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中歷史教學中課堂導入策略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中歷史作為考試的必考科目之一,一直都備受關注。歷史課的重要地位自然也不言而喻,每一個老師都不斷地致力于課堂質量的提高,這也是每個老師的工作之一?,F如今新課標改革越演越烈,高中歷史的課堂教學模式也得到了相應的改變,教學質量也有了顯著的提高,但很多老師并未能及時的轉變自己的思想與原有的教學模式,在日常的教學計劃中就會感到吃力,效果就沒有那么好,為了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持續進步,每一位教育者都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課堂導入策略的應用是在改革的過程中成果顯著的一個方法,具有很重要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高中歷史 課堂導入策略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7-0-01
  一、課堂導入策略的意義
  1.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真正對一門學科產生興趣,才會愿意去學,才能認真去學,但這話說來容易,真正的執行可能卻很難。到了高中階段,學生早已對一些學科產生了厭煩心理,尤其歷史是一門純理論性學科,需要大量復雜的記憶,因此想要提高學生的興趣是非常困難的。課堂導入策略就是要求老師在課前通過一定的手段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去,這種方法勢必要激發起學生對課堂的興趣,找出歷史課堂的趣味點,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愿意去學,主動去學,課堂效率自然也會不斷提高。
  2.培養歷史思維能力,提高主觀能動性
  學好一門科目自然要有相對應的思維能力,拿學習數學的思維去學習歷史自然是行不通的。培養歷史思維能力是一項很長久的事情,但歷史思維能力能提高歷史學習的效率,讓學生們迅速的進入歷史學習的氛圍中去,當思維先一步進入到學習的環境中時,那么自然而然也就整個身心都沉浸在學習中去了。課堂導入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逐漸地習慣每節課上課時通過一定的手段讓學生轉化自己的思維,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這樣就能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提高歷史學習的能動性。
  3.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提高課堂趣味性
  當人們處于一個舒適愉悅的環境中時,會下意識地放松身心,學起來也會更加簡單容易。環境造就人才,一個好的學習氛圍會讓學生自主的去學習,而課堂導入教學就是起到一個營造良好氣氛的作用。老師一般會提前準備好課堂導入所需要的內容,在上課使用學生感興趣的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努力的帶動課堂氛圍,經學習氣氛營造成為一個熱烈的、積極的、主動的賽場,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去[1]。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課堂導入策略的應用
  1.溫習導入策略應用
  知識的學習是需要不斷地重復記憶的,德國心理學家提出的艾賓諾斯遺忘曲線說明了人在記憶一件事情時,如超過六天都還記得那就能一直都記得。學生沒有太多時間和毅力每天去復習以前的知識,因此老師在上課前要帶領學生去復習以前學過的知識,并且歷史是一個時間上的學科,前后的知識會有一定的關聯,所以在復習以前的舊知識時,可利用其做課堂引導,用學生們熟悉的知識會讓學生有一種連續的感覺?;蛘呃蠋熞部梢詺w納總結一些知識,利用幾個題目讓學生們回憶起上節課的知識重點,這種溫習方式不僅能勾起回憶,還在鍛煉歷史思維與做題技巧方面也有一定的提高。
  舉個例子,在高中歷史的學習中,近代中國史是學生和老師比較頭疼的一個部分,作為近代中國史的開端,鴉片戰爭的地位可想而知,鴉片戰爭結束后,我國與英國簽訂了《南京桃月》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之后是甲午中日戰爭,戰爭結束后我國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這二者之間其實就有很多聯系,老師在學習中日甲午戰爭時,首先要復習一下鴉片戰爭,這二者之間還有一個遞進的關系。
  2.典故導入策略的應用
  高中生雖然普遍已經十五六歲,心里逐漸變得成熟,但畢竟還是一個沒有經過生活的孩子,仍然喜歡聽故事,老師可抓住這種心理,利用典故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將課堂要學習的東西融入到故事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這種方法對于歷史思維的培養也有很大的幫助,畢竟典故都來源于真實的歷史中[2]。
  舉個例子,老師在講北魏民族大融合時,可在課前詢問學生是否知道自己姓氏的來歷,可對一些常見形式進行典故的講解,賀蘭氏改姓賀,獨孤氏改姓劉、步六孤氏改姓陸等,達奚氏改為奚氏等,或講一下當時的通婚趣事,以此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力,這樣不僅勾起了學生的興趣,還營造了一個輕松越快的學習氛圍,學習效率自然很好。
  3.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導入策略的應用
  現代高科技的發展給課堂表現手段帶來了新的活力,老師們也要善于把握這種教學方式,其不僅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而且多媒體技術中的音頻、視頻功能也讓知識變得更加生動豐富,在形式上更受學生的歡迎,也保證了老師講課的科學性與效率性。
  例如老師在講紅軍長征時,可以提前在網上找出一些紅軍長征時的圖像資料,或是一些視頻資料放給學生,讓學生直觀的感受紅軍當時的經歷,可更加激發起他們的感受與動力,也更有效地讓他們了解一些描述不出來的知識,學習起來更加容易。
  4.談話導入策略
  老師在準備好課堂上要講的知識后,可通過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構建一個小的談話,讓學生們在與老師的交流中理解當時的情況,這樣更容易順著老師的思維走下去,這種策略就需要老師提前準備好課堂的重點知識,不能說多、說過,而且談話要能引起學生興趣,否則沒有效果。
  比如在學習中國近代史的幾個不平等條約時,老師可以先叫一個學生,說自己手中有很多好吃的,你還能打得過我,那么你愿不愿意來搶我的?學生回答愿意。然后老師又問另一個學生,她搶走了我一包吃的,你卻沒有,你想不想要?學生回答想,老師又問,你搶完后發現我還有很多吃的,你搶走的卻不夠吃,還想要嗎?學生回答想,老師又說那我再給你一包吃的,你能不能不全都搶完?然后再問班里其他學生,看他們都搶到了我的吃的,你們想不想也來搶?這其實就是幾個條約簽訂的本質,只有理解了,學習才更加有效率。
  總結
  以上所述,課堂導入策略的應用很好的為學生打開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并在應用中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值得在高中歷史的教學中不斷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賁丹.淺談高中歷史教學中課堂導入策略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01):101.
  [2]李佳麗.高中歷史教學中課程導入策略的應用——以“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為例[J].亞太教育,2016,(26)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84560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