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圖書,“悅”在其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自制圖畫書是利用幼兒熟悉地、感興趣地素材,鼓勵幼兒與伙伴、老師、家長一起合作制作,讓幼兒學習用折、剪、疊、畫、涂等方式方法,對繪畫、照片或標本等進行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組合、重組,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只制作出一本本精美的圖畫書。教師合理利用自制圖畫書資源,創設豐富的大班閱讀區環境,能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感染閱讀帶來的快樂。因此本文重在探索自制圖畫書的多樣化方式方法,引導幼兒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提升幼兒對文字的敏感性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關鍵詞:大班;自制;圖書
自制圖書是幼兒早期閱讀中的一種全新的方式,它是一種伴隨閱讀,是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年齡特點的,本著“做中玩、做中學”提升幼兒在一日生活中對日常標志的熟悉和用途的掌握。在幼兒園美工與繪畫的開展中創設良好的操作環境,并結合其他區域合理的開展活動,可以有效的提高幼兒的語用行為能力,優化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在享受親自動手動腦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體驗到了自制圖書給閱讀帶來的樂趣,提高自己動手操作及對閱讀的理解能力,很多時候,孩子們會拿著自己隨手畫下的圖畫、或是拿著一張照片、圖片,津津有味地與同伴分享、創編趣事兒。他們對親手制作和感興趣的東西是樂于閱讀和分享的。因此,我們也在思可否挖掘幼兒身邊多種資源,以自制圖書為載體,以合作互動為紐帶,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
一、大班開展自制圖書活動的價值與意義
(一)激發閱讀興趣,培養自主閱讀能力。
幼兒在自制圖書的閱讀過程中,可以極大地提升想象力和創造力,為幼兒的內心愉悅感提供有效的源泉,這就是自制圖書所帶來的魅力。自制圖書中,都是幼兒身邊發生的事物,其中的故事情節也都是由自己創設,這使得幼兒可以熟悉的將圖書中的情節與同伴們分享,自信的展現自己對圖書中故事的理解與講述。通過與同伴的分享與講述,幼兒在這過程中收獲了自信與快樂,達到幼兒閱讀能力的提升。
?。ǘ┨嵘淖值拿舾行裕囵B語言表達能力。
自制圖書中,語言的敘述是重要的一環,孩子們會根據圖書畫面的內容使用恰當的語法、句式或者符號來敘述,規范化的語言描述在經過幼兒口頭講述的后會變得生動有趣。自制圖書過程中,幼兒需要將自身口語化的描述轉變成自制圖書中的書面語言,并且加入特定的人稱和句式用語,形成規范的自制圖書,以到達培養幼兒用語習慣正確的目的。幼兒在將口頭話的語言轉化成書面化語言的過程中,不斷的發現和探究語言的準確用語,可以順利的達到規范使用書面用語的目的,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及應用能力。
(三)加強互動關系,培養人際交往能力。
自制圖書的開展過程中,需要父母與教師,以及同伴間密切的互動,如:在與同伴共同制作圖書的卡通線描、插入頁碼、頁面設計、封面規劃,這一系列的過程中幼兒與同伴間有效的進行了互動,提升了語言交流。在親子制作圖書的過程中,家長與幼兒一起找主題、想思路、選材料,以及圖書中的文字和圖畫展現,都需要凝結家長和幼兒的智慧,這其中無不體現著親子的樂趣與親情的交融。
基于以上所述,我們提出了在“大班開展自制圖書活動的實踐研究”,通過以自制圖書為載體,以此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二、大班自制圖書活動的有效開展策略
我們開展自制圖書的活動旨在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加深幼兒對圖書的閱讀理解,提升幼兒閱讀能力,不斷的加強幼兒終身閱讀理念,因此,我們探尋適合孩子并易于接受的方式去開展。
?。ㄒ唬┣擅钪谱鳎瑯酚陂喿x
組織幼兒制作圖畫書的活動,是預設性和生成性的統一,無需也不應整齊劃一,這樣的圖畫書才能成為幼兒分享閱讀的對象,為幼兒分享閱讀做鋪墊。這樣的圖畫書才能成為幼兒分享閱讀的對象,為幼兒分享閱讀做鋪墊。
可以來源于幼兒的各種活動,幼兒本身主題活動通常是在幼兒主動學習中開展的,學習探索過程可以來源于幼兒的家庭生活,家庭生活中的人和事是幼兒非常熟悉的 ,風趣的家庭生活、美好的親子游戲和回憶等都是自制圖書的良好素材;可以來源于幼兒的興趣點,幼兒對于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物都抱著濃濃的好奇心,如對自然界現象的理解和想象,對社會生活的觀察等,都可以用自制圖書的方式給幼兒提供展現的平臺。幼兒的在自制圖書中的材料設計能力不足,這就需要教師給予一定的支持,幫助和引導幼兒恰當的組織與表述。
