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辦學現狀、問題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當前,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辦學現狀是存在快速發展的辦學規模與辦學條件不足的矛盾,以及內涵建設不足與技術進步、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的矛盾。文章針對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辦學普遍存在的基礎條件建設亟待優化、師資隊伍建設不夠完善、專業建設質量有待提升等問題,深入剖析問題的表象和原因,并基于廣西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新形勢,提出發展對策。
  [關鍵詞]廣西  理工類高職院校  辦學條件
  [作者簡介]李春鵬(1986- ),男,湖南邵陽人,廣西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廣西  南寧  530021)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廣西重大課題研究項目“廣西產學研深度融合協同創新體制機制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GXZC2018-G3-15975-GXYL,項目主持人:馬煥靈)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9)10-0034-05
  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發展職業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稄V西壯族自治區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展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辦學現狀調研,找出普遍存在的短板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設意見和建議,為國家優質??聘呗氃盒=ㄔO夯實基礎,不僅是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自身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內在要求,也是以實際行動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的迫切需求。
  一、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辦學現狀
  近年來,廣西順應職業教育發展趨勢,大力發展職業教育。2007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出臺文件,實施兩輪職教攻堅。2009年,教育部與廣西簽訂協議共建國家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大力支持廣西職業教育發展。經過兩輪職教攻堅和國家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廣西職業教育迅猛發展,理工類高職院校在基礎設施建設、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17年底,廣西共有理工類高職院校13所,占38所高職院校的近三分之一,是廣西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辦學條件直接影響廣西理工類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數量和質量。但是縱觀當前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的辦學條件,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ㄒ唬┛焖侔l展的辦學規模與辦學條件不足的矛盾
  近年來,廣西高等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在校生人數從2012年的62.9萬人增加到2017年的86.7萬人,增幅將近40%,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雖然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辦學條件絕對數據有所增加,但是人均資源未能得到有效改善?!镀胀ǜ叩葘W?;巨k學條件指標(試行)》(教發〔2004〕2號)根據學校類別,規定了不同的合格標準。目前,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生均校園面積、生均校舍面積、生均行政用房、生均宿舍、生均圖書等辦學條件基本與2012年持平,與全國同類高職院校差距較大,持續擴大的辦學規模與辦學條件相對不足的矛盾日益明顯。
 ?。ǘ﹥群ㄔO不足與技術進步、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的矛盾
  高職教育是現代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主要力量,為社會發展提供滿足技術進步與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的現代應用型人才是高職教育的重要職責。優質高職教育呼喚高職院校內涵建設,技術進步與產業轉型升級對高職院校內涵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歷史原因,廣西高職教育發展處于爬坡過坎階段,面臨規模發展與質量提升的雙重壓力。從現實來講,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內涵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與技術進步、產業轉型升級不完全匹配,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矛盾。在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理工類高職院校專業設置不能及時響應技術進步與產業轉型升級,師資素質不能全面適應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需要,實訓基地落后于產業工藝、技術、裝備發展,畢業生職業素養不能與企業需求與時俱進,學校內涵建設與技術進步、產業轉型升級的矛盾日益凸顯。
  二、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辦學存在的問題
 ?。ㄒ唬┗A條件建設亟待優化
  1.辦學基礎條件有待改善。在廣西,由政府所舉辦的理工類高職院校普遍具有較長的辦學歷史,校園基礎設施出現不同程度的老化現象,并且在辦學規??焖偬嵘倪^程中,配套的辦學條件沒有跟上。近年來,部分學校陸續開展新校區建設,校園辦學面積增加,但是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尚需繼續完善。例如,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生均占地面積約58.2㎡、生均宿舍面積約7.1㎡、網絡多媒體教室數約94間,均略低于全國同類高職院校生均占地面積68㎡、生均宿舍面積8.6㎡、網絡多媒體教室數98間的平均水平。從整體上看,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辦學基礎條件相關指標與全國同類高職院校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2.資源共享機制需要健全。理工類高職院校在辦學理念和辦學條件等方面有著諸多的共同點,在實訓基地、師資隊伍、課程開發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有著明顯的優勢。因此,堅持主體明晰、充分開放、互利雙贏的原則,協調好各院校間的利益,建立區域化的理工類高職院校資源共享機制,發揮教育資源集約化的規模效應和集群效應,將會極大提升資源的配置效率。有學者指出,目前國內絕大部分高職院校尚未建成共享型專業教學資源庫。當前,由于資源共享機制欠完善,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的資源共享性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沒有形成緊密合作的利益共同體,這是資源共享的軟肋;其次,缺乏開放共享的長效機制,院校間合作難以長久;最后,教育資源開放共享的相關管理制度建設不到位,院校間合作成本較高、難以規范。
