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玉溪市城市濕地資源保護與修復規劃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文章以玉溪城市濕地資源保護與修復規劃為研究對象,在分析現狀濕地資源的基礎上,探討玉溪市濕地保護與修復的空間格局,分析玉溪濕地生態核、濕地生態節點、濕地生態廊道等方面的規劃策略和實施措施,促進城市生態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濕地資源;保護與修復;規劃
  Study on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Planning of Urban Wetland Resources in Yuxi City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planning of Yuxi urban wetland resourc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nalyzes the ba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wetland resources.In this paper, the spatial pattern of wetland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in Yuxi city is discussed, and the ecological core, ecological node and wetland of Yuxi wetland are analyzed.Ecological corridor and other aspects of planning strategies and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logy.
  [Keywords] wetland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planning
  城市濕地在涵養水源、凈化水質、洪抗旱、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城市濕地保護與修復規劃,目的在于通過規劃來確定玉溪市中心城區濕地資源的分布、保護、管理、恢復,為玉溪市進行生態型、節約型園林建設,打造“智慧綠都,活力之城;生態之城,宜居之地”提供支撐。
  1  研究區概況
  玉溪市位于云南省中部,東南連接紅河,西北毗鄰楚雄,西南至普洱接壤,北部連接省會昆明。規劃區為紅塔主城區,是滇中交通樞紐,距省會昆明 88 公里。紅塔區規劃范圍:北至北城上壩,南到研和清水河村、小河村、多依樹;東至規劃繞城高速公路東段;西到規劃繞城高速公路西段及規劃昆玉鐵路復線,包括玉溪壩子、研和壩子及部分適建山區,面積約280km2。
  2  濕地資源現狀
  2.1 濕地資源分布特點
  2.1.1具有明顯的喀斯特特征  玉溪市處于喀斯特地帶,所形成的溪谷、河流、池潭基本都是在喀斯特地貌上形成,湖泊、水庫基本都是在喀斯特峽谷中筑壩形成,無論是濕地形成的大地貌基礎還是從濕地植物組成、濕地動物組成、水體礦物組成等,均具有明顯的喀斯特特征即環境脆弱性和恢復重建的艱巨性[1]。
  2.1.2自然濕地面積比例大  玉溪市濕地分布有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等自然濕地和人工濕地,共4種濕地類,自然濕地中有永久性河流濕地、永久性淡水湖、季節性河流等濕地型,自然濕地占市濕地總面積的比重較大。
  2.1.3濕地生態功能顯著,生態教育價值高  玉溪市境內河流,主要分屬珠江、紅河兩大水系,濕地總量相對有限,但濕地的生態功能卻十分顯著,眾多河流、水庫等濕地的存在,承擔了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所需的水源供給、水質凈化、氣候調節、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生態功能。濕地公園從濕地文化、濕地功能、濕地資源等方面彰顯了較高的濕地生態教育價值[1]。
  2.2  城市濕地保護管理現狀
  全市還沒有建立濕地監督協調管理專門管理監督機構,缺乏專門的監督管理工作人員。市級設立濕地與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科,市林業部門的監督管理工作人員較少,履職范圍較多,工作責任較大,難以較好履行濕地保護監測職責;國家濕地公園的機構建設管理滯后、項目推進緩慢。濕地公園建設項目難以整合落地,沒有盡快發揮濕地公園應有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濕地認定工作推進緩慢。市級雖然出臺了城區一般濕地指導意見,但工作涉及部門較多,缺乏市、縣政府層面的推動力,全市各縣區基本沒有開展一般濕地的認定工作。
