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從內在情感出發的蘇式家具設計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自古以來,家具的用處就不僅僅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傳遞出功能的價值,而且也體現了人們的精神追求。但隨著時代變遷,家具設計卻冰冷化,缺少了情感化的內涵。作為傳統家具的杰出代表,蘇式家具有文人參與設計的特質,可以將其作為具體分析情感化設計思想的載體。文章從蘇式家具的用材、形態和裝飾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總結蘇式家具設計的情感表達方式,以期為中國傳統設計文化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傳承與創新提供一些參考性的建議。
  關鍵詞:情感;蘇式家具;形態;用材;裝飾
  縱觀古今,能夠淵源流長的家具設計,往往不僅僅是靠其名貴的用材、新穎的造型,文化內涵、精神內涵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有位設計師曾說過,設計不應該是墨守成規的,也不應該是不鼓舞人心的。相反,它應該給工業帶來創造性的發展。而設計的好壞,不僅是對技術、功能和市場方面的評估,更應該是情感上的考量,一個真正的設計必須有情感上的波動,它或許能讓人轉換情感,或能喚醒記憶,更甚于讓人尖叫,充滿反叛等等??傊仨毷欠浅8行缘?,它必須是充滿詩意的,它必須是美的。因此,本文不再把蘇式家具僅僅看成是生活用具,而是把它看作人的心靈與物質世界之間交流互動的橋梁,從人的心理層面深入分析凝聚在材料、形態和裝飾中的傳統文化和審美觀念。
  一、情感因素在蘇式家具用材上的體現
  材料是家具設計的基礎,材料的差異往往使其呈現出天差地別,明中葉以后的蘇式家具是家具用材的典范。蘇式家具的選材多為優質硬木,除了因為其堅固的特點以外,還充分利用其美麗的花紋,并采用框架式結構。但在一段時間內,匠人們一直循規蹈矩,家具造物并未有創新性發展,直到文人的參與,才為古老的家具工藝注入了活力。文人設計家具不再僅僅關注于功能,多將自身的情感需求寄寓其中,以文人的視角、文人的內涵看待家具設計,家具設計猶如作詩作畫一般有閑情雅趣起來。
  蘇式家具用材的主要種類有黃花梨木、紫檀、香木、黑黃檀、花梨木、烏木紅、雞翅木、櫸木、楠木等。黃花梨木是文人比較喜愛的一種用材,其如行云流水一般的結構紋理十分美麗,恰能詩意地訴說文人情懷。紫檀木顏色深沉,木紋不彰顯,光澤度好,整體落落大方,呈現出沉靜不張揚的內涵,也頗受文人青睞。當然,各種木材的紋理和質地都各有其特點,明清時期人們對這些貴重的家具木材為原料選擇是用心的,反映了文人優雅的情致。
  在雙手接觸木材的過程中,明清匠人們逐漸感受到了樹木生命的精髓。他們用視覺、觸覺的感官述說著樹木的生命語言。古代文人墨客偏愛自然山水、云川大地,在自然天地間,續寫自己的情感和志向。樹木紋理或是如自然行云流水般的意向,觸發了人們對于自然的向往,對于家具設計,明清文人們更是用繪畫的思想,將之作為藝術的畫卷來描繪,試圖打造出山巒疊嶂、流水潺潺的秀美畫卷??梢娢娜说脑煳锊皇歉叱妓嚨谋磉_,而是與用材生命的對話,讓每一件材質發揮其獨特的人文內涵,使使用者與其產生情感的共鳴。
  而現今的家具設計對于材料的應用卻是冰冷的,缺乏情感的交流。從分析蘇式家具的用材特點來看,一件家具產品是否成功,占主要地位的因素是設計師是否了解人們的心理需求,只有將材質的情感化與家具融合到一起,注重以人為本的理念,一件家具才能引起情感的共鳴,才能流芳百世。
  二、情感因素在蘇式家具形態上的體現
  家具形態,“形”是指家具的“外形、外觀”,“態”是指家具的“風格、氣韻”。用現代家具設計的思想來說家具形態是傳達產品信息的符號,是一種無聲的設計語言,它不僅向人類傳達其實用功能,而且可以發揮它的審美功能,了解其寄托的深層情感內涵,實現其與人之間對話和情感交流的途徑(凌繼堯,徐恒醇)。
  蘇式家具在形態上以方形、圓形居多,這兩種造型也是傳統家具沿用的最為廣泛的形態。“方與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特定的文化意義,象征著一定的情感內涵,其中以方桌與圓桌(這里指月牙桌)和圈椅的設計最具代表性。
  方桌的用途較為廣泛,如古人飲酒、用餐,又或下棋、娛樂,或是最常規地擺放物品等。它可以隨意擺放于室內或室外的任何位置,可移動性較強,故往往是好友聚會、招待客人的常用家具。
  而圓桌的使用方式是將兩張半圓桌拼合成一張整圓桌來使用的,這種半圓桌在蘇式家具中稱為“月牙桌”。從人的心理情感上思考,兩半月牙本身就代表著和平與安寧。月牙桌一般成雙成對出現,許多心理情感都被投射到了圓這個幾何形上,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圓形向來被看作是圓滿、歡樂、幸福等情感的象征。因此,“月牙桌”在形式上是頗具人文內涵的,對使用者的心理是一種情感的滿足。
  在造型語言的使用上,方形與圓形時而分開使用,時而組合使用,這不僅與家具的使用功能有關,而且和人的心理情感、文化傳統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圈椅就是蘇式家具“方與圓”合用的代表作,整體采用上圓下方的造型組合,而自古中國人就有“天圓地方”的人文理念,圈椅恰是這種理念最好的物化載體。
