促進農民增產增收。針對當前我國農村仍然薄弱的經濟基礎,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農村經濟繁榮發展的關鍵,[2]農村經濟狀況的改善,使農民收入的增加,可以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民幸福感,這對于現代農業的進步,小康社會的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1.3  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有助于黨在農村夯實執政基礎,有利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
  發展集體經濟具有經濟問題與政治問題的二重性,關乎黨執政基礎。農村黨組織為服務人民群眾的物質基礎的牢固,唯有通過農村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才能做到,農村良好的政治氛圍,才能更好地發動組織人民群眾,并從根本上提升基層黨組織領導農村工作的能力。
  2  新時代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當前,集體經濟發展水平低且不平衡,我國農村農地承包期短,經營行為存在短期化行為,浪費了土地資源,并且零散化的農地使得家庭經營的規模小,制約規模農業的發展,因此,農業生產的效率低下,難以保障農戶的權益,嚴重影響著著農村經濟的向前發展[3]。在新時代農村集體經濟建設的總體思路上,應當堅持家庭基本經營制度,處理好統分關系。具體來看,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主要關注的問題有:
  2.1  集體產權問題
  當前我國農村集體產權不明晰,經濟組織成員界定模糊。這會導致集體經濟組織缺失產權主體,不利于對集體資產的監經營,不利于集體經濟發展的長期穩定。因此,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關鍵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推進。賦予農村集體資產完整的權能是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必要條件?!爱a權是所有制的核心[4]?!奔ぐl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內在的要求建立“權責明確、歸屬清晰、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當前,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中,股份合作制應成為集體經濟組織主要實現形式。廣義地說, 農村資本市場問題包括了政府投資、金融機構融資和農民自身資本積累諸多方面[5]。
  2.2  農村人才問題
  當前,三農人才極度匱乏,絕大多數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人才缺乏,且現有管理人員年齡結構老化,文化程度較低,嚴重影響農村集體經濟改革步伐。人才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當務之急是培養一批愛農村、知農民、懂農業的三農工作隊伍,如何培養本土人才、吸引外來人才、留住青年人才成為了農村人才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
  2.3  基層黨組織建設問題
  改革開放后農村基層黨組織存續的經濟基礎由于集體經濟的弱化而削弱,嚴重限制了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力的提升,這不利于農村事業的發展和農村集體經濟的建設?;鶎狱h組織是農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的政治保障,是黨和國家在農村展開全面工作的基礎。
  3  結語與展望
  當前,盡管暫時我國存在著進一步發展集體經濟的一些障礙,但依然存在著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組織基礎,新型工業化的發展為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物質保障和基礎,一批現代化的農民在農村改革中培養和造就起來,廣大的農民亦有發展集體經濟的強烈愿望,基于這些我國農村仍然存在的現實可能性以及國家的號召,我們需要重視農村集體經濟的建設。
  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并非是全盤集體化,不是恢復“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體制,而是要重視集體經濟組織的構建,注重農村產權制度的改革和新型合作性組織的建設。在農村改革和發展的過程中, 我們必須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集體經濟的多種實踐形式,積極探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多種途徑,并加強政策的扶持力度,加大對三農的投入程度,社會主義農村改革事業必將迎來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1] 劉曉瑞. 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N]. 運城日報,2018-09-17(006).
  [2] 趙學輝.新時代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意義及途徑[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12):173.
  [3] 宋洪遠,高 強.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軌跡及其困境擺脫 [J].改革,2015(02):108-114.
  [4] 彭海紅.中國農村集體經濟的現狀及發展前景[J].江蘇農 村經濟,2011(01):25-26.
  [5] 姜 健,張德化. 安徽省農村產權交易所發展對策研究[J].  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7,31(01),103-10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035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