(二)素材豐富,調動感官
在自制圖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選擇編制圖書的內容,還可以選擇不同的素材去豐富幼兒的感官體驗,制作出有層次、有個性、有創意、有互動的的圖畫書。
1.手巾書
很多小手巾上有很多漂亮的圖形,有美麗的小云朵,五顏六色的花花草草,更有孩子們津津樂道的動畫人物,我們可以將手巾按圖案進行分類,在每幅圖案旁邊寫上一些適宜的文字或符號,編制成一本圖文并茂的故事書。
2.紙盒書
利用一些紙盒的立體性,在6個面上進行圖文編制,孩子在看書的過程中可以和游戲相結合,玩中看,玩中學,集娛樂和學習為一體。
3.照片書
家庭中,照片是承載著記憶的媒介,里面有孩子熟悉的親人與難忘的歷程,這樣的書是孩子最有感受、最能理解的書,而且每個孩子都能準確告訴朋友書中的內容,可以讓孩子有表現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ㄈ┗庸仓疲嘣磉_
圖畫書的制作是一門大學問,不同層面的人制作的圖畫書,總有不同的特色。為了讓幼兒在個性化的圖畫書中愛上閱讀,我們可從圖畫書的制作形式入手,以大帶小、合作互助去完成。
1.師幼互動。
使用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進行行之有效的歸納整理,并運用到自制圖書中是比較理想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才能使幼兒不會厭煩,成功率也能大大的提升;在老師和幼兒的共同合作去完成一本自制圖書,不僅能讓孩子享受閱讀,收獲快樂,也能提升老師在閱讀指導方面的能力。 2.親子共制。
自制圖書活動的開展,離不開家長的積極參與,家長和孩子在一起制作時,能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知識,在安靜、溫馨的氛圍里家長與孩子一起畫、剪、貼、讀,在故事中快樂的共享,在共同的話題中開心的聊天,了解并加深對幼兒喜好的了解。同時,在制作的過程中也能激發家長的閱讀意識,培養親子共讀的氛圍,這種相親相愛的情感交流勝過書上的知識。
?。ㄋ模┻f進閱讀,生成經驗。
自制的圖畫書更貼近幼兒的生活,便于幼兒去閱讀、去表達、去理解。我們可以有條理的去組織設計了一套遞進式的閱讀方法——即形成了閱讀的“教學活動鏈”。然而,這些活動鏈是我們跟隨幼兒閱讀圖畫書的腳步,分角度、分階段地引導他們學習,其中每個活動之間都是相互聯系,有簡到難,層層遞進,從而達到分享閱讀的目標和能力。
a理解式閱讀——主要以看圖講述的方式開展的閱讀。幼兒運用已有的語言能力,在仔細地觀察圖畫書的畫面感的同時,并用相關的詞語去簡單描述圖畫書的一些畫面信息,感受與同伴一起閱讀的快樂。
b創編式閱讀——可以故事教學的形式引導幼兒有創造性的閱讀。創編式閱讀必須有前兩個階段式閱讀作為鋪墊。當幼兒已了解自制圖畫書中靜止的畫面表達流動的故事情節時,那么我們可鼓勵幼兒主動尋找圖畫書中各故事情節之間留有的些許空白,讓他們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去大膽的鏈接全新的故事。
三、結語
馬斯洛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最高層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實現的需要。老師要抓住幼兒興趣的關注焦點,以及幼兒熟悉的生活中可利用的素材,積極創設機會,滿足幼兒的這種需要。所以在自制圖書的成果實現中,也能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成果的喜悅,看到自己的創作,能激發孩子的閱讀欲望。自制圖書中,幼兒可以得到對文字的敏感性提升,增強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正是有了這樣一個平臺供幼兒去表達、表現語言能力,并以此來促進閱讀方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羅環. 幼兒自制圖畫書活動的指導策略[J]. 幼兒教育, 2012(16):28-29.
[2]周斯佳. 我的圖書我做主——關于幼兒在自制圖書過程引發的思考[J]. 長三角(教育), 2012(6):53-53.
[3]趙穎. 淺談自制圖書促進幼兒閱讀興趣的培養[J]. 讀書文摘, 2016(10).
[4]汪紅. 以自制圖書為載體激發小班幼兒閱讀興趣的實踐研究[J]. 沙棘:教育縱橫, 2010(7):52-54.
[5]袁小花. 如何在自制圖書活動中提高幼兒的表現與表達能力[J]. 新課程研究(下旬刊), 2015(7):125-12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0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