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幼兒主體性對幼兒審美表現力提高的意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提出,藝術活動是幼兒的一種精神成長性需要的滿足。 學前幼兒已經有了自己獨特的判斷和感知能力,并且喜歡具有挑戰性的事情,特別是美術活動,原本對此類動手操作活動極具興趣的他們,更是愿意大膽挑戰自己。本文運用案例討論美術活動中理解幼兒的學習特點,尊重他們的自主選擇,關注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主體性,真正讓幼兒提高審美表現力。
幼兒主體性 審美表現力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2-0032-01
1.背景與現狀
幼兒滿足于藝術活動過程中游戲、操作、交往、表現所帶來的創造、合作、成長的快樂,孩子們喜歡探索、嘗試,對具有挑戰性的事物和行為有著更多的好奇。而在如今很多老師會降低任務難度或者過度簡化操作材料,原意上是讓每個孩子都能完成作品,但實際上卻使孩子們少了一次挑戰的機會,與“最近發展區”的理論背道而馳。
?。?)提供材料單一簡單,幼兒沒有探究欲望
美術活動中操作材料是最能引起幼兒探究和動手欲望的法寶,更多生活化材料以及工具的運用會在美術活動中融合生活教育的理念,這無疑給教師造成了更多的教學任務。因此有的老師就直接提供最簡單、方便的材料,然而無趣直白的材料對幼兒來說動手欲望可想而知。
?。?)教師直接講解,幼兒只需單純性模仿
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會發現教師運用最多的教學方法仍然是直接講解法,由教師主導,幼兒只需說“是”還是“不是”,幼兒的自主性較低。在操作環節中,由于教師已經全部將方法交給幼兒,只要模仿再做一遍就可以了,不需要更多的探討。
2.教學案例與分析
在一次泥工活動《一份可口的冰淇淋》教學過程中筆者對幼兒的行為和想法有了更多的理解和體會。為了讓孩子們在動手操作中充分感知,教師事先準備好一系列豐富的材料,形式新穎但具有挑戰性。為了照顧到不同能力層次的孩子,教師又向孩子們介紹了另一種簡單的制作方法。在實際操作時,基本上全班的孩子都選擇了有難度的第一種刻扇形做蛋皮的方法,特別是個別能力較差的孩子竟然也選擇了這個方法。活動中孩子們仍然都在堅持自己的選擇,顯得很有耐心。因此教師在巡回指導時根據大家的興趣,更加細致的引導,使孩子們能夠完成自己的作品。雖然在最后的展示環節,有些冰淇淋“身體小,頭大”,但是孩子們看到自己的作品仍然非常的開心。
我們尊重孩子的選擇,相信他們的決定,讓孩子發揮主體性,即使最后的效果差強人意,但是孩子們在主動探索、接受挑戰的過程中收獲到更多的能力。教師給予更多更細心的指導,關注個別,平等對待,讓不同層次的孩子都能從自己的水平線上得到最大的提升,得到更多美術活動中享受的快樂,這是教師作為“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角色的體現。
3.尊重幼兒的選擇對于提高審美表現力的意義
?。?)幼兒自身學習品質的磨練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正是體現了幼兒的一種擁有強烈好奇心和探究欲的學習和年齡發展特點?!吨改稀?中強調“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忽視幼兒學習品質培養,單純追求知識技能學習的做法是短視而有害的。”在此之中通過讓幼兒自主選擇、學會自己解決問題,鍛煉幼兒優秀的學習品質。
?。?)提高美術的興趣和積極性
幼兒對學習的動力來自于對學習的興趣,所以只有誘發、保護、培養、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濃厚的興趣才能挖掘幼兒內在潛力,發揮其主體性?!吨改稀犯鼜娬{美術與生活的聯系,明確了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通過幼兒經驗的遷移和情感的共鳴,讓教師的引導、關注、支持旁敲側擊地不斷激發幼兒的小主人翁意識。
?。?)使幼兒獲得自身發展的滿足感
陳鶴琴先生曾倡導:“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就讓他自己做,凡是兒童自己能想的就讓他自己想,鼓勵幼兒去發現自己的世界”。教師在承認、了解幼兒的潛能之后,信任他們,鼓勵幼兒自主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只要作品有獨到的創造個性、能表達對生活的感受,教師都要及時捕捉,讓鼓勵的語言“普灑”在每個孩子身上。
4.淺析尊重幼兒選擇,提高幼兒主動性的方法
?。?)提供幼兒感興趣的繪畫工具和材料
從常規的油畫棒、水彩筆到毛筆、粉筆以及運用棉簽、牙簽等工具,在水粉紙、吹塑紙上做畫,創作出多種繪畫形式。還可指導幼兒在盤子、石頭、雞蛋、塑料瓶等立體物品上作畫,激發幼兒繪畫興趣的同時,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繪畫效果。讓幼兒自己尋找一切可繪畫的材料和工具,大膽發揮自己的想象,不墨守成規,創造性的進行美術繪畫創作活動。
?。?)創設寬松的教學環境,將美術教育活動游戲化
游戲是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由于幼兒欣賞經驗的缺乏,教師開放性的提問是幼兒與作品之間進行對話的橋梁之一。在教學方式上,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教學用具進行不同的繪畫模式,充分運用多種游戲的手段,講故事、念兒歌,與音樂相結合,激發他們對美好事物的表現欲望和創作沖動,鼓勵他們大膽運用不同的表現方式來表現美、展示美、創造美,體現個性化。
5.結語
尊重幼兒的選擇、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肯定,使幼兒更有信心和勇氣繼續去創作,理解他們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特點,是我們教師不斷為之努力的方向,直至讓世間擁有更多善于發現美的“眼睛”。
參考文獻
[1]謝穎蘋,吳麗芳.尊重幼兒學習特點的美術活動實踐探究——以大班美術活動“有趣的繪本”為例[M].福建教育,2015(Z7):65-66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00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