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信息技術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及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與多媒體技術已經被廣泛地運用到教育教學領域,信息技術與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給教學帶來了巨大影響,讓教學方法和手段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也促進了教學內容的豐富多樣。而信息技術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優化了教學手段,同時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豐富了課堂內容,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學方法的改進。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歷史;教學改進;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3-0101
  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應用也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人們之間進行數據傳遞和數據交換的次數也愈加頻繁,社會已經進入到了信息社會,所以生產與生活也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高中歷史學科作為高中教育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對學生了解歷史、掌握歷史規律、提高歷史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不但讓教學手段得到創新,也使教學方法得到改進,同時讓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所以,作為新時代的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信息應用能力。
  一、信息技術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意義
  傳統的課堂教學往往側重于學生對教材內容的掌握,忽視了知識的實際應用,造成所學知識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情況。對于教師而言,運用信息去解決教學問題的確是一個新的考驗。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改變了傳統教學枯燥乏味的現狀,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直觀,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性思維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同時對優化課堂教學質量和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和探索學習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和基礎。
  二、信息技術下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策略
  1. 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激發學習興趣
  傳統課堂教學,黑板、粉筆是課堂教學的主要載體和工具,而教師通過口頭講授則成為主要的課堂教學方式。這種黑板、粉筆再加一個教師的課堂教學已經不能適應當前教育教學的需求。不難看出在這樣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永遠都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而學生毫無疑問只能是處在被動接受的“次位”。教學過程不可避免的單調、枯燥和乏味,這樣的課堂絲毫提不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興趣。雖然教師也在對學生進行學習興趣的培養,但經常因為技術條件的限制,得不到明顯的教學效果。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推廣和普及,給教學手段帶來了很大的改善,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例如,在講解《孔子與老子》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通過展示“城管大隊副隊長在執法中被小販打傷”的新聞,讓學生以“仁者愛人”“為政以德”的思想對城市管理問題進行討論,如何才能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通過這一問題的討論,讓學生關注這類弱勢群體的生活,使學生充分意識到我們的城市文明建設不能以犧牲弱勢群體的生存為代價,從而促進學生情感價值觀的養成。
  2. 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進,明確學習目標
  在當前大數據時代的大背景下,信息技術的應用對于提高學生的課程學習興趣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也為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進提供了條件和基礎。其中,多媒體技術具有信息量大、資源豐富等特點,所以多媒體已經被廣泛地運用到歷史教學中,大有取代板書的趨勢;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減輕了教師的工作強度,節約了教師時間。此外,多媒體技術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也為教師提供了更多的教學素材,促進了歷史教學的多樣化。
  例如,教師在講授高中歷史上冊《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展》的內容時,就可以用信息技術來完成課前的教學引入。通常在開始正式講授之前,可先行用制作好的PPT課件放映一些與課程相關的資料素材,然后對涉及到的課文中“光榮革命”和“權利法案”的內容做詳細介紹,這就帶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認知需求,并為新課做好了鋪墊。在講解這節課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PPT課件展示相關的素材資料,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對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展有更為深刻的認識,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提升教學效果。這些新的方法與理念的出現和發展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撐。
  3. 注重豐富教學內容,拓寬學生視野
  如果想提高學生的歷史認知與歷史素養,歷史教學就必須打破原有教學理念的束縛,要注重課外歷史知識的攝取,要以課本內容為基礎,對課外內容做適當的引進。但是,傳統課堂由于受原有條件的限制,針對教材的擴展和補充確實不多?,F在信息時代已經到來,我們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完善教學內容,將這些新的信息、素材、資料與教學內容相融合,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
  例如,在講授《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美蘇爭鋒》這一這節課的內容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了解美蘇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認識美蘇“冷戰”對二戰后國際關系發展的影響,讓學生對“美蘇爭鋒”有詳細的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分析美、蘇各自采取的措施,提高學生整體把握問題的能力;并促進學生認識美、蘇“冷戰”對二戰后世界和平與國際關系的影響,培養學生運用辨證的觀點全面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最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圖片及教材中所引用的歷史材料,進行有效信息的歸納,并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歷史知識體系。
  三、結束語
  總之,信息技術已經取得了迅猛的發展,作為信息技術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師,我們不能只限于對專業歷史知識的掌握,還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只有掌握并能夠熟練運用信息技術,才能為教學手段的創新和提高提供有力條件,才能開拓視野并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趙玉秋.淺談現代信息技術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8(7).
  [2] 王福華.信息技術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中學歷史教學,2016(5).
  [3] 蒲玉秀.新課改下高中歷史教學模式初探[J].學周刊,2018(20).
  [4] 張曉慶.關于高中歷史教學的思考[J].學周刊,2018(16).
  (作者單位:貴州省銅仁市第十五中學   5543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143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