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榴花照眼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背跸臅r節,春紅落盡,不與百花爭春的石榴悄然開花了,葉翠如剪,繁花似錦,紅艷似火,或單瓣或重瓣,有紅亦有黃,開得燦燦爛爛,讓人不禁眼前一亮。
細算起來,國人喜愛石榴有一些年頭了。丹若、沃丹、金罌,僅從這些美好的別稱就足以看出人們對石榴的喜愛之情。早在南北朝時,梁元帝蕭繹便寫下了《詠石榴詩》:“涂林未應發,春暮轉相催。然燈疑夜火,連珠勝早梅。西域移根至,南方釀酒來。葉翠如新剪,花紅似故栽。還憶河陽縣,映水珊瑚開。”柳和榴同留諧音,于是自古就有“折柳贈別”“送榴傳誼”的民間習俗,有些地方還把中秋佳節送石榴作為應節吉祥的象征。石榴果實籽粒多而豐滿,民間謂之“榴開百子”,象征多子多孫,古人因以石榴為吉祥物。石榴五月開花,花紅似火,故而民間又雅稱五月為“榴月”。
石榴不是本土物種,是舶來品。據史料記載,石榴是從西域引進中原的。據西晉張華《博物志》記載:“漢張騫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國榴種以歸,故名為安石榴?!标P于石榴自西域而來的這段歷史,在歷朝歷代的古詩中多次提及,譬如,元人馬祖常寫道:“乘槎使者海西來,移得珊瑚漢苑栽。只待綠蔭芳樹合,蕊珠如火一時開。”明代楊升庵的《庭榴》詩曰:“移來西域種多奇,檻外緋花掩映時。不為深秋能結果,肯于夏半爛生姿。翻嫌桃李開何早,獨秉靈根放故遲。朵朵如霞明照眼,晚涼相對更相宜。”
“爭及此花檐戶下,任人采弄盡人看”,石榴花就像一位素面朝天的尋常村姑,美得自自然然,美得沒有雕飾,耐品也耐看。石榴花周身閃耀著質樸溫潤的光芒,照亮溫暖了一個個瑣碎庸常的農家日子。舊時鄉間流行草木染,將白色的老粗布染成紅色,石榴花是提取紅色染料的最好植物。楚楚動人的石榴花像極了舞女的裙裾,故而把紅裙稱為“石榴裙”。梁元帝寫過一首《烏棲曲》,里面有句“芙蓉為帶石榴裙”。久而久之,石榴裙便成了女人的代名詞。
“濃綠萬枝一點紅,動人春色不須多。”中國人向來喜歡紅色,石榴花色彩艷麗,如火一般,象征著繁榮、美好、紅紅火火的日子?;蛟S是哪位詩人無意中想到了“紅紅火火”一詞,頓時靈光乍現,開啟了以“火”喻榴花的先河。有兩首寫得最為生動傳神,細膩感人。一首是唐代詩人杜牧的《山石榴》:“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艷中閑。一朵佳人玉釵上,只疑燒卻翠云鬟?!倍拍翆懯窕ǖ募t,寫得別具一格,寫花更寫人。石榴花是如此可愛,以至于佳人要在頭上栽花戴朵,直讓人疑似要燒卻翠云鬟,花紅似火,人花相映,妙趣橫生。另一首是元代詩人張弘范的《詠石榴》:“猩血誰教染絳囊,綠云堆里潤生香。游蜂錯認枝頭火,忙駕熏風過短墻?!蹦悴坏貌慌宸娙素S富的想象力,巧用夸張之手法,寫活了花之紅艷蜂之驚懼:綠葉如煙,花紅香溢,引得游蜂前來采蜜,但一見那猩紅的花團,誤以為是火焰,于是匆匆乘風逃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28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