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終結記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你有遇到過“熊孩子”嗎?他們的出現是否總讓你措手不及、尷尬頻出?無法無天的他們時常讓人哭笑不得,卻又無能為力。如果你只是偶爾遇到,那還算幸運,在幼兒園里,可是有一堆“熊孩子”,每天和“熊孩子”們打交道,讓老師們頭疼不已,可當把一個個“熊孩子”培養成為乖巧懂事的小可愛,過程中的成就感也是無法言喻的。
我曾經遇到一個非常聰明的小朋友,他叫洋洋,我和幼兒園的老師們都特別喜歡他,但他卻非常不讓人“省心”。
他調皮搗蛋,每天早上進教室都是橫沖直撞,如果見到門關著,就會“咚咚咚”的邊踢門邊喊“開門,開門!”不管里面有沒有在上課。上課時間,別的小朋友正聚精會神地聽講,他卻手舞足蹈,和前后左右的同學講話,甚至坐到地上玩。自由活動時他經常帶著其他小朋友在教室或幼兒園竄來竄去,追逐打鬧,總是不小心碰翻東西或碰到別人,但在玩積木時,如果別人不小心碰到了他,他會說也不說立刻還手打回去。
有一次繪畫課,他一如既往地調皮搗蛋,趁老師不注意,拿著記號筆在畫紙上、桌上亂涂亂畫。老師走近他問這樣亂涂亂畫好不好看?他會毫不猶豫得回答好看好看,真讓人哭笑不得。
看似他是一個精力充沛的孩子,但有時候卻又“默默無聞”。他見到老師不打招呼,上課讓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他也害羞,結結巴巴說不清楚,甚至根本不說話。
經過溝通了解,原來洋洋的父母都是個體經營者,平時工作忙,很少照顧他,只會在物質條件上滿足他,也很少來學校,當孩子遇到事情就批評他,對孩子管束不嚴,并且缺少溝通,慢慢地使孩子養成了很多壞習慣。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學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這個環境被破壞,“老師”不負責,孩子自然會有些反常。這時期的孩子好奇心很強,不管對什么東西都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自己沒有的一些東西,他總想弄個明白,想個究竟,因此會玩玩弄弄,甚至把玩具弄壞。他平時故意表現出的惡作劇、小破壞其實是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以彌補在家庭中缺少的關注,這樣的孩子,不僅需要家長更多的陪伴與關愛,也需要老師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正面地引導他,真誠地對待他。
針對洋洋畫畫時的表現,我讓能力較強的幼兒坐在他的身邊,時常關心他,幫助他。畫畫的時候,孩子繪畫能力差,我就手把手的教他勾線,教他涂色。并與家長取得聯系,在家多為孩子添置一些繪畫工具,讓他在家里涂涂畫畫,培養他的興趣。在日?;顒又校野l現他喜歡小朋友打斗,總把小朋友打得哭鼻子,而且總模仿奧特曼、鎧甲勇士的動作,原來他把自己想象成了英雄,總有家長不斷的跟我反映他打人的問題;為此我跟他多次交流過,告訴他英雄是不會用武力去欺負別人,動畫片里的英雄都是懲惡揚善的,他們喜歡幫助別人,你要向他們學習但不是去欺負別人,多次耐心溝通后他終于有所改善。
針對他不愛回答問題,我在平時就注意與他多交談,故意放慢語速,讓他重復其他幼兒的回答,并時常找機會讓他在集體面前講述。同時也告訴家長平時多用普通話與孩子交談,讓孩子在家多聽故事,多接觸語言環境,在每次的外出活動中,陪伴在他身邊,引導他描述周圍的景色、人們的活動,讓他復述別人的話,漸漸地洋洋的語言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一次,他回老家一星期沒來,入園時他還將自己回老家的情景講給我們聽。
幾個月下來,洋洋已有了很大的變化。早上來園時會有禮貌地向老師問好,和小朋友能友好的相處,繪畫時也進行勾線,畫紙變得整潔,還能通過想象進行添畫,有時還主動幫忙清潔教室,讓老師們都驚嘆不已。
每一個“熊孩子”都有一顆渴望關懷的心,需要家長和老師耐心的引導與關愛,你的付出與陪伴越多,他們給你的驚喜就會越多。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27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