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小班化教學的實施問題及應對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高職院校的教育是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主要目標,是國家和社會技術型行業人才的主要來源。因此,這一階段的教育也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重視。但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課堂教學質量普遍不高,大部分院校和專業的教學質量甚至比較低下。所以,實施小班化的教學模式是改變和提高整體教學質量非常有效的方式之一。本文就高職院校小班化教學的實施問題進行探討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高職院校;小班化教學;實施問題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需求與要求也越來越高,而人才的培養與教育事業密不可分。教育是一個國家事業發展的基礎,教育的發展水平決定了社會的發展水平,它不僅僅是我國國民素質的保證,也關系著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為社會源源不斷的輸送強勁的人才,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而高職教育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主,是我國技術類行業人才來源的一重要途徑。由于高職院校一直以來因起步相對較晚,教育機制并不完善,從而導致整體的教學質量不高,人才的就業率也不是十分理想。面對這種情況,只有從內在進行改革,轉變和創新教育模式,才能達到高職教育應有的效果。而小班化教學模式正是當前對高職教育提升教學質量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
一、高職院校小班化教學的實施現狀及問題
(一)小班化教學的現狀
小班化教學是目前世界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被普遍采用的一種教育模式。小班化教學因班級規模小人數少,一方面使得教師的教學管理更加有針對性,可以更加自主的變換教學手法,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更加準確、細致,并且可以提供更多學生展現自我的機會,有效的激發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拉近師生距離,增強交流與互動,使整體教學達到十佳的效果。[1]但通過一些相關調查資料報告的顯示和結果發現,一些正在實行小班化教學的高職院校中,小班化教學只是單純的縮小了班級人數規模,教學方式卻依舊與傳統大班無異,沒有太大的改進和創新,小班教學的優勢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這樣一來使得小班化教學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和成效。
?。ǘ┬“嗷虒W實施面臨的主要問題
實施小班化教學存在的問題,首先從硬件上來講一是學校的基礎設施設備不完善,小班化教學對教室的布置以及教學設備的使用相比傳統大班會更加精細。其次軟件方面,小班化教學必然會需要更多的教師資源和教學資源,師資力量不足和課程資源短缺是目前很多高職院校普遍存在的問題。另外,教師和學生的觀念沒有相應的轉變,對小班化教學的概念理解不透徹,角色變化不明顯。只是表面上班班級規??s小,而根本的教學方式沒有變化。[2]學生的學習依舊比較被動,對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也不高。
二、小班化教學實施的有效應對策略
(一)打造專業化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素質素養對教學質量的高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班化教學的模式畢竟只是提升教學質量的一個外在因素,真正的改變是內在因素起決定作用。而教師就是內在的核心因素之一。要使得的小班化教學得到良好的效果,學校應該培養打造一支專業化高素質的教學隊伍。首先在學校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及教學設備方面要聯合政府及各方資源一起加大投入和改進。其次,放寬高職院校教師招聘的限制條件,吸引更多優秀的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才,為小班化教學提供充足的師資力量;最后,就小班化教學的具體運作方法,學校應邀請已取得成效的國內外教育團隊對教師進行系統專業的培訓,學習先進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同時對教師在師德方面的培育也要加強。
?。ǘ┮龑W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
上面提到教師是改變教學質量的內在核心因素之一,那么另外一大內在核心因素就是學生。教育實施的對象和主體就是學生。學生能否積極主動的參與才是小班化教學的最終目的所在。小班化教學的一大優勢就是可以讓每個學生都有更多的機會展現和表達自己,讓學生掌握更多的主動權。教師應當充分利用這種優勢,設計自主性高,交流性強的課程,通多更多體驗性的課程讓他們感覺到學習的專業技術所能發揮的真正作用。[3]并且在小班教學近距離和學生互動交流中教師可以更加準確清晰的傳送學習理念,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別給予不同的人生規劃和未來發展方向上的指引,讓每個學生都明確解學習目的和意義所在,從而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習。
?。ㄈ┙∪珜W校教育管理機制
小班化教學能否更好的實施,跟學校的管理制度也有密切的關系。學校首先應該給予高度重視,建立科學完善的監督制度,讓學校各層次領導也積極參與到教學改革中來,營造整體帶動的效果和積極創新的氛圍。另外公開教學課堂,鼓勵學生對教學進行評價和建議,讓師生之間互相監督和促進。在教師的績效考核方面采取激勵型制度管理,給予更多教研成果上的認可和實質性的補貼,提高教師創新教學手法的積極性。
結語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高職學校小班化教學的實施和發展是一個具體且細致的工程。本著教育的起因出發,一切以人為本,在整個小班化教學推進的過程要遵循社會發展規律,緊密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學習吸取國內外其他教學團隊的成功經驗,不斷實踐和總結,充分利用和借助各方資源,內外一體,共同努力,讓高職教育的教學質量得到真正的提升,為國家,為社會輸送優秀實用的人才,培養德才兼具的人物。
參考文獻:
[1]茶文瓊,徐國慶.小班化教學:現代職業教育內涵建設的基本保障[J].教育探索,2017(04):34-38.
[2]吳光明.高職課堂教學小班化改革的障礙因素與發展趨勢研究[J].中國市場,2016(22):221-222.
[3]楊筱.高職院校專業課程實施小班化教學的研究初探[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6,33(04):95-96.
作者簡介:
蘇萍(1979-),女,安徽合肥人,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