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思路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學習音樂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還能夠使他們的情感升華,受到心靈的洗滌,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音樂作為一門藝術類的學科,在素質教育目標達成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以往,鄉鎮初中音樂教學并未受到應有的重視,教學效果也不盡如人意。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目標的提出,音樂教學需要走出困境,打破現狀,取得更高的成效。借此,本文將分析目前初中音樂教學的問題,提出幾點有效教學的實踐思路。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實踐
引言:
長期以來,鄉鎮學校和教育工作者受到應試教育制度的影響深重,對音樂這樣一門在初中階段并不參與期中考的學科不關注,教學創新和研究的力度也不大。這導致如今的初中音樂教學問題百出,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在藝術方面的發展訴求,更難以達成素質教育要求。沖破傳統教育思想的禁錮,研究有效的音樂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尤為必要的。首先,我們教師要認識到以下問題,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
一、初中音樂教學的現存問題
(一)教學改革力度有待加強
在教育改革工作全面實施的背景下,音樂教學的方法也需要體現出創新化和多樣化。但由于長期沿用固化的教學模式,許多教師已經故步自封,總是不斷重復同樣的教學環節,對新方法的研究力度不夠大,音樂教學改革沒有落到實處。
?。ǘW生對音樂學習的認識不全面
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認識不全面,認為只要學會了歌曲,掌握了理論和技巧,就完成了學習任務,因此他們學習的模式也十分機械。要知道,音樂教學對學生情感、情操乃至心理素質都產生著影響,而由于錯誤的認知,導致音樂教學的多樣性作用難以體現,實效性不足。學生也無法在學習中得到樂趣和享受[1]。
?。ㄈ┮魳方虒W的內容不寬泛
由于部分教師缺乏搜集課外學習資源的意識,教學的功利性較強,認為只要完成課內知識的教學即可,導致學生的視域狹窄,知識面難以拓寬。按部就班的學習課本上的內容也無法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課本中的理論內容、歌曲以及有關作者的介紹等材料是十分有限的,局限于課內的音樂教學對學生們藝術素養發展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完全不能滿足學生們的需要。
二、初中音樂課堂的有效教學實踐思路
?。ㄒ唬┱{動學生音樂情趣
音樂,是無處不在,形式多樣的。音樂可以在人喜、怒、哀、樂等不同狀態下給予情感撫慰。雖然初中生年齡較小,音樂認知尚且不足,但對音樂的喜愛還是顯而易見的,尤其熱衷于流行音樂,不僅聽得多而且種類也多,還具備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模仿能力。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生感興趣。所以,在開展有效教學時,可借助靈活有效的導入策略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和求知欲,以調動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為進一步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奠定良好的基礎。
如在學習《梁祝》時,考慮到學生雖然對這個民間故事耳熟能詳,但是對具體的故事背景和情感不能夠理解和把握,可選擇情境導入法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以此引導其自覺學習教材知識。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放映《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動畫、電影、戲曲片段等。學生觀看時瞬間被帶入其中,不但專心地凝視著畫面,而且不由自主地跟著旋律哼起《梁?!贰S械膶W生被帶入劇情中,跟隨著劇中主人公的情感和命運而起伏而感慨。這些是教師用很多文字也無法做到的,也許這就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道理吧[2]。最后教師再對《梁?!返那{進行簡潔精練的專業分析,重新回到音樂作品中,學生就能激起共鳴,更容易記憶。
?。ǘ╅_展多樣的音樂教學活動
雖然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但若不加以正確引導和培養依舊難以提高教學效果。因此,在借助有效的導入給學生創設良好的音樂情境的基礎上,教師還應該開展豐富多樣的課堂活動以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興趣,使其樂于學,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
如“梨園擷英”單元中的《唱臉譜》,既屬于流行歌曲,也屬于京劇唱段,其將臉譜形象描述得惟妙惟肖,學習這節課不僅可以了解關于中國國粹――京劇的知識,也可以深切感受其博大精深和無窮魅力。在上課時,教師并不直接教授學生演唱,而是將事先準備好的不同臉譜分發給小組成員,引導學生對臉譜進行思考,互相交流和詢問各自臉譜的角色[3]。此時有的學生不自覺地哼唱起《唱臉譜》,教師就順勢鼓勵會唱的學生為大家演唱,并要求其余的學生根據聽到的歌詞記錄下手中臉譜所代表的人物及其特征,如紅臉的關公、白臉的曹操、紫色的天王、灰色的精靈等,然后讓學生主動報上自己的記錄結果,學生格外積極,紛紛搶答,最后利用剩余時間,動員學生自己動手畫臉譜。總之,這堂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明顯提升,學習效果也有所改善。
?。ㄈ╅_展音樂拓展學習
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學科,與詩詞、舞蹈、美術等學科是密不可分、相互融合的。拿音樂與詩詞來說,兩者均有韻律感、節奏感,而且兩者的融合既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有利于更好地表現作品的主題和思想。對此,我們可以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融入詩詞元素。如針對中國古典音樂的學習就與古代的詩詞歌賦離不開,蘇軾的《水調歌頭》、李白的《清平調》、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等都是詩詞與音樂的完美融合,教師可以用現代歌手對其的演唱,讓學生感知古典文化的魅力。如鄧麗君、王菲、周杰倫等歌手,知名度高,演唱功底好,學生也了解,選用此類流行音樂風格,有益于學生了解中國文學[4]。
三、結語
初中音樂教學一直不甚樂觀,無論是教師與學生的不重視,還是教學體系的不嚴謹,都說明了對學生素質能力培養的低下。如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教育的重點,初中音樂教師應當明確音樂對學生思想道德、智慧等思維方面的促進作用,找到切實可行的有效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只要教師大膽創新,準確地把握新理念,恰如其分地運用各種素材和方法,新課程下的音樂教育,必將展現出勃勃生機。
參考文獻:
[1]趙志強.讓學生在音樂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初中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4(33):62.
[2]倪金明.對初中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5(03):66.
[3]曲亮亮. 基于初中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J].北方音樂,2015,05:1.
[4]蔡舒悅. 初中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07:2-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0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