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  > 中國論文網 > 
  • 政治論文  > 
  • 《中國旅游地理》課程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學習方式的研究應用

《中國旅游地理》課程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學習方式的研究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一、研究背景
  《中國旅游地理》是高職旅游專業的基礎平臺核心課程,本課程幫助學生掌握各旅游地理分區最具特色的優勢旅游資源,主要旅游區、旅游景點、旅游線路,以及其旅游價值,從而全面認識中國旅游國情概況,加強旅游服務素養和技能。本課程也是旅行社運營實務、旅游線路設計、導游實務、導游基礎知識等高職旅游專業主干課程的重要支撐。多年來在山東旅游職業學院擔任《中國旅游地理》教師,根據長期教學實踐經驗,嘗以《中國旅游地理》課程為試驗點,進行了教學改革實踐,嘗試提升《中國旅游地理》課程供給質量。
  筆者經過教學改革實踐和研究,嘗試以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課程設計為突破端口,打開《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困境,從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任務設置三個方面提出具體的教學改革思路和方法,從而使書本化的知識轉化為職業技能和職業拓展能力,良好的完成了知識、能力、職業素質的培養目標,為高職旅游類專業教學實現優質、高效供給提供借鑒。
  二、學習方式變革必要性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學生特點的變化,本課程的學習方式也十分有必要與時俱進,依教學需求而變化?!吨袊糜蔚乩怼氛n程有如下兩個特點:
 ?。ㄒ唬┲R量大,內容繁雜
  《中國旅游地理》的課程內容量非常巨大,涉及到全國各省各地市的旅游大區概況、省情市情、主要景點,風俗人情、交通方式等全方位知識,可以說在旅游類課程中,知識量涵蓋面首屈一指,需要學生需要十分的毅力和耐心,才能學習好本門課程。
 ?。ǘ眯阅:㈤g接
  學生都知道本門課程知識非常重要,是導游員帶團的必備常識,也是導游詞講解的必要知識背景,但是在相關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它的作用往往不那么立竿見影,不參與導游資格證考試的準備過程,不是類似《模擬導游》《導游實務》這樣的實訓課,使學生不那么重視這么課程,認為即使全學好了,也看不到什么直接收益,加之龐大知識量體系,枝繁葉茂,盤根錯節,學生往往畏難,學習的不扎實,不牢固。
  三、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ㄒ唬┙鉀Q《中國旅游地理》課程實用性與適用性問題
  隨著電子和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當今社會知識爆炸、信息量猛增,在大學期間無論學習多少知識都會迎來知識淘汰和更新的問題,在學生畢業后,大學期間學習的知識必定不能完全滿足工作中對知識的運用。《中國旅游地理》課程中學習到的知識點,也有更新快的特點存在,例如在中國各個旅游大區分布的旅游景區景點經常有更新和變動,不斷的產生新的景區和景點,也不斷的有景區景點找到新的宣傳營銷點,而各個旅游大區所屬的行政區域也不斷產生新的資源稟賦整合行為,新的城市規劃建設、城市交通狀況等也會不斷優化,因此本門課程的知識更是日新月異。所以在本課程中,主動性學習能力是學生的核心能力之一,培養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帶給學生能夠不斷更新知識、捕捉知識的動力,才能使學生在工作后不拘泥于已有知識,跟上社會的變化和時代的進步。
  (二)解決“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課程模式構建問題
  要使課程過程具備“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必須探尋出一個合理的課程模式設計,并進行課程框架處理、課程內容體系構建。如何使課程模式吸引學生,完成學習目標,如何使課程框架完整且具備實用性,如何使課程體系貫穿合作性和探究性,都是本課程改革需要探尋的重點問題
 ?。ㄈ┙鉀Q適應“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培養的具體課程設計及課程實踐設計問題。
  構建符合高職學生特點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課程體系,設計出系列教學實踐一體、綜合化、實施性強的教學項目。
  四、課程模式構建
  針對本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本項目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課程變革,以求達到課堂有吸引力、學生有興趣感、具備實際教學結果三個目標,使課程具備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
 ?。ㄒ唬┤蝿帐浇虒W模式設計
