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漂流,悅讀共享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為有效拓寬學生閱讀途徑、激發閱讀熱情、培養閱讀習慣,筆者嘗試采用“圖書漂流,悅讀共享”方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閱讀,合作完成閱讀小報,每周一次“悅讀共享會”,交流心得體會,由此再讓學生選擇感興趣的圖書并形成新的閱讀小組、開始新的閱讀之旅。學生在圖書漂流中傳遞知識和信任,在閱讀分享中獲得思維的碰撞和閱讀的快樂。
關鍵詞:圖書漂流;閱讀分享;英語;課外泛讀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2-0073
閱讀教學是外語課程中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內容,是學生收集處理信息、認知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方式。
一、精泛并舉、加強泛讀是語言學習的根本原則
閱讀教學主要由課內的范文閱讀和課外的拓展閱讀組成。課內閱讀常被稱之為精讀,而課外閱讀被稱為泛讀。在實際閱讀教學中,提倡精、泛讀相結合,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精讀所讀材料少而精,側重于語言知識的掌握,要求對所讀材料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性講解,來理解材料中的言語現象和內容。泛讀是綜合性閱讀,它要求閱讀的面廣、量多,側重于信息的獲取。
《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和《義務教育英語新課程標準》(2011)規定7~9年級學生必須達到15萬字的英語課外閱讀量。英語教學研究者有必要在了解初中生英語課外閱讀真實狀況的基礎上,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措施,使學生達到課標要求的閱讀量。
當然,尋找主題契合、難度適中的語篇是進行泛讀教學的關鍵。通過大量迅速的閱讀,接觸到豐富的語言知識,鞏固和擴大精讀效果,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
二、初中生英語課外閱讀現狀
初一學生基本掌握了初中英語學習方法和要求,初一下學期期末,筆者從以下七個方面對全體初一學生(共計280名)進行了不記名問卷調查:1. 基本情況和英語基礎自我評估;2. 對課外閱讀的態度和動機;3. 課外閱讀量和頻率;4. 課外閱讀材料的來源和選擇標準;5.課外閱讀策略和閱讀習慣;6. 閱讀效果自評和閱讀障礙;7. 教師的參與程度與指導方式。
本校七名英語教師也同時完成了不記名調查問卷,主要涉及:1. 對課外閱讀的態度;2. 阻礙課外閱讀有效進行的因素;3. 指導開展英語課外閱讀的現狀。
調查問卷分析總結如下。
1. 學生英語課外閱讀現狀總體不樂觀,雖然學生普遍認為開展課外閱讀對提高英語水平有積極作用,特別是能提高閱讀能力和增大詞匯量。但由于學業負擔重和教師參與指導不足,課外閱讀普遍存在閱讀時間少、閱讀材料和形式單一、詞匯量不足、缺乏閱讀策略和技巧、閱讀習慣不好、缺乏計劃和反思的問題。
2. 教師雖然支持學生課外閱讀,然而受教學壓力大和缺乏指導課外閱讀經驗的影響,對學生的指導主要是推薦課外讀物;少數老師進行了方法指導,制定計劃和開展課外閱讀活動,但缺乏對課外閱讀的監督、反饋和檢查,課外閱讀效果總體不太樂觀。
3. 開展課外閱讀關鍵是老師。從上述結論看,教師對課外閱讀的態度、指導、開展、監督以及評價非常重要。即:教師是學生英語課外閱讀開展成功與否至關重要的因素。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會有效促成學生的課外閱讀主體地位。
三、“悅讀共享”讓閱讀漂流駐腳,傳遞閱讀的快樂
1. 教師有計劃地推薦課外閱讀材料,確保閱讀類型的多樣性
閱讀樂趣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和動機的關鍵,教師結合中學生年齡特點選擇具有娛樂性強、幽默風趣、內容新穎、時代感強的課外閱讀材料,從而使學生有效地獲取知識進而提高閱讀能力。英語分級讀物更能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提升閱讀速度和能力,如外研社出版的書蟲和《多維閱讀》系列等。為有效利用圖書,節省資源,學生可只購買同級別的兩本書,然后進行循序漸進的圖書漂流。
初二上學期,筆者挑選了《多維閱讀》第15級的六本書進行了“圖書漂流、悅讀分享”的體驗活動。分別是(1)個人成長故事類,《“動感小雞”樂隊》和《喬,不可以》;(2)勵志人物介紹類,《我不是瓷娃娃》和《威廉的風車》;(3)動物環保科普類,《孤獨的喬治》和《幫幫河馬》。
第一組書是故事類,Growing Pains(成長的煩惱),和學生們的成長經歷很相似,最能引起情感的共鳴,給予學生成長的直接經驗和教訓。《“動感小雞”樂隊》講述一個“同學欺凌”最終Happy Ending的故事,引導學生正確看待他人和友善交往;《喬,不可以》談論的是孩子在家里的惡作劇,強調過度的放縱必然導致悲劇,生活必須有章法。學校和家庭是學生成長的兩極,無論結局是悲或喜,都需要他們去認真體驗,深刻反思成長的代價。
