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點亮心燈,悅讀品味書香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得語文者得天下”“得閱讀者得天下”這兩個結論絕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從最新的教育政策和近年來的語文考試發展趨勢得來的。那么,如何讓孩子們趁小的時候,記憶力好的時候,多讀一些經典名著呢?本文就此展開探討。
【關鍵詞】興趣 悅讀 學以致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0.102
本文從四個方面對如何讓孩子們愛上閱讀進行了闡述:一是巧妙利用校本教材《晨誦暮吟》,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二是從班級愛好閱讀的優秀生入手,使其充分發揮領頭雁的作用,從而帶動全班同學逐步愛上閱讀;三是為了將閱讀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給孩子們提供更為充分的閱讀空間,“喜馬拉雅”這個平臺就在班級應運而生,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閱讀天地;四是讀是為寫服務,當孩子們的閱讀量積累到一定程度,用起來自然就得心應手,也就自然而然的做到了讀與寫的過渡,閱讀也就順理成章地完成了它的終極目標。
世紀老人冰心說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這的確是一句至理名言。因為一個人知識的積累和人生視野的拓展以及心靈和思想的成長,都離不開閱讀,也只有通過閱讀這些薈萃了人類智慧的各種讀物,才能吸取生命成長所需要的營養。那么,怎樣讓孩子們喜歡上這些匯聚了人類智慧的讀物呢?這里,我借用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前輩的一句教育格言,“對于孩子們的學習來說,第一是興趣,第二個是興趣,第三還是興趣,當孩子們興味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時,學習就變成了一種特殊的享受,變成了一種精神的需要?!遍喿x何嘗不是如此呢?書海無涯,舟楫安在?那么怎樣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呢?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小小紅章作用大,“晨誦暮吟”展風采
我們學校每天晨讀前有十幾分鐘的“晨誦暮吟”時間,是專門讓學生誦讀校本教材《晨誦暮吟》的。這本教材是各位語文老師根據學生學段及年齡特點而整理收編的一些古詩詞及笠翁對韻等,很值得背誦積累??煽傆幸徊糠謱W生興趣不濃,讀起來有口無心,怎么辦呢?思前想后,我決定用“蓋章”的辦法解決,那就是在同桌之間或者小組之間展開比賽,在規定的時間內,前多少名入圍的,可以蓋一個獎章。一學期結束,根據獎章數目多少,頒發相應的等級證書。這樣一來,孩子們的情緒可高漲了,你誦我吟,一個賽過一個,每周規定的背誦任務總是超前完成。
二、培養閱讀領頭雁,帶動全班齊悅讀
在課堂上,我注意留心那些朗讀能力好且課外知識較為豐富的孩子,對他們聲情并茂的朗讀,及時予以肯定,對他們答對與課外知識相關的問題大肆贊揚,夸他們讀的書多,說書籍是打開他們智慧的鑰匙,并以他們為核心,在班級成立了閱讀興趣小組,讓這些領頭雁們每天選取一篇美文,利用課前三五分鐘時間讀給大家聽,一為示范引路,二為宣傳鼓動。當孩子們的眼神從欣賞、羨慕變為期盼時,我立即鼓勵他們隨時加入閱讀興趣小組。孩子們欣喜,期待之余,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我知道他們心動了。果不其然,隨后的日子里不斷有孩子將他們選讀好的文章,拿來讓我定奪,我都一一予以肯定。因為這時候,他們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勵,畢竟,這萬里長征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可喜可賀呀!
三、小小主播我來當,喜馬拉雅新天地
安徒生獎獲得者、當代著名作家曹文軒,有次答記者問時說,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課文,光是教課文,讀課文,不拓展閱讀量怎么用力,語文素養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廣泛的課外閱讀,是孩子們搜集和汲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因為一個人的語文能力不是老師講出來的,而是讀書讀出來的。那么怎樣做才能力爭使每一個孩子在書籍的世界里擁有自己的生活呢?為此,我利用微信在班級建立了一個閱讀興趣群,將喜馬拉雅這個平臺推薦給家長們,希望孩子們在欣賞經典的同時,更能誦讀經典。蕭紅的《呼蘭河傳》是我推薦給孩子們的第一部作品。從孩子們課間興奮的討論聲中,我知道他們愛上了這個平臺。在他們興味盎然之時,我鼓勵他們來當小主播,將自己最喜歡的文章或書籍也讀出來與大家分享。在家長們的協助下,孩子們在半躊躇半興奮之中開始了嘗試,一個、兩個、十幾個……隊伍在逐漸壯大。為了鼓勵孩子們堅持下去,我時常會夸夸這個,表揚那個,還會有選擇性地在課堂上播放,師生共賞共評。有了老師的肯定,父母的支持,孩子們的讀書熱情愈發高漲,接著,我又向他們推薦了適合他們這個年齡段朗讀的刊物,如《草原上的小木屋》《昆蟲記》等,孩子們如獲至寶,家里讀,課間議,閱讀群一時百花齊放,熱鬧非凡,故事、詩歌、童話、名家散文、經典小說、中外名著;科幻類、歷史類、文學類……琳瑯滿目,爭奇斗妍。我立即在班級表揚了他們這種吃五谷雜糧式的雜讀,并告訴他們雜讀吸取的營養更為全面,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盯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得到老師的贊賞鼓勵,孩子們更加熱情洋溢,課余的閱讀群成了一場場盛大的風味文化大餐,孩子們遨游書海,品味書香,與各路大師進行著一次次深度的免費對話。
四、閱讀課上滲讀法,習作之中巧運用
看到班里的孩子越來越喜歡讀書,讀書氛圍越來越濃厚,喜悅之情不言而喻。于是,在閱讀課上,我向他們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他們讀而思,讀而疑,讀而問,讀而摘,讀而批,讀而寫,讀而議,讀而辯,當然,全班不能一概而論,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所讀書籍量力而行,能達到哪種程度就到哪種程度,真正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天長日久,日積月累,相信孩子們定會有進步!
當孩子們在課堂或日常交談中,用到了課外書中所積累的名句、名詩時,我立即予以肯定鼓勵,習作中巧用到妙句、佳段時,我更會在班級當眾朗讀,大力表揚,并告訴他們,讀書的目的就在于學以致用,這才能充分體現書的價值,也只有做到了“讀書破萬卷”,才會“下筆如有神”。每當看到孩子們筆下流瀉出的精妙語句時,我就激動不已,不由想起葉圣陶老先生所說的“學生猶如有機的種子,本身具有萌發生長的機能,只要給他以適宜的培育和護理,就能自然而然地成長為佳谷、美蔬、好樹、好花。”
愿這群燦若夏花的孩子們,在生命最美好的時刻,感受閱讀之美妙,體味生命之充盈。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讓書香如同花香一樣,芬芳四溢,讓閱讀伴隨孩子們的一生成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22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