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網絡”時代小學生品德教育的創新性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小學生品德教育的策略也發生著改變,在“微網絡”時代的影響下,我們引入小學生品德教育的創新策略,通過“微視頻”引導學生向模范人物學習策略,通過“微閱讀”引導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策略,通過“微圖片”引導學生正確的行為方式策略,通過“微生活”引導學生感受良好行為的策略,讓品德教育更有實效性。
關鍵詞:“微網絡”;小學生品德教育;創新性策略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讓教育的手段和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微網絡”時代小學生品德教育的策略也悄然發生變化,我們通過“微視頻”引導學生向模范人物學習策略,通過“微閱讀”引導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策略,通過“微圖片”引導學生正確的行為方式策略,通過“微生活”引導學生感受良好行為的策略,讓小學生的品德教育效果更好,讓學生們更受益。
一、通過“微視頻”引導學生向模范人物學習策略
網絡上經常會有一些感人的視頻,有利于學生的品德教育的內容,把這些內容截取下來,形成微視頻,然后再發送到群里,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看。在上課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根據看到的內容講述一下大意,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也起到品德教育的作用,或者讓學生討論,在學生頭腦中加深印象。視頻中的內容大多都是模范人物,慢慢會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一種榜樣的力量,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向榜樣人物學習的印象。
對于一些典型的案例,教師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截取,變成微視頻在課上觀看,學生通過形象直觀的視頻可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把握,提升品德課的教學效果。通過“微視頻”讓學生體會到高尚的品德對人的意義,做人要像視頻中的模范人物那樣,才會得到人們的敬仰和愛戴,這樣才是做人的目標和標準。微視頻的使用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都讓學生更好的接受品德教育,讓教學效果更加明顯,教學手段更加靈活。
通過“微視頻”的使用,我們發現了同學們的變化,他們頭腦中逐漸有了模范人物的形象,言語之間也會談到模范人物,舉例子時也會提到模范人物,這大大提高了教師們的積極性,說明微視頻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加強了教師們不斷努力的動力,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強微視頻的運用,讓微視頻更好的為學生的品德教育服務。
二、通過“微閱讀”引導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策略
閱讀在教育過程中發揮著不可忽略的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應該注重閱讀的重要性。教師要通過微博,微信等形式讓學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教師要加強在文字方面的處理能力,不斷學習和充實自己,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提高。平時利用文字來感染學生,做好網絡中的“微閱讀”工作。每天通過微信群讓學生讀一些經典的,思想教育的文字,讓學生逐漸形成一種思想觀念。在文字中讓學生受到教育。
學生思想觀念和價值觀的形成不是一天兩天教育的結果,而是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之下形成的,所以教師要注重文字的推敲和積累,需要每天讓學生通過“微閱讀”來強化自己的思想觀念,逐漸形成自己的價值觀。文字的教育效果不同于視頻,文字是一種動腦的過程,需要學生們在頭腦中理解和內化,所以在品德教育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不可忽視。但文字教育的過程需要教師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經歷,教師也要利用好網絡資源不斷學習,不斷積累,在課堂上可以利用五分鐘時間進行微閱讀,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通過文字積累達到教育的目的。文字的教育效果是不一樣的,可以洗滌心靈,讓人不斷成長,小學生的品德教育正需要這樣的教育手段,用文字來感化學生,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也不斷思考,讓品德內化成自己的行動,逐漸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三、通過“微圖片”引導學生正確的行為方式策略
教師通過圖片的形式引導學生向好的方向發展。同學們當中有很多優秀的案例,教師通過圖片收集,將這些案例編輯成一個又一個的小故事,在微信訂閱號中宣傳,讓學生們向這些榜樣學習,教育效果也不錯。同學們會以上訂閱號為榮,大家都會加強自己的品德表現,希望能夠被老師看到,拍到。微圖片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借用一些反面的例子,讓學生對一些壞行為進行強化,要求自己不要做。有些圖片看起來好笑,但大多數學生也是做的,比如亂扔垃圾,如果在圖片中強化一下,學生在扔垃圾的時候就會有一個印象,不能亂扔垃圾。同時也會在實踐中不斷強化行為方式,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
無論是正面的例子還是反面的例子都可以讓學生們對行為方式產生一定的認識和理解,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讓學生不斷改正自己的壞的行為,逐漸向好的方向發展。老師也是需要付出的,要看到學生的變化和進步,及時提出表揚,鼓勵學生的改變。
教師也會在生活中不斷收集,不斷積累,用最經典的圖片來教育學生,給學生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圖片學生更容易記住,也更形象,無論是正面還是反面的例子都能讓學生記住教育的內容,在實踐中產生好的教育效果。
四、通過“微生活”引導學生感受良好行為的策略
學生日常的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素材,教師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挖掘學生的日常生活,把生活中表現優秀的案例錄制成視頻讓學生觀看,教育效果也很明顯。我們還會發現日常生活中感動的瞬間,拿到課堂上讓同學觀看,讓學生感受自己身邊的感動,教育效果更好。良好的行為是值得弘揚的,通過微生活的形式,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只要自己做得好,就有走進微生活視頻的可能。學生們也會在自己的行動上變得積極和主動,讓自己的品德教育落實到行動上。
微生活的感染性是很強的,學生在微生活的影響下會不斷審視自己的行為,不斷強化優秀行為習慣的養成,老師每表揚一種好的行為,同學們就會強化一下這一行為的做法。比如老師觀察到有一位同學在操場上主動撿垃圾,馬上拍視頻記錄下來,然后在課上通過微視頻的形式讓同學觀看。之后就會在同學們當中就把撿垃圾作為自己的行為要求,只要在校園內看到垃圾,學生們都會義無反顧的拾起,這就加強了教育的效果,這是一種良好行為習慣的引導,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和感悟,才能不斷形成一種習慣。
教師看到教育效果之后,也會增強自己在課余時間觀察學生的動力,不斷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間,讓“微生活”豐富起來,還可以動員家長錄制一些同學們在家里的優秀表現,成為教師的教學資源,給學生們一些直觀的行為,讓學生去感受,去學習。還可以利用微信的訂閱號等形式,把學生的精彩表現以小視頻和文字的形式編輯好,作為榜樣進行宣傳,強化好品德的教育效果。
總而言之,“微網絡”時代讓小學生的品德教育策略發生了改變和創新,無論是通過“微視頻”、“微閱讀”、“微圖片”還是通過“微生活”的教育形式,都可以讓學生們感受到“微時代”的到來,教育的形式也發生了變化。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也在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但我們追求的就是教育的品質的不斷提高,教育效果的不斷增強。
參考文獻:
[1]于虹.小學品德課堂中情境創設的問題及對策[J].內蒙古教育,2018(18):23-24.
[2]鄧桂紅.生活化教學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25):140+143.
[3]徐誠.小學品德與社會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8):90.
作者簡介:劉燕芳,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河臺鎮第二小學,長期擔任小學數學教學和班主任工作,有獨特的教育教學方法,能適應社會發展,改變教育教學模式,管理班級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2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