  因此家具形態設計是設計師表達內心情感世界的元素符號,作為文學、藝術與科技的信息產物,它有獨特的圖解方式,并充滿了人文主義精神。把理性的使用功能和人體尺度結合到形態設計中,可以顯現家具的藝術想象力,使獨特的材料與有機的造型表現出家具設計形態的構成美(姚海濤,2005) 。蘇式家具對方與圓的造型把握可謂到了極致,我們在現代家具的設計中應該傳承這種傳統設計文化,讓現代家具更具情感化。
  三、情感因素在蘇式家具裝飾上的體現
  我們知道,最原始的家具設計與生產是為了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功能性是最重要的,家具的用材和形態都要能最大程度上滿足實用需求。但隨著社會文化、經濟發展,家具裝飾也逐漸重要,并隨著時代變遷,形成了許多趨勢與潮流,也留下了時代的印記。家具裝飾反映了人們對于造型、花紋、圖案的喜惡,是最直接的情感化體現。
  中國人是比較保守的,說話做事都顯含蓄,自古以來,人們就喜愛以繪畫的形式表達自己的志趣或情感,久而久之,一些圖案就有了某些約定俗成的寓意。蘇式家具造物把具有寓意性的圖案、花紋融入其中,來彰顯家具的品格氣韻。蘇式家具裝飾題材豐富,不拘一格,既有以松竹梅為代表的氣節型,又有以山、石、水、風景為代表的自然型,還有以各種神話傳說為主的故事型,大多是美好的祝愿,寓意吉祥。人們喜愛將自然界的事物與自己美好意愿相結合,以豐富的想象力賦予吉祥物帶來生活幸福的含義性質,吉祥圖案貫穿于家具設計中。   蘇式家具注重裝飾的同時,又不忘簡約,可謂是取舍有度。
  蘇式家具一向以格調大方、造型簡練而聞名于世。在裝飾圖案的運用上,忌用繁瑣贅述的圖案,遵循“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以小見大,使其整體透露出一種大方卻不單調的美感。
  比如,蘇式家具中最為有名的“官帽椅”。具體而言,官帽椅可分為四出頭官帽椅和南官帽椅兩種,北方常見的四出頭官帽椅以高大、簡約、線條流暢而著稱,南官帽椅則顯示出端莊、大氣、靈動的特性,千百年來如潺潺流水緩緩地流淌,不管古今,無論在廳堂還是書房,都能從容坐鎮,安定祥和。
  家具裝飾通過圖案與風格的物化表達,將物與人串聯起來,物表達了人的內在情感,人也有了情意寄托。如何將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期待轉化為可視的圖形,從而引發使用者情感的共鳴,這正是現今家具裝飾設計所要思考的問題與要追求的目標之一。
  四、結語
  本文從情感化設計的角度對蘇式家具在用材、裝飾和形態上的情感因素進行分析。在蘇式家具的用材上,蘇式家具注重對木材天然紋理的彰顯。行云流水般的紋理不但讓人們與樹木生命的本質相逢,而且還觸發了人們置身于山水畫卷中的美好想象。硬木成為了表達生命氣韻的最好材料。在蘇式家具的形態上,其情感化設計不光要考慮產品的使用功能,還要考慮產品造型的精神象征性,只有扎根于歷史文化土壤中的形式感,才不會是空洞乏味的。而對于蘇式家具的裝飾設計,基于其功能與形態之外,裝飾的作用才有可呈現之地,不僅表達造物者的內心情感,使日用的生活器具升華為人們情意的載體,也讓使用者與物產生志趣的相融。
  由此看來,蘇式家具在用材、裝飾和形態上情感化的設計,為現代產品對材料的使用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故在現代化的家具設計中,應充分重視人性化設計,學習古人在用材、裝飾和形態上的情感表達,學會與材料“對話”,學會與形態“交友”,學會與裝飾“談心”,從而注入人的思想情感和審美觀念,使其逝去的生命韻律再次出現在人們日常生活的用具中。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情感化的產品設計,往往能引起人們內心的共鳴,產生情緒、情感的交融,蘇式家具設計正是遵循了這一點,才成為家具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因此,情感化設計是家具設計的重要方法之一,從歷史文化出發,不斷為使用者創造出新的情感體驗是產品情感化設計和蘇式家具研究新的發展方向之一。
  參考文獻:
  [1]林偉.產品設計中的情感化表現[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6).
  [2]吳江.明式家具的 “道”、“器”之美及對現代產品設計的啟示[J].包裝工程,2006(10).
  [3]周楊,張宇紅.情感化設計中的記憶符號分析研究[J].包裝工程,2014(2).
  [4]于惠玲,陳于書.蘇式家具設計理念研究[J].林業機械與木工設備,2013(5).
  [5]吳珊.家具形態元素情感化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09.
  [6]范巍.明式家具的人性化設計研究[D].北方工業大學,2016.
  [7]陳夢瑤,張仲鳳.木家具設計中的材質情感運用[J].木材加工機械,2016(6).
  作者單位:
   南京理工大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364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