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財務視角對政策性銀行經營效率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快速發展,政策性銀行的作用越來越顯著,但目前我國一些政策性銀行經營效率較低,其中財務影響因素較大,有必要從財務角度進行研究。本文從財務視角出發,對政策性銀行經營效率問題進行了分析,在簡要分析財務對政策性銀行經營效率的影響基礎上,重點分析了政策性銀行經營效率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
關鍵詞:財務視角 政策性銀行 經營效率
中圖分類號:F83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9)02(b)-160-02
政策性銀行是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解決政府和企業資金困難方面具有重要的支撐性,特別是能夠按照國家的政策要求,不斷優化和完善自身的發展模式,進而提升政策性銀行的整體發展能力。盡管從總體上來看,我國政策性銀行在發展過程中普遍都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而且也能夠不斷提升經營效率,但按照較高的標準來看,個別政策性銀行在發展過程中還沒有將財務管理與經營效率進行有效的結合,導致經營效率不高,需要引起重視,特別是要從財務視角對經營效率進行深入研究。
1 財務對政策性銀行經營效率的影響
在當前我國經濟改革持續深化的背景下,政策性銀行也將面臨重新定位,這也直接推動了政策性銀行的科學和健康發展,呈現出穩健發展的態勢,但我國政策性銀行在盈利能力建設方面出現了一些不到位的方面,這其中至關重要的就是沒有深刻認識到財務對經營效率的影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政策性銀行要深刻認識到財務對經營效率的重要影響,并積極探索有效的經營模式。由于財務工作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因而對經營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支撐性,這其中至關重要的就通過加強財務會計工作、強化財務風險防范,可以使政策性銀行的經營能力得到提升,特別是在防范風險的基礎上提高盈利水平。財務還對政策性銀行經營效率具有很強的協調性,特別是通過合理利用財務杠桿,對于降低經營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提高政策性銀行經營效率應當更加重視財務工作的有效實施,特別是要運用綜合性、多元化、系統化的方法和策略,最大限度地推動財務工作與經營效率的深度融合,發揮財務工作對經營效率的支撐功能,并在不斷優化和完善財務工作思路方面取得突破。
2 財務視角下政策性銀行經營效率存在的問題
從當前我國政策銀行經營的情況來看,盡管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日益完善,政策性銀行的經營能力在提升,但盈利水平卻沒有有效提升,最重要的就是缺乏對財務工作的高度重視,直接導致經營效率低下,這已經成為當前政策性銀行經營與發展過程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必須下大力氣認真加以解決,否則就會制約政策性銀行的可持續發展。從財務視角來看,當前我國政策性銀行經營效率存在的問題突出表現為三個方面。
一是資金運營安全體系不夠完善。對于提高政策性銀行經營效率來說,應當具備較強的辯證思維,通過防范資金運營風險、確保資金運營安全,對提高經營效率至關重要。但從當前一些政策性銀行來看,在資金運營安全體系建設方面相對比較薄弱,特別是由于其經營的項目多為政符平臺項目,因而在資金投放方面缺乏更加嚴格的審核和把關,在對一些地方項目和國有企業融資的過程中,盡管給予了強力支持,但卻沒有有效防范資金運營風險。相關的風險防范體系不夠完善,在信用管理方面也不夠到位,同時缺乏對“風險點”的有效分析和監測,出現風險的情況較多,不僅對流動性具有重要影響,而且還會導致盈利能力下降。
二是財務管理運行機制缺乏創新。健全和完善的財務管理運行機制,對于促進財務管理的科學化水平至關重要,也有利于提高財務效率,進而使經營效率得到提升。但從當前政策性銀行的發展情況來看,財務管理運行機制缺乏創新的問題比較突出,特別是還沒有將財務管理工作納入到整體經營當中,政策性銀行資產收益率較低,表明財務管理的系統性不強。比如個別政策性銀行缺乏財務管理模式創新,財務信息化建設比較薄弱,大數據的應用也不夠到位,利用“大數據平臺”開展財務分析還沒有有效開展,直接導致財務運行效率不高,導致政策性銀行經營效率低下也就可想而知。