 ?。ǘ熧Y隊伍建設不夠完善
  1.生師比偏高?!笆濉逼陂g,伴隨著廣西職業教育高速發展,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從單純規模擴張逐步向規模發展與內涵建設并重轉型,在內涵建設過程中,師資隊伍建設日益受到重視。根據《高職高專院?;巨k學條件指標(試行)》,理工類高職院校生師比合格標準為18︰1。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生師比大約為18.5︰1,尚未完全達標。這種情況的產生有著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處于規模擴張期,辦學規模增長較快,師資引進與培養未能及時跟上;其次,廣西職業教育教師待遇有待提高,教師隊伍不夠穩定,一些優秀教師流失到本科院?;蚺R近發達省份。   2.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高職教育兼具高教性與職教性,師資隊伍質量是高職院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的重要保障。經過調研發現,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學歷結構、學緣結構和職稱結構等方面。從學歷結構上看,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約為39%,低于全國同類職業院校48%的平均水平。專任教師中擁有碩士學位的人數比例較低,擁有博士學位的人更是鳳毛麟角。從學緣結構上看,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學緣結構較為單一,來自廣西大學、廣西師范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等廣西本土本科院校畢業生的比例較高,而來自企業技術人才和行業能工巧匠的比例偏低。從職稱結構上看,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擁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重較小,大約為24%,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存在差距。
 ?。ㄈI建設水平有待提升
  1.專業設置同質化現象普遍存在。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同質化”特指高職院校專業設置的趨同性。調查研究發現,在廣西職業教育規模擴張期,部分院校為了片面追求擴大生源,熱衷開設熱門或低門檻專業;部分院校辦學目標模糊,辦學特色不明顯,在人才培養類型和特色上區分度不高,導致專業設置同質化嚴重。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院校之間專業設置重合度較高,部分專業布點明顯超出社會需求,同一類型人才培養過剩;其次,不同行業背景院校同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區分度不高,沒有突出行業特色需求和人才培養的差異化。例如,廣西13所理工類高職院校全部開設有電子信息大類的專業,其中,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院、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廣西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百色職業技術學院、廣西科技職業技術學院8所高職院校均開設有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但是各院校相同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大同小異,同質化現象嚴重,沒有形成錯位發展、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格局,導致畢業生就業質量偏低,人力物力財力重復投入,面對行業辦專業的特色不明顯。
  2.專業服務產業能力不強。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協同發展是職業教育內涵式發展的重中之重,也是高職院校持續健康發展的重中之重。調研發現,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專業與區域產業結構的適應性較弱,專業建設滯后于產業發展,專業服務產業的能力有待加強,人才培養質量與行業企業的崗位需求標準仍有差距,全方位服務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能力有待提高。例如,廣西目前將石化產業列為重大產業,但是高職院校未能及時響應政策調整、做好調研、開設專業。此類狀況的出現一方面是由于學校專業建設與產業發展之間缺乏動態的調整機制,專業建設循規蹈矩、缺乏特色;另一方面是由于院校布局與產業布局銜接不緊密,甚至在部分區域出現脫節現象。
  三、提高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辦學能力的思考與建議
  針對當前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辦學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通過研究和分析,結合廣西高職教育發展實際,從有效提高辦學能力角度出發,提出以下建議。
  (一)落實生均撥款制度,探索混合所有制辦學
  通過政府統籌,多方著手,完善落實生均撥款制度,加大對廣西高職教育的投入。首先,推進生均撥款制度創新,及時完善制度,構建合理的運行機制,建立健全分擔機制;其次,強化生均撥款的責任落實,加大對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的投入力度,提高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的保障水平;最后,嚴格生均撥款的績效問責,既要加強監督檢查,又要實施績效評價,還要建立獎懲機制,強化資金保障力度與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并舉。
  高職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在滿足各方主體利益訴求的前提下進行的辦學體制改革, 具有多重意義。深化辦學體制改革,鼓勵社會力量以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辦學,對于改善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的辦學條件有著積極意義。健全政府主導、多元主體參與、辦學形式多元、辦學方式靈活的混合所有制辦學模式。積極嘗試集團化辦學和產學研一體化辦學,以開放的資源配置能力和高效的市場運行機制來保障混合所有制辦學的成功開展;積極引導民間資本與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優質教育資源嫁接合作,在廣西經濟欠發達地區增加優質理工類高職教育資源;積極鼓勵行業企業與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合作舉辦適用政策、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級學院,拓寬廣西理工類高職教育辦學的空間。
 ?。ǘ┥罨a教融合,推進校企合作
  深化產教融合,推進校企合作,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當前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同時也是解決當前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資源共享機制不健全問題的有效途徑。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在深化產教融合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首先,人才培養目標較為清晰,人才專業特質明顯;其次,行業特色鮮明,學生就業方向定位明確;最后,產教融合黏度大,合作意愿強。目前,行業企業參與高職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意識依然有待提高,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深度和廣度還亟待加強。