  3  規劃策略分析
  3.1  規劃區濕地資源空間格局規劃
  根據上位規劃對中心城區水資源的相關規劃,結合城區濕地資源現狀,規劃區濕地資源空間保護格局為“兩核一帶多點”?!皟珊恕敝钢攸c濕地生態核心區,包括東風水庫和飛井海水庫濕地核心區;“一帶”指玉溪大河城市濕地景觀帶;“多點”是將自然湖泊、公園與人工濕地結合起來,形成城區內各個濕地公園、生態節點,建設城市景觀濕地。
  3.2  濕地生態核保護規劃
  東風水庫、飛井海水庫是兩大濕地生態核,按保護級別及生態功能規劃如下:
  3.2.1濕地保護區(一級保護區)  濕地保護區(一級保護區)為水域外不小于200m的陸地區域。該區域基于濕地系統的發生演替規律,將未來可能演替為濕地群落的地區劃分為濕地保護區,人工栽培濕地植被,促進生態系統演替過程。該區應嚴格進行濕地系統保護,禁止農耕行為,保護生物棲息環境,打造視覺開闊的自然生景觀。
  3.2.2濕地涵養林區(二級保護區)  濕地涵養林區(二級保護區)路域沿岸縱深不小于1000m,但不超過流域分水嶺的范圍,該區作為濕地涵養林,兼顧水土保持和水土涵養的功能。 該區加強林地的修復與建設,禁止對森林的砍伐,保護山林生態系統的健康完整。   3.2.3生態緩沖區  將東風水庫、飛井海水庫匯水區外500m,作為生態緩沖區。該區應減小人為活動干擾,避免大規模開發建設行為,以減小人類活動對東風水庫、飛井海濕地鳥類生存環境的影響。
  3.3  重點河流濕地生態帶規劃
  根據玉溪市的實際情況,規劃玉溪大河沿河道兩側新建、擴建建筑物,退讓同側河堤不少于80m;東風大溝觀光帶兩側建成區內控制不少于20m綠化帶,曠野地帶不少于30m綠化帶,特殊地段不少于10m;紅旗河兩側建成區內控制不少于20m綠化帶,曠野地帶不少于30m綠化帶;其他水體的退讓寬度應不少于10m。規劃在近期內建設玉溪大河濕地生態帶、東風大溝濱水濕地帶、紅旗河濱水濕地帶共3條濕地生態帶;遠期建設白龍河濱水濕地帶、新西河濱水濕地帶、密羅河濱水濕地帶共3條濕地生態帶。
  3.4  濕地生態節點規劃
  濕地生態節點包括水面積較大的城市濕地公園、庫塘生態濕地等。玉溪市城市濕地包括玉湖、紅塔湖、知音湖、匯溪公園等、翻身塘;城市庫塘生態濕地包括紅旗水庫、勝利水庫、大紅坡水庫、鳳凰水庫等。
  3.4.1城市濕地公園  玉溪市城市濕地公園規劃以玉湖、紅塔湖、知音湖等原有水面及規劃水面,作為重點濕地公園節點,每個節點有各自的功能,是玉溪濕地資源保護規劃中體現現代城市人文生態景觀的重要手筆。規劃近期建設1個市級濕地公園(玉湖濕地公園),2個濕地公園(紅塔湖濕地公園、知音湖濕地公園);遠期完善并建成玉湖省級濕地公園,2個市級濕地公園(紅塔湖濕地公園、知音湖濕地公園)。
  3.4.2庫塘濕地生態節點  玉溪市周邊的庫塘濕地,主要包括紅旗水庫、勝利水庫、大紅坡水庫、鳳凰水庫等,生態節點規劃策略如下:濕地保護區(一級保護區),為常水位線以外,陸域控制范圍區不小于150m的濕地保護區,個別區域可以結合地形地勢適當增加;濕地涵養林區(二級保護區),路域沿岸縱深不小于500m,但不超過流域分水嶺的范圍,該區作為濕地涵養林,兼顧水土保持和水土涵養的功能;生態緩沖區,庫塘匯水區外200m,作為生態緩沖區。
  3.5  自然河道及溝渠濕地生態廊道規劃
  玉溪市自然河道及溝渠主要包括:沙溝河、玉帶河、中心溝、歪者河、八里大溝等,水體的退讓寬度應不少于10m,建設生物滯留濕地,同時建設親水型岸線,打造城市濱水景觀帶。雖然生態廊道寬度有限,但要以自然緩坡土岸為主,滿足不同水生植物生長對水深的要求,并且在岸邊種植垂柳等護岸灌木、喬木,既提高岸線的觀光價值,又為動物棲息創造條件。
  4  結語
  城市濕地不僅為居民們的生產生活提供多種資源,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態服務與景觀功能。城市擴張和城鎮人口增長是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面臨的一個主要挑戰。當城市擴容壓力增大,濕地是最容易被蠶食的[2]。本文以玉溪市為研究對象,從濕地資源狀況與分析、城市濕地保護與修復空間格局規劃,到確立重點濕地生態核、重點河流濕地、濕地生態節點、濕地生態廊道等方面,分析規劃區所需要保護和修復的城市濕地及其布局體系,探討濕地生態核、生態節點、生態廊道保護修復的具體策略,實現科學合理、可持續地利用濕地資源。
  參考文獻:
  [1] 龍啟德 姚柳焓.貴陽市濕地保護現狀及保護對策分析.貴州林業科技[J]. 2017.02.
  [2] 王瑞紅.在推進城市濕地建設中讓城市更宜居.資源與人居環境[J]. 2018.0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036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