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創新模式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內容摘要】本文針對當前時代環境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創新能力不足、課堂參與等問題,提出了具體的解決策略,通過強化課程導入,激發學生興趣,創設問題環境,利用網絡平臺,積極改進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模式,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改革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初中 思想品德 網絡平臺
引言
學生在初中階段的成長中,已經開始形成思想品德,但其思想仍然不成熟,不穩定,情緒上存在較大的波動性[1]。當前,初中生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問題無法通過傳統教育方式予以糾正,這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前途乃至社會的進步[2]。初中時期屬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學當中加強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是十分重要的,需要采取適宜的教學手段強化學生的思想道德。思想品德教育對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十分重要的導向、保障和動力作用,是學校工作的靈魂,是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3]。
一、學校教學上存在問題
1.教學模式單一,創新不足
在目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教師作為指導者沒能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教學模式大多比較單一,教師往往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單純的教授理論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僅僅是為應對考試,缺乏對知識和創新能力培養之間關系的認知。因此,教師需要充分的融合教學內容,并付諸實際的教學中。
2.學生缺乏參與課堂的興趣
通過相關調查研究發現,在實際教學課堂中很少有學生與教師互動,其課堂參與度低。多數學生表示教學活動普遍比較形式化、表現化,并不能引起學生參與其中的興趣。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新時代初中生思想品德問題
1.個人素質問題
作為教學活動的傳授者與組織者的教師,學生思想品德的發展程度直接受到其教學內容優劣的影響。而在多元性的互聯網環境下教育權威資源不斷重新配置,逐漸的稀釋了教師的專業權威,而初中生的個性,在網絡環境下,變得更加突出,與教師的權威產生沖突,學生基于網絡文化,養成了挑戰教學權威的個性,抗拒教師的思想教育,使得教學效果下降。
2. 心理認知問題
網絡上擁有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不僅涉及了思想品德方面的內容,同時也涉及了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諸多內容,學生的知識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拓展。但是互聯網文化信息消散較快的特點,極大的干擾了學生的價值取向與思想發展,麻痹了學生的心理認知,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
三、解決策略
1.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為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結合思想品德學科的特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營造生活化的學習氛圍提供給學生,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到思想品德課學習中的熱情,以此提升思想品德教學的水準。例如在課堂上導入“艱苦奮斗”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錢學森、鄧稼先等著名科學家在為國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后仍然過著非常樸素的生活,再展示網絡上一些為了金錢人氣出賣尊嚴的“網紅”,其浪費奢靡的生活方式與科學家的樸素奮斗生活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激發學生思考自己想要追求的人生與生活方式,進而引出本節課程的具體內容。
2. 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思維
為培養學生對該學科的親切感以及探索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利用生活化情境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激發。例如講授“人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這一單元的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創設生活化情境:小紅快到15歲生日了,一些關系好的同班同學想和小紅一起舉辦一場盛大的生日宴會,但是小紅的家境并不富裕,難以負擔舉辦盛大宴會的費用。那么,如何才能夠舉辦一場既盛大又有意義的生日宴會呢?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小紅以及小紅的同學,還有小紅的父母,然后讓站在各自扮演的角色的位置上進行思考討論,教師則在一旁觀察并加以指導,激發學生結合課堂相關知識進行自主思考,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水平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應有顯著提高。
3.充分利用互聯網的積極效應
要利用互聯網的積極效應,摒除負面影響,需要教師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引導學生正確上網。教師要加強對初中生上網習慣的培養,關注學生的教育與引導,為學生在互聯網學習中指出一條正確的航向,謹防學生在互聯網中迷失自己。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上網方式,平衡網絡娛樂與學習之間的關系,還要主動向學生推薦一些有趣的、有益的、富有知識的、符合初中學生認知發展的健康文明的網站。同時教師還要充分利用網絡素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主動提供積極的網絡素材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
四、 結論與展望
當前時代環境下,針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創新能力不足、學生課堂參與程度低等問題,提出了通過進行教學模式改革創新,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強化課程導入,創設問題環境,并充分利用網絡平臺,拓展交流的解決策略。通過一系列舉措積極推動教學改革,對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整體水平,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1]樓江紅.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案例專題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5.
[2]劉建芹.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當代教研論叢, 2017,17, (9):85.
[3]侯王芳.網絡時代初中思想品德課學生責任意識培養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6.
(作者單位:江蘇省溧陽市湯橋初級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49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