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用,建構語文悅讀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語言學用中,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通過逐層比較能探究體式的特點,通過縱向探究能體會作品布局的特點,通過實踐活動能讓學生發現運用文字的技巧。這些方法都能讓學生參與到“悅讀”課堂中,全面提高語文綜合能力。
關鍵詞:語言學用;悅讀;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 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5-0060-01
語言學用指的是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從語言文字入手,讓學生先正確理解祖國的語言文字,此后再嘗試運用語言文字。語言學用的關鍵就是要用教材引導學生學習語文。我在教學中也積極借鑒語言學用的觀點,利用教材作為例子,引導學生學會怎樣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然后再通過讀寫結合的應用展開遷移應用,提高學生的語言建構能力。這樣就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投入到“悅讀”課堂中,全面提高語文綜合能力。
1.逐層比較,探究體式特征
由于文章的文體不同,所以采用的閱讀方式也會不同。我在教學中嘗試將同文體的作品放在一起,鼓勵學生進行整合閱讀,找到同類型文本的特點是什么。此后再嘗試將該文體的作品和其他文體的作品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看看不同文體的特點是什么。通過這樣的逐層比較能讓學生更清楚地看到文章體式的特征,促使學生提升語文閱讀能力。
在指導學生學習《說勤奮》時,我鼓勵學生將其和其他說理類的文章放在一起進行對比,看看說理類的文章具有怎樣的特點。學生在同類對比的過程中發現:“說理類的文章一般都會先說明觀點,然后用各種例證證明自己的觀點,最后再次總結,重復一下自己的觀點。”在對比同類文章后,我又鼓勵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比較,嘗試將其和記敘類的文章進行對比。我鼓勵學生將《說勤奮》和《李時珍夜宿古寺》進行對比,并提出問題:“在《說勤奮》中選用了司馬光和童第周的例子,他們都具有勤奮的特點?!独顣r珍夜宿古寺》展現了李時珍的例子,他也具有勤奮的特點。這兩篇文章在展現人物的時候有什么不同之處嗎?”學生發現:“同樣是勤奮的例子,說理文顯得比較嚴謹,只是介紹和中心有關的例子,但是記敘文則寫得比較生動?!?
在逐層比較的閱讀中,學生初步形成文章圖式認知,這樣學生在閱讀同類型的文章時,就不會陷入茫然無措的狀態中,學生會在自己的頭腦中自動調取閱讀經驗,選擇最適合的方式展開閱讀。學生閱讀起來更為容易,自然也能感受到“悅讀”的快樂。
2.縱向探究,體會布局謀篇
要真正讀懂一篇文章,還要懂得這篇文章寫的是什么,先寫什么,后寫什么,作者為何這樣安排。要懂得作者謀篇布局的特點,就要組織學生展開縱向探究的活動。我鼓勵學生嘗試以某一篇課文作為例子,深入探究作品的寫作手法,這樣就能發現該作品獨特的寫作特點,了解作品結構之妙。
在組織學生學習《滴水穿石的啟示》的時候,我鼓勵學生嘗試探究這篇文章的結構。我首先鼓勵學生總結這篇文章的結構。學生認為:“這篇文章先展現了自然景觀,然后提出了觀點,并用例子證明自己的觀點。然后又提出反例,最后又總結中心思想?!蔽夜膭顚W生進行更深入的談及:“在我們之前學到的《說勤奮》等文章,也都是說理文,和這篇文章有什么不同之處嗎?”學生認為:“《滴水穿石的啟示》中運用了反證,這是其他文章中沒有用的手法?!贝撕笪矣止膭顚W生思考:“那么作者為何要加入一個反證呢?”學生認為:“這樣能讓說明變得更嚴謹,讓讀者覺得更有說服力?!蔽夜膭顚W生思考在自己創作文章時,什么時候加入反證更為有效,能讓自己的文章變得更嚴謹。
我在教學中嘗試多問“為什么這樣寫”,促使學生自主思考作者謀篇布局的奧妙,這對學生高層次的閱讀有一定幫助。同時,我也鼓勵學生聯系自己的作品進行思考,看看這樣的寫作結構是否對自己有啟發的意義。
3.實踐活動,發現文字技巧
學者培根在研究語言學用的時候提出了“蜜蜂式”的學習方式,認為要促使學生在閱讀后進行理解、吸收、內化和提取,最后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個人語言認識,這種像“蜜蜂”一樣“醞釀”語感的學習方式就是“蜜蜂式”的學習方式。我在教學中也積極運用這種方法,鼓勵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在實踐運用中發現文字運用的技巧。
《姥姥的剪紙》一文展現了姥姥的心靈手巧,體現出姥姥和“我”的關系十分親密。我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從課文中汲取寫作手法,通過“我用雙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雙眼”、“姥姥用指頭點了一下我的鼻子”等句子,了解作者怎樣展現姥姥和“我”之間的親密關系。此后我又組織學生展開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創作文章,展現自己和家人之間的親密關系。我鼓勵學生在寫作中思考怎樣借鑒《姥姥的剪紙》中的寫作手法,合理選擇詞匯,體現出親密的關系。有學生通過:“媽媽在自己的臉上捂熱了冰冷的手,然后再幫我穿衣服”這樣的句子展現了媽媽對“我”的關懷和愛。
我鼓勵學生積極展開仿寫、自評和互評的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能將自己獲得的知識進一步內化,并通過創作的形式表現出來,學生的語用能力能得到進一步提高。
4.結語
學者賈志敏認為語言學習包括三部曲,分別是:入乎其內,化乎其中,遷移運用。在組織學生展開語言學用時,我也積極借鑒這種思想,組織學生深入閱讀,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并在自主創作中運用這些方法,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在“悅讀”的課堂中更好的成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02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