  在政府層面,應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首先,積極出臺相關政策法規,通過法律的形式進一步明確行業企業在職業教育中的作用與地位;其次,設置專門機構,為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提供基本保障,同時規范其辦學行為。
  在職業院校層面,廣西2016年成立了首批15個自治區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簡稱行指委)。行指委是受教育廳委托,并由相關行業主管單位負責人擔任主任委員的專家組織,其中有5個行指委秘書處設在理工類高職院校。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應充分發揮行指委研究、咨詢、指導和服務的作用,利用行指委、職教集團等平臺,深化產教融合,推進校企合作。
  在行業企業層面,應充分發揮行業的引導作用。相關行業要統一職業資格標準和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前置參與專業建設與課程標準設計,積極參與職業教育辦學。通過校企合作提高行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水平,降低企業人才培養成本,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ㄈ嵤┞殬I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全面提高教師質量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全面提高教師質量,建設一支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是高職院校內涵建設的基礎保障?!吨泄仓醒?、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2018年1月20日)中提出:“全面提高職業院校教師質量,建設一支高素質雙師型的教師隊伍?!睆V西理工類高職院校應繼續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通過多種途徑保障師資總量平穩增長,進一步優化師資隊伍結構,提高教師質量,建立一支技藝精湛、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1.鑄造師德靈魂。在新形勢下,繼續引導樹立良好師德風尚,積極探索師德師風建設的特點和規律,多途徑、多方式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持立德樹人,增強教師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使教師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
  2.筑巢引鳳進人才。通過加強頂層設計,不斷完善相關政策,以及提高薪酬待遇,吸引高層次優秀人才到校任教。重視專業人才引進,尤其是行業的能工巧匠和技藝技能大師,以及加大對有行業企業工作經歷、高級職業資格證書、海外留學背景的人才的引進力度,豐富教師隊伍結構。
  3.實施全員培訓。建立分門別類的全員培訓體系,拓寬培訓渠道,增加培訓內容,校內與校外培訓相結合,推動高職院校教師定期深入企業實踐。制定專任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的規章制度,不斷強化教師的實踐能力。
 ?。ㄋ模┙⒔∪珜I動態調整機制,優化專業結構
  提高專業建設水平、優化專業結構是高職院校內涵建設的重點,也是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的載體,影響著學校招生就業、對接產業、特色發展、服務社會等諸多重要的工作。解決當前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同質化的有效途徑是建立健全專業動態調整機制。
  專業動態調整機制不但要求專業設置要科學合理,而且能夠及時響應技術進步與產業轉型升級,以行業企業發展為導向,以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專業設置應以產業結構為綱,以人才培養為本,專業結構對應產業結構,鼓勵增加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專業,限制同質化專業和過熱過多專業,保持專業結構基本與產業機構相一致。同時,利用先進工藝、新技術服務傳統產業的現代轉型升級,促使傳統產業向智能化、節能化、低碳化發展。以“互聯網+”思維、“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制造2025》報告等為指導,引領專業建設趨向新技術、新模式發展。
 ?。ㄎ澹┩七M專業特色化建設,不斷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
  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專業建設要依托行業特色,實現錯位發展,避免重復建設和惡性競爭。當前,廣西圍繞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積極推進現代智慧交通、清潔能源、現代物流等相關專業的建設。
  例如,在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中,交通類高職院校建設應重點圍繞廣西交通運輸廳提出的在“十三五”期間構建綠色智能交通體系,在發展規劃中融入智慧交通、綠色交通的理念,構建交通特色鮮明的辦學理念,將行業特色、地域優勢融入學校專業建設的全過程,積極推進專業特色化建設,不斷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利用其過硬的鐵道專業辦學實力與地處“一帶一路”倡議有利地理位置的優勢,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吸引蒙古國學生來校留學,組織泰國鐵路高端人才來校進修培訓,助力產業發展。
  四、結束語
  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新時代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廣西理工類高職院校要把握歷史機遇,堅持政府主導、行業引導的原則,不斷完善和優化辦學條件,加強內涵建設,充分發揮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職業教育集團的平臺優勢,大力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校企合作,突破發展瓶頸問題,為國家優質專科高職院校建設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蘇君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教育局長讀本[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李建平,魏文濤.高職評估中辦學條件指標合理性的探討[J].職業技術教育,2007(7).
  [3]張家貴,曹哲新.高職院校共享型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0(7).
  [4]周建松.提高質量: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著力點[J].教育研究,2012(1).
  [5]譚英芝.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同質化”的危害及應對策略[J].職教通訊,2009(2).
  [6]趙淑梅,宋春輝.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協調發展實證研究——以吉林省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
  [7]郭光亮.高職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向:困境與出路[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7(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679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