第二組書是人物傳記類,《我不是瓷娃娃》里的主人公天生殘疾,雖然骨質易碎不得不靠輪椅代步,但憑著頑強的意志走到了大自然體驗更廣闊的生活,并改良發明了方便出行的輪椅,讓更多的殘疾人受益;《威廉的風車》里的男孩來自極度貧困的非洲地區,沒有條件上學的他在圖書館里翻閱到制作風車的方法,便開動腦筋利用有限的資源制作出了發電的風車,不僅給家里帶來了光明,更讓村里人用上了自來水。這兩個故事都給學生提供了值得學習的榜樣,無論是內在的生理局限還是外在的物質匱乏都不能打垮一個人堅強的意志,積極樂觀地去面對和探尋,不僅能改善自我的生活品質,還能造福他人。
第三組書是科普環保類,《孤獨的喬治》通過描寫巨型海龜的瀕危狀態,悲情地展現了人類對自然肆意妄為的破壞,最后只會留給人類一個“孤獨的星球”?!稁蛶秃玉R》則描述了有識之士對河馬的救助,讓人看到了動物保護卓有成效的一幕,期待喚醒更多人的環保意識。兩本書既讓人看到了人類破壞自然的惡果,也有保護自然的希望,對于從小根植學生內心自然和諧的概念非常有意義。 總之,每次選擇的閱讀材料應該是同系列的書,這樣詞匯量和難度相當,但形式內容各異,既可照顧到不同學生的需求,讓學生能接觸到各種類型的書籍,拓寬他們的閱讀視野,也保證了圖書漂流時選擇的公平性,避免因為閱讀材料的難度不一,導致學生選擇時避高就低。
每本圖書不要太復雜,閱讀時間每天控制在15~20分鐘即可,不要讓課外閱讀成為學生負擔,而降低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閱讀漂流的基本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讓孩子們能利用零散的課余時間去閱讀,達到由點及面的效果。
2. “漂流卡”記錄每本書的漂流歷程
每本書皮反面貼上“漂流卡”,記錄閱讀日期,閱讀者姓名和一句英文讀后感——迷你書評。因為“漂流卡”大小的限制,以及不給學生增添壓力,所以這個書評設定為一句話,讓每一個拿到書的學生既可以參閱前人的閱讀心得,也可以見證該書的受歡迎程度,更能讓閱讀者在記錄中獲得閱讀的成就感。
3. 自覺形成閱讀小組,合作“閱讀小報”
同系列英語分級讀物一般在10~15冊,因此,每個學生如果隨意購買同級別的兩冊書構成第一艘“漂流方舟”時,隨機領取書籍的同學就會找到領取同樣圖書的“漂友”,自覺形成閱讀小組,小組學生各領一個任務,從以下五個方面分析該書,并在三天后利用午自習時間互相交流,集體繪制成一份閱讀小報(Reading Report)。
[What] 介紹圖書的主要內容
[Why] 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How] 分析文體結構和語言特點
[Word] 尋找一個例句,講解一個生詞
[Question & Answer] 提出一個問題并給出解答
閱讀小組活動讓學生間互相督促、互相促進。各組的閱讀小報也許因為參與者的英語基礎和閱讀能力不一而良莠不齊,個別內容表達甚至還存在偏差和錯誤。但歌德曾經說過:“錯誤同真理的關系,就像睡夢同清醒的關系一樣。一個人從錯誤中醒來,就會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睂W生們正是在一次次的犯錯和修正中調整和進步。
4. 每周定期召開“悅讀分享會”,交流、評價和創新
“悅讀分享會”就是讓各閱讀小組帶著閱讀小報走到講臺前展示和交流,學生們在聆聽完第一輪的閱讀小組匯報后自愿選擇感興趣的新圖書,然后根據圖書的同樣性原則再次形成新的閱讀小組,領取和上次不一樣的閱讀任務,確保每個學生都能輪流承擔不同的閱讀任務,學會從不同方面去分析閱讀文本。
新閱讀小組成員在三天內獨自完成閱讀和閱讀任務,第四天小組成員再一起交流并對之前的閱讀小報進行具體評價、補充和修改,提出新問題。最后,新閱讀小組再進行“悅讀分享”展示和交流。
第二輪閱讀小組對第一輪小組的閱讀小報提出問題和質疑,這既是思維的碰撞,也是互相補充,循環往復,到第三輪、第四輪、第五輪直至第六輪閱讀漂流活動后,每個學生才能把六本書徹底讀完。學生收獲的不只是六個故事,而是對每本書的深層理解和分析,還有聯系生活實際的個人反思、故事結構的比較和文字特點的剖析。在探討中獲得知識的融合,在交流、評價和被評價的過程中,學會互相學習,更全面深入的理解閱讀文本,從而提升英語泛讀能力和綜合素養。
四、漂流書香,漂流知識,漂流文明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彪S著閱讀漂流活動的開展,學生們的詞匯量擴充和閱讀能力提高后,還可推薦更高級別的閱讀材料給學生,這種閱讀方式不同于以考試提分為目的的閱讀作業,但它所蘊含的知識廣度、思維深度,視野角度是對課內精讀學習方法的最好運用和延展。
知識因傳播而美麗,誠信因漂流而傳遞,心靈因交流而貼近。通過“英語圖書漂流”活動不僅達到了提升英語閱讀興趣的目的,而且在班級內產生了巨大而積極的影響力。語文、歷史、科普等書籍也在其他學科老師的組織下紛紛加入到圖書漂流的大軍中來,現在整個班級彌漫著書香氣息,學生們在課間都忙著閱讀,輕聲細語、彬彬有禮。閱讀漂流的方舟將我們帶向了新的彼岸。
參考文獻:
[1] 郭麗梅. 圖書漂流可持續發展與自組織管理機制探究——以浦東圖書館“愛心圖書漂流” 活動為案例[J].圖書館學研究,2014(35).
[2] 劉璐,陸霞,劉振勇.低碳經濟時代圖書漂流必將風靡的趨勢研判[J]. 內蒙古科技與經濟 ,2015(9).
作者簡介:戴 微,北京市朝陽區區骨干,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初二英語備課組長兼年級組長,從教18年,教學成績多次奪得北京市中考英語第一名,主持多項國家級、北京市級課題。
(作者單位: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 1001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07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