三是經營發展缺乏有效財務支撐。由于政策性銀行的特殊性,通過合理利用財務杠桿,可以使其經營效率更高,但目前個別政策性銀行還沒有將財務工作與經營工作進行有效結合,財務工作對經營活動的支撐性不強。比如個別政策性銀行沒有深刻認識到自身的“財政功能”,在開展金融投資以及利用財政補貼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政策性銀行在“成本管理”方面不夠到位,進而導致利潤率不高。個別政策性銀行的財務決策體系不夠完善,特別是在資金發放之前缺乏科學的分析和論證,同時也沒有制定切實可行的財務管理預案,對資金缺乏跟蹤管理等,極易對政策性銀行收益造成影響。
3 財務視角下政策性銀行經營效率的優化策略
對于政策性銀行來說,要想使其經營效率更高,一定要將財務工作納放到經營效率體系當中,特別是要建立更加科學和完善的財務運行模式,努力提升財務對經營效率的支撐作用。這就需要政策性銀行在未來的經營與發展方面,堅持問題導向原則,將提高經營效率作為重要目標,強化財務工作改革、創新和發展,努力使財務工作適應經營與發展需要.提升財務工作的戰略性和創新性。具體說,重點要在三個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構建資金運營安全體系。健全和完善的資金運營安全體系,對于提高政策性銀行經營效率具有重要價值。政策性銀行在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更加高度重視資金運營安全體系建設,特別要在防范和控制資金運營風險方面取得新突破。要高度重視資金運營風險管理與控制工作,特別是要大力加強資金運營“風險點”的分析和預測,并制定有效的風險防范預案。要大力加強自身的盈利能力建設,把自己作為市場主體,強化盈利模式創新。要以防范流動性風險為主,最大限度地防范和控制不良貸款率,按照市場規律辦事,加強市場調查與分析,確保信貸安全,使政策性銀行經營與管理步入穩健發展的軌道。 二是完善財務管理運行機制。政策性銀行要把完善財務管理運行機制上升到戰略層面,努力使自身的財務管理運行機制更具有規范化、科學性和系統性。要大力加強財務管理制度建設,從政策性銀行的實際情況人手,結合新經濟發展形勢,強化制度的系統性,并提高執行力。要大力加強政策性銀行財務管理運行模式創新,積極推動財務信息化建設,通過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管理,使財務管理能夠為企業經營提供保障,比如可以建立財務管理“大數據平臺”,強化信息收集與分析,以此提高財務決策的科學性和精準性,提高經營效率。要大力加強財務管理工作的開放性,強化財力管理工作與市場的有效對接,加強市場調查與分析,找出薄弱環節,制定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
三是強化經營發展財務支撐。財務工作對提高經營效率具有重要的支撐性,這一點已經得到幾乎所有政策性銀行的認可。因而,政策性銀行在未來開展經營的過程中,一定要將財務工作納入到經營體系當中,不斷拓展財務管理領域,特別是要在構建“價值鏈”財務管理模式方面狠下功夫,使財務功能更加健全和完善。要高度重視金融投資和財政補貼的研究力度,將其與成本管理進行有效的融合,通過形之有效的謀劃和設計,最大限度地降低經營成本。要更加高度重視財務工作的綜合性功能,特別是要在拓展財務管理內容等諸多方面下功夫,除了要抓好資金管理之外,還要強化財務管理工作的輔助功能,比如通過更加有效的財務報表體系建設,加強財務分析以及財務建議,可以更好的發揮財務對政策性銀行經營能力的優化。
綜上所述,由于政策性銀行具有很強的特殊性,與其他商業銀行相比,盡管屬于市場主體,但在經營的過程中也要更加高度重視落實國家政策,強化對政府、項目、企業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資金支撐。從當前政策性銀行的經營情況來看,還存在運營效率不高的問題,特別是從財務視角來看,比較突出的就是整個經營工作還沒有與財務工作進行深度融合,制約了經營效率的提升。這就要求在今后的經營過程中,要重點在構建資金運營安全體系、完善財務管理運行機制、強化經營發展財務支撐三個方面下功夫,最大限度地提高經營效率。
參考文獻
[1]劉世恩.中國政策性銀行轉型研究[D].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2017.
[2]林春,中國政策性金融機構績效評價體系研究[D].遼寧大學,2017.
[3]林春,王偉.我國政策性金融效率及影響因素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5(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5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