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芻議如何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初中教育體系中,數學是重要的學科,對于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理性思維具有重要意義,在數學教育實踐中,由于教育理念和模式上的問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普遍不高,探索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是現代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現階段的教育現狀要求老師創新其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初中的數學老師的授課難度相對較大。鑒于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和方法急需改革,初中數學老師需要不斷深入研究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優化數學教學環節,提升數學教學的課堂效果和教學成效。
  一、初中教學學科的主要特點
  第一,從知識特點和能力培養方向來看,初中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對于學生而言理解難度相對比較大。很多初中生由于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不足,對于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存在一定的認知障礙,學習難度較大,容易產生畏懼心理。對此,針對數學知識的抽象性進行改革創新,對于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效能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待教師深入挖掘、積極探索。
  第二,數學知識的學習具有較強的連貫性和體系性,對于這樣的學科特點,教師在開展教學和組織學生學習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知識系統的構建,讓學生將所接受的知識整合到知識體系中,在教學中體現出循序漸進的特點,幫助學生提升對知識的領悟能力,在涉及到知識應用的時候,能夠有效調取知識儲備。
  二、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理論教學枯燥,教學方法單一化。初中數學老師長期受傳統教學思想的熏陶,片面追求成績,教學模式已經僵化,教學方法比較陳舊,一味地將數學理論及公式灌輸給學生,而學生機械地進行背誦記憶,導致學生并沒有全面理解所學知識,練習數學題目時死板硬套,不會靈活變通。長此以往,學生對老師灌輸知識產生依賴心理,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失去了探索和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數學的整體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產生不良影響。
  第二,實踐設備陳舊,實踐教學形式化。實際上,大部分初中學校缺少對數學實踐教學的重視,對數學實踐設備的投入較小,很多數學實踐器材比較陳舊甚至缺失,導致數學實踐無法正常開展,或是大部分學校采取“老師動手學生觀看”的實踐模式,降低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做不到對數學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探索研究,導致初中數學教學效果較差。
  三、初中數學教學模式與方法的創新策略
  1.開展趣味性教學,自主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積極性
  初中生思維活躍,對于感興趣的課程學習更加積極,因此初中數學老師應設法培養學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首先,老師應增加教學的趣味性,使枯燥沉悶的學習氛圍變得活潑輕松,從而降低課堂教學的難度,提升教學效果。其次,鑒于初中數學教學的實際難度,老師應優化教學流程,提高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將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講的生動有趣,使學生在數學課上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得到提升。最后,從教學手段入手,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中心,保證趣味性教學的順利進行,保證課堂教學取得積極效果。
  為了避免老師僵化的教學模式影響初中生的學習情緒和積極性,初中數學教學應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性為中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一方面,老師應仔細剖析初中學生的脾氣秉性和學習狀況,依據學生的學習底子、學習能力以及領會程度的差距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學生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占據核心位置,學生應在老師指引下,獨立自主學習,積極作答題目,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
  2.重視數學實踐,探究式教學模式更能培養學生探索精神
  數學實踐是數學理論知識學習的關鍵手段,數學實踐不單可以強化初中生對數學規律的領悟,還足以培養初中生的剖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實踐動手的能力。初中數學教學應更加重視數學實踐課程,加大數學實踐室的管理力度,增加實踐器材的投入和日常維護;老師可以指導學生親自動手,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加深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的理解,進而提升數學教學的整體效果。
  在數學教學中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即研究式教學法,是教學模式創新的重大舉措之一,老師應積極造就學生的探究意識和精神,激勵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開拓思維,找出與自己最相符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探索精神主體性,才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老師應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并鼓勵學生表達對數學知識的見解,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最后,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具體的探究式教學方案,使其應用于數學課堂中,讓每個學生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法門參與到課堂討論中去。
  3.提升教學針對性,采用分層教學模式確保因材施教效果
  分層教學模式的采用也是確保初中數學教學高效的重要手段,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數學老師可以了解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因材施教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將認知水準和學習能力上較相近的學生劃到同一學習小組,再根據每個學習小組的具體情況,制定符合該小組學習難易程度的教學方案,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保證因材施教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除此以外,老師應隨時監控并引導每個小組的學習,對于學習好的學生,鼓勵其深入研究學習,對于學習較差的學生,采用表揚的方式增加其自信心,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保證因材施教順利進行。
  結語:
  綜上所述,經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創新,數學老師鑄就了初中生的自主思維能力,使學生勤于思考,長于解決數學學習中的難關,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斷增強。數學老師通過勉勵學生獨立思索,主動表述對數學知識的見解,培育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強化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的領悟,據此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繼而提升數學教學的總體效果。
  參考文獻:
  [1]肖敏芳.如何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考試周刊,2018(27):88.
  [2]陳真.如何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35):116-117.
  [3]劉鋒.談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J].神州, 2017(21):96.
  [4]楊麗萍.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3):46.
  [5]周安靜.初中數學教學效率提高策略[J].速讀(下旬),2017(12):126-12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17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