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家具的科學性與價值觀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明式家具極具特色,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它不僅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家具的精華,更深刻影響了中國現代家具的設計思路和理念。它不僅是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也是明代生活文化特色的一種體現。從明式家具的設計中我們可以看出其蘊含的科學價值。明式家具從外形構造到內部結構,都體現出了一種和諧的藝術美。通過對明式家具制作理念的理解,我們可以找出明式家具工藝上的造物理念以及明清時期人們審美的極高境界。明式家具源于文人和工匠智慧的結合。由明式家具的使用方法我們可以推斷出明式家具的設計隱含了對于人體構造和禮儀方面的相關科學,更有中醫中的筋絡學原理蘊含于其中。文章從明式家具的起源逐步遞進,研究明式家具的科學性與價值觀。
關鍵詞: 明式家具;科學性;審美
明式家具從廣義上來說是指具有明式風格的家具,從狹義上來說是指明代至清代早期材美工良、造型優美的家具。由于明代社會經濟及海運方面的發展,東南亞一帶的優質木材漸漸輸入到我國。紫檀、黃花梨、雞翅木等優質木材色澤柔和、質地堅硬,是制作高級家具的良好原材料。明代工匠技藝高超,利用上好原材料創造出來的明式家具藝術得到了世界的認可。雖然明式家具在全國各地均有生產,但江南地區能工巧匠制作的明式家具認可度較高,其中又以蘇州為中心。因此,也可簡稱明式家具為蘇式。
明式家具的造型蘊含多種美學,在兼具簡潔優雅的同時也考慮到了與人體形態的適應,體現了天人合一。明式家具雖然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但是在當今社會其生命力依然頑強,并對當代家居設計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從明式家具的產生到現在,包含了一個造物藝術的發展過程。明式家具非凡的造物理念和科學的設計規則體現了明代工匠藝人在設計工藝上的智慧。明式家具在設計過程中更注重實用性原則。進行家居設計前考慮人體的比例和尺度及設計功能的實用性,保持美學的同時符合人體工程學。
明式家具的線條比例在視覺上給人一種沉穩但不壓抑的感覺。這種美學源自于明代工匠師傅對家具尺寸比例的反復推敲鉆研。例如,明式案的長寬高設計比例接近于我們所熟知的黃金比例,椅子的圓圈狀扶手內部弧度與末端弧的直徑比例大致為2∶1。這些精巧的比例設計不僅提升了家具的一體性,也給使用者帶來了視覺上的良好體驗。明代雖然沒有記載其已形成整體的設計規范,但是我們可以在諸多明式家具中看到人體工程學的影子。例如,明式家具的各類椅子的座面大多采用相同的設計標準,長寬之比大約1∶1.3,這種精確的比例構造與現代經過嚴密計算所制作的座椅相差無幾。
明式家具的線條搭配呈現出了完美的藝術效果。線條的選取既不單調乏味也不雜亂,線條構成采取了直線與曲線相結合的方式,線條的長短粗細均搭配合理。采用不同線型的線條相接時,更加注重過渡效果,避免在視覺上給人一種突兀的感覺。如明代的長方幾,眾所周知,長方幾是以長方形家具,造型會給人一種僵硬的感覺。明式家具的設計者在方形面板的邊角處采用了半圓形的弧線處理,巧妙地將直線與曲線相結合;支撐部位采用帶有一些弧度的曲線,既保持穩定又帶來美感。
明式家具對于線條的靈活運用不止體現于整體的布局,也體現在局部細節上的處理。如明式家具中的座椅采用了S形的靠背設計,緊緊貼和人體的身體結構,造型獨特又不失舒適。此外,明式家具的腿型也有多種形態,如弧腿膨牙、螞蚱腿等造型。
綜上所述,明式家具設計獨特的科學性以及其藝術成就,蘊含了許多造物思想。我們不僅要從外在的造型審美看其中的科學價值,更要研究發掘其藝術內涵,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了解明式家具?!?
參考文獻
[1]衛欣,王勇.從平木工藝的發展看明式家具形成的原因[J].美術教育研究,2019(1):40-41.
[2]孟勐.論中國古建筑結構和空間形式對明式家具的影響[J].工業設計,2018(12):102-103.
[3]陳原川.明式家具設計與審美理念的精神影響研究[J].包裝工程,2018(22):194-19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8056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