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中職美術欣賞課程的教學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中職教育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對我國的人才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中職美術欣賞課程作為中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審美能力具有重大的影響。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人才建設的全面發展,中職教育必須重視美術欣賞課程的重要地位,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中職教育;美術欣賞;教學方法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我國教育體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職教育的在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越來越突出。中職教育是培養全面性人才的重要渠道,它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美術欣賞課程作為中職院校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的有效途徑,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實際中職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卻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此,本文通過對目前中職教育中美術欣賞課程的教學現狀進行調查和研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旨在提高中職美術欣賞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
  一、在中職院校中開設美術欣賞課程的必要性
  美術欣賞教學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指導下,對不同的美術作品進行分析和理解的過程,在欣賞的過程中,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欣賞能力和理解能力,最終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顯著提升。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逐漸成為了中職教育的重中之重,而美術欣賞課程恰好為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氛圍,促使學生在走入社會之前能夠獲得正確的審美意識,為今后社會生活活動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中職院校開設美術欣賞課程,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而且還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減輕學習的負擔。美術欣賞課程能夠加強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拉近學生與現實生活的距離,便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體會美,從而產生對美的正確認知,形成健康的生活態度。
  二、目前中職美術欣賞課的教學現狀
  1、教師的專業素養不高
  目前,在中職美術教學中,許多教師采用的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而且教師的專業素養普遍不高,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一些教師只是對美術教材進行講解和分析,沒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沒有延伸教學內容,這對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是教師的專業水平有限,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
  2、教學方法陳舊、單一
  陳舊、單一的教學方法也是影響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單一的教學手段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不能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此外,抽象的學習內容促使學生無法正確理解和把握美術作品的真正含義和情感表達,從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3、缺乏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美術作品的創作靈感來源于生活,加強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缺乏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導致美術教學與實際生活相脫離,無法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也為學生深入理解美術作品增加了難度。
  三、改進中職美術欣賞教學的有效措施
  1、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中職美術欣賞課的學科特征要求教師必須要有豐富的美術史、美術基礎、美學和社會學等理論知識的素養,并且能夠及時轉變教學觀念,與時俱進,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讓學生理解各個學科以及各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提高對美術學科的認識。一名合格的美術教師,首先要對藝術具有一定的造詣,具有一定的創造性,能夠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創造性地進行藝術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為此,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需要不斷學習各種理論知識,積極思考、探索,加強交流,以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等,或者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展視頻教學,提高學生對美術的理解,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教師的專業素養,也豐富了學生的美術內涵。
  2、引入中國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
  傳統文化的融入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美術作品,所以,教師在讓學生欣賞中國繪畫的時候,需要與當時的文化背景相結合,能夠讓學生在傳統文化的背景下感受美術作品的真實意境。例如,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其欣賞點出了神韻之外,還有那飛天的姿態及其長裙飄帶的形狀,這正是漢代石刻演變的痕跡,那種飛天洋溢著悠然飄揚之趣,正是古人原有的神仙觀念的表現。
  3、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每個教師必須面臨的問題。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將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人文地貌有機結合起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配上輕音樂為學生播放出來。這樣,學生有了身臨其境的感受,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內涵。例如,讓學生欣賞印象派繪畫的時候,學生無法從字面上理解什么是印象派,不能很好地把握住印象派的色彩、筆觸,感受不到畫家的激情。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印象派畫家作品的時候,配上印象派音樂大師德彪西鋼琴名曲《月光曲》,這樣,學生在意境極妙的氛圍里既提高了審美能力,又了解了印象派繪畫,教學主旨得到了實現,教學的目的也達到了。又如,在有關戰爭與和平的章節中,讓學生欣賞畢加索的《格爾尼卡》,學生對如此抽象的作品十分不理解。為了幫助學生能夠把握畫家的創作內涵,我為學生播放了二戰前夕西班牙內戰的紀錄片,通過紀錄片上人們對戰中的恐懼與強烈的反戰情緒,學生借此可以理解為什么畢加索在創作這幅畫的時候用如此扭曲、抽象的圖形來表達對法西斯的抗議,體會到了和平的美好。
  4、加強情感教育,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美術可以說是一種視覺傳達藝術,只有反復品味,才能徹底感受到藝術的豐富內涵。作品中栩栩如生的人物,搭配明朗的色調,可以讓欣賞者在視覺上產生沖擊,引發快感,體驗到作品中內在的情緒和思想感情,由此引起心靈上的共鳴,喚起了人們熱愛生活與創造生活的意念與激情。例如,羅中立先生的油畫《父親》,當學生第一眼看到這幅作品的人物的時候,都會被畫面中這個蒼老、樸素、目光雖然呆滯卻充滿堅忍性格的父親深深震撼,并且那種震撼與觸目驚心是不言而喻的。當他們將其人物生活的時代背景、社會概況與自己的處境相對比的時候,由此產生一種觸景生情、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而這又是言語無法表達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美術欣賞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具有重要的影響,教師只有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激發學生的欣賞興趣,引發學生的感情共鳴,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促使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更多美好的事物,從而樹立正確的生活態度和思想觀念,最終為我國的人才建設提供更多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黃威.美術欣賞在中職學校美術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7(29).
  [2]馬昭向.淺談中職美術教學中的欣賞教學[J].美術教育研究,2015(14).
  [3]高妍.談中職美術教育中美術欣賞課教學的思考[J].教育,2015(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24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