  著手設計任務式式教學模式,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指導和考核為輔,使學生主動進入知識世界遨游。將《中國旅游地理》的每個章節進行任務設置和任務分解,由學生來完成各章節學習任務,例如在《地文景觀》一節,為學生設置不同任務完成本節:任務一:分組制作不同地貌的代表景點風景介紹PPT,并撰寫講解詞進行比賽;任務二:撰寫一篇小文章,同一類型地貌資源,列舉三個不同的地文景觀代表景點,進行比較分析,并向游客介紹其不同特色所在;任務三:為中央電視臺的山岳風景觀光片進行講解詞制作和配音。以上任務各有特點,并不雷同,學生執行起來也不感到重復和枯燥,反而覺得特別能夠體現能力,展現自我魅力,受到了學生的喜愛,效果非常良好。
 ?。ǘ┱n程聯合促使學生重視
  《中國旅游地理》不再是一門單打獨斗的課程,每個學期設置共享課程模塊,聯合相關課程,進行合作教學,使學生不能忽視《中國旅游地理》的學習。目前項目聯合過的課程有《計調實務》、《導游實務》、《模擬導游》三門課程。在學期的后半段,將學生放出去,放到聯合課程的教室中,運用本門課程的知識,完成其他課程的任務,已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例如學生在學習《陜甘寧旅游區》相關知識的時候,將學生進行《計調實務》課程聯合,《計調實務》將會安排給學生旅行社計調的崗位角色,由學生來設計“西安兵馬俑華清池華山6日跟團游”這樣的計調任務,并進行任務設計介紹,學生將在資料搜集和查找中,潛移默化的學習到本章節知識點,同時還具備了自己主動學習、主動搜取知識和資料的能力,有利于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
 ?。ㄈ┙换ナ綀鼍绑w驗提升學生技能
  高職學生注重技能的應用培養,也就是高職教育提倡的“上手就能用”的人才,技能掌握始終是高職教育的核心培養點?!吨袊糜蔚乩怼返闹R記憶和知識積累誠然是應用一切技能的基礎,但是“書上得來終覺淺”,不經過實操實練,學生還是覺得知識不能成為自己手中的武器,不能隨心所欲的駕馭,因此要使學生在學中增強技能練習,提升學生應用技能。本門課程在教學中積極利用多元化教學模式,多場景教學場所,進行交互式場景體驗。在“模擬前臺實驗室”中,學生將組織語言,向客人進行祖國大好河山的介紹,并將成型的旅游線路進行推薦講解,在“模擬導游實訓室”中,學生將利用模擬導游室的“3D立體模擬導游景點軟件”,進行目的地景點的逐一講解;在“微格導游訓練室”中,學生可以大聲朗讀自己的撰寫的景點解說詞,將自己的解說詞不斷減益,精益求精;在“遠航國際旅行社會議室”中,學生們以小組形式,分桌進行項目策劃,線路設計。在以上多場景的安排下,每節課學生都有期待,每節課學生都有新的場景體驗,多元化、多樣式的教學提高了學生的隨機應變能力,加強了學生的適應環境能力,鍛煉了學生隨口能講解的能力,使本課程的知識不再成為“啞巴知識”,而是成為真正把握在心、隨手可用的常識。
 ?。ㄋ模┛己朔绞截灤W習始終
  本課程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而非期末考試“一紙定成績”。在每個章節,小組完成小組任務后,將獲得小組成績,個人完成個人任務后,也將獲得個人成績,每個學期的平時成績將由每個章節的成績共同組成,并占據考核總成績的60%。學生如果在日常學習中就能跟上節奏,那么期末考試也將獲得比較良好的預期成績。此種考核方式避免了學生考前“臨時抱佛腳”式的突擊復習法,也使學生能夠保持學習進度節點,能夠良好控制學生的學習狀態,不至于在學習中掉隊過多,以至于期末考試無從追趕,是一種能夠提高全體學生成績的考核模式,獲得了學生的認可。
  五、學習方式變革效果
  本項目通過對《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授現狀的分析,在分析課程目前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確定能力本位的高職課程評價理念和原則,通過崗位分析和職業能力分解,以能力為本位,設計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課程體系,選取課程內容,選擇教學模式,細化課程實施效果評價指標,設計能力本位高職課程評價實施機制,形成多元式、靈活性、及時性的能力本位的高職課程評價體系,促進高職課程改革,提高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水平。在本門課程改革后的一年后,2017級導游專業學生均取得了比較良好的成績,成績整體上升15%,因此效果明顯,值得模式推廣,并進行進一步細化。
  作者簡介:姜良偉(1984-),女,山東臨沂人,研究生學歷,山東旅游職業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旅游開發與規劃、旅游專業教學改革。
  基金項目:山東旅游職業學院2017年度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項目“《中國旅游地理》課程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學習方式的研究應用”,主持人:姜良偉。項目編號:JG20170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27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