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從幼兒主體性出發探究幼兒園課程生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幼兒教育中主要是通過課程的方式引導幼兒進行知識學習,但是在幼兒教育中不能很好的激發幼兒興趣,幼兒不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育教學中,最終取得的效果不甚理想。幼兒教育中要能夠認識到激發其主體性的重要性,不僅使得幼兒積極參與其中,還能夠促進課程的生成,以此更好的發揮幼兒教育的作用,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幼兒 主體性 課程生成
  【中圖分類號】G 6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3-0035-01
  幼兒本身是能動發展的主體,幼兒之所以能夠獲得發展是其主動進行活動的結果。幼兒從出生開始就可以說用自己的方式對世界進行探索。幼兒發展中最為主要的是進行主體性發展。在幼兒教育教學中也認識到幼兒主體性的重要作用,并在課程生成中進行應用,但是在具體開展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為此從幼兒主體性出發探究幼兒園課程生成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幼兒教育中為了更好的發揮幼兒主體性,首先要更新教育觀念,提升幼兒的主體意識,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首先要能夠意識到幼兒的主體性,將對幼兒主體性的教育作為其重點。真正將幼兒的主體性發揮作為課程生成的落腳點和出發點。擺正幼兒和教師之間的位置,處理好其中的關系,以此更好的發揮其主體性。幼兒自身對事物的認識特點決定了要重視引導幼兒和環境之間發生一定的作用,并將學習的知識內容進行內化??茖W教育觀念就是讓幼兒養成主動學習的能力。
  1.觀察中發揮主體性進行課程生成
  幼兒課程的生成是在幼兒興趣的基礎上進行探究,在幼兒教育中要能夠注重關注幼兒和他人、環境之間的互動,在互動中進行意見表達、情感交流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幼兒課程進行生成的資源。為了更好的利用這些資源,要能夠更好的抓住學生的興趣,并進行仔細觀察,選擇適宜幼兒發展需要,有利于幼兒掌握的知識內容。在課程開發中教師要能夠根據幼兒的行為、反應等對其做出相應的調整,對課程自身的價值進行挖掘。幼兒本身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喜歡進行探索,生活中的新鮮事物能夠更好的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注重抓住幼兒發展的特點,更好的促進幼兒主體性的發展。對幼兒的教育是相對系統的過程,需要幼兒園、家長和社會之間的相互配合。幼兒園是幼兒進行生活的主要場所,幼兒教師自身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幼兒的主體性發展。為此,幼兒教師要能夠做到轉變自身教育觀念,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為幼兒創設相應的空間,為幼兒主體性的發展提供一定的保障,真正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進行課程的生成。與幼兒之間進行活動,少部分是比較確定的,大部分是不能夠確定的,幼兒自身的好奇、興趣等都與課程生成之間有一定的聯系。教師作為幼兒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能夠及時捕捉幼兒的興趣,留意幼兒對問題的關注,對幼兒的興趣進行相應的拓。對捕捉的資源進行價值方面的判斷,以此作為課程生成的素材。
  2.創設環境中進行課程生成
  課程生成的過程是情景化、即時性的過程,幼兒課程中環境作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一種隱性的課程,對幼兒來說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環境是開展教育的背景,也是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本身。幼兒在相對豐富、健康的生活環境中能夠促進幼兒自身的和諧發展。環境進行創設的目標和課程進行設計的觀念存在一定的一致性,能夠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幼兒在比較好的環境氛圍中能夠積累更多的知識經驗。幼兒作為環境發展中的重要因素,為課程的生成提供了一定的空間,在課程生成中要想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就需要注重幼兒的學習興趣。對于環境進行創設,不僅要注重給予幼兒在是視覺方面進行享受,還要讓幼兒能夠自主討論,以此引導幼兒能夠積極的參與到環境的創設中,激發幼兒在情感和認知方面的參與。在幼兒教育中不僅要對物質環境進行相應的關注,還要為幼兒創設一定的課堂氛圍,造就相對溫馨的精神環境。教師要能夠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幼兒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使得幼兒之間能夠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教師要放棄權威意識,能夠和孩子之間平等交流,以此更好的構建課程內容。
  3.結合生活經驗進行課程生成
  幼兒課程生成不僅僅是師生之間進行互動的結果,還是家長、環境、同伴之間的相互影響。幼兒教師可以利用多樣化的資源結合日常生活開展實踐活動。通過讓幼兒親自參與的方式,積累實際生活的相關經驗。由于幼兒更加容易接受形象生動化的事物,在教育活動的開展中要能夠摒棄理論性的知識,通過開展和幼兒實際生活相關聯的實際活動,引導幼兒對實際生活進行觀察,積累生活中經驗,以此促進課程的生成。當前一些幼兒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過度的保護使得幼兒缺乏相應的經驗。為此,在幼兒教育中要能夠結合其生活實際開展活動,讓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學習到相關的知識內容,還能夠鍛煉幼兒的實際動手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4.結語
  幼兒教育中要能夠發揮幼兒的主體性以此更好的促進課程生成,幼兒教育中要能夠認識到課程在其中的教育作用,并在幼兒主體性的發揮中收集相關的資源作為課程生成的素材,以此更好的發揮課程對幼兒進行教育教學的作用,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韋國芬,王任梅. 從幼兒主體性出發探究幼兒園課程生成[J].兒童發展研究,2018(03):28-33.
  [2]劉佩杏. 關于幼兒園課程發展的思考[J].科教導刊(下旬),2017(05):148-149.
  [3]李瑞瑾. 幼兒園科學教育中幼兒主體性發展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4(01):138-139.
  [4]雷紅云. 對幼兒主體性教育的若干思考[J].學前教育研究,2004(05):14-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37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