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培養語文學習習慣,點亮學生生命航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我國的語文教育源遠流長,中國歷史博大精深,有文字記載的關于教育,大概有3000多年的歷史。作為一門語言性學科,語文學科自成立以來,人們對“語文”的含義,就出現了很多不同的理解。比如,文字應用,文章寫作等等。然而,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在目前的小學語文學習時段,語文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學生感情培養、情操陶冶、情懷形成、人文精神弘揚的主要體現。因此,開展以小學學生語文學習習慣培養為主要驅動教學探析,對于幫助小學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其語文學習中各方面能力與素養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語文學習 習慣 培養方法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4-0115-01
  人們常說,語文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英語使人眼界開闊,歷史使人明智。蘇軾曾經在《和董傳留別》中留下了:“粗僧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樣的美句。這些都說明了語文學習與讀書的重要性。
  由此可見,讓同學快速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語文方法,進而在不斷鞏固與落實中形成良好習慣,以此來點亮學生語文學習生命航燈,則是語文學習獲得良好發展的關鍵。
  1.小學語文學習中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重要性
 ?。?)能夠凸顯語文課標的引領作用
  語文課程目標在語文課程的框架結構中具有主導地位,成為其中的核心部分。如果將語文課程內容比喻為人的軀體,那么語文課程目標則是其靈魂。換而言之,語文課程的內容和方法實施都應服從于語文課程目標,由于語文課程目的是隸屬于教育目的的概念。因此,通過對于小學語文課標主體地位的彰顯,是學生養成以課標為統領,開展語文學習的良好意識。
 ?。?)可以提升諸多有效方法的鞏固落實
  由于小學語文知識相對淺顯,語文學習的方法比較多。如:識字、寫字的方法;朗讀,默讀,精讀,閱讀瀏覽的方法;理解文章、句子內容,分段概括段意,歸納主題中心的方法;借鑒文章詞語句子和寫作特色的方法;評價思想感情價值觀的方法,各種寫作方法等。對于小學語文學習而言,學生最重要的能力培養依然集中體現在聽、說、讀、寫能力的培育中。通過對于這些意識與習慣的培育,幫助小學學生形成更加適合語文能力提升的有效方法。
 ?。?)能夠不斷深化學生語文學習的意識
  對于學齡初期的學生來說,他們初步有了一個對學習的認知,剛開始有一定的推理、思考的能力。初入小學的學生,還不能很精確的去判斷和感知事物,他們的注意力不持久,不穩定。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語文的理論性質較強,這也導致多數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往往要低于其他學科。因此,教師可以借助認知規律的引導與推動,幫助學生在不斷適應的過程中形成更加科學有效的學習習慣。
  2.小學語文學習中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具體措施
 ?。?)借助誘導策略的落實,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興趣
  在小學生涯中,學生對于直觀立體的事物很感興趣,對于客觀理論的知識則不重視。我們就需要去培養他們,鍛煉他們對學習的渴望,掌握學習的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誘導,什么是誘導呢?誘,就是人們常說的引誘,循循善誘;導,顧名思義,引導,勸導。
  學習興趣是學生對學習對象,學習活動的一種力求認識和積極接近的心理傾向,它是一種行為動機,是推動學生的直接動力。在興趣的影響下,學生會情緒高漲,積極主動地認識事物,觀察力顯得敏銳,思維變得活躍,記憶力增強,想象力豐富,克服困難的意志隨之增強。可見,利用周圍的自然資源,激發學生的興趣,有多么重要。這也是更好的進行綜合性學習的前提。
  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拘一格,不墨守成規,用不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誘導他們去學習。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將課本上的知識,一點一點的帶入學生的生活中。比如,常帶領學生在活動中,運用所學知識,指導學生正確的使用字詞,加強鍛煉,學以致用。在活動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的能力,讓學生暢所欲言,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學習。
  (2)通過問答鼓勵策略的滲透,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
  問答法,主要是以問題為中心,向學生提問的方法,在語文教學中這是一種很常見的方法。老師引導學生去學習,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而鼓勵,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加強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溝通,促進師生關系的融合。激發學生熱愛學習的情感,調動學生觀察,實踐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從問題中發現美。這種問答的方法是一種實際性很強的方法,實際操作也簡單方便。
 ?。?)利用情景融合教學策略的實施,培育學生語文審美的意識
  情景融合法,體現的以審美為主,帶入性很強。突出教學中用美去感化,用美去體會,用美去感染,學生從中能體會語文的意境美。首先,需將學生帶入意境,去感知作者所描繪的意境,表達的思想感情。其次在因材施教,把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融入其中。最后結合起來,總結全文。引導學生做出判斷,識別真善美,提高學生的思考力,辨別力,判斷力。
  3.總結
  總之,作為基礎教育學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小學語文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思想性。語文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以良好習慣培養為導向,通過諸多有效措施的落實,實現小學語文學習工具特性的最好發揮,幫助學生不斷提升借助語文開展日常交際的本領,實現綜合素養的拓展與提升,讓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稱為點亮學生生命航燈的有效輔助。
  參考文獻
  [1]鄔鳳珍.論小學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與實踐[J].農家參謀,2017(19):113
  [2]張敏.小學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與實踐[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十三卷)[C].中國教育教學叢書編委會,2017(0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084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