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高效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其地位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重視,這就需要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培養學生成為新時代所需的人才。但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部分教師仍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仍進行灌輸式的教學,學生處于學習的被動狀態,導致學生的能力得不到良好的發展,影響了高效課堂的建立。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高效課堂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英語;高效課堂;實施策略
引言:
伴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有效的推動了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的轉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當前教育的重點內容。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提高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水平,更要借助英語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師要對教學方法進行了有效的創新和完善,增加了英語課堂的趣味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造出高效的課堂教學。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落后
初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仍占據著主體地位,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灌輸,與學生缺乏有效的溝通交流,從而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缺乏積極主動性,教師對教學方式缺乏創新,課堂教學還是“啞巴英語”,導致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限制了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1]。
2、英語氛圍不夠濃郁
學習環境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都有著直接的影響,但是我國初中生除了在英語課堂上接觸的是英語,其余時間都處在漢語氛圍中,缺乏實踐練習英語的機會。學生無法充分感受到英語的渲染,也就無法自主養成學習英語、運用英語的興趣,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被制約。
3、英語課堂缺乏延伸性
初中英語教師只注重對教材的使用,注重課堂的學習進度,對教材之外的教學缺乏延伸,使學生只在沉悶的課堂進行學習,其自主性得不到很好的發揮,從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和視野,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課堂教學質量不高。
二、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1、轉變教學理念,確立學生主體地位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及時的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轉變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不斷的進行學習來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進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能結合自身的情況進行探究。同時,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而全面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2]。例如:教師在講解“Where’s the post office?”的知識時,可讓學生結合實際,進行地圖繪制,比如學生在學校,想去圖書館,但不知道怎么走,那么就可以提問同學:“Where’s the library?”其他同學根據繪制的實際地圖,就可以回答:“Turn left,It’s near the park.”這樣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進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說英語的主動性
英語是一門交際性的語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再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掌握英語知識,而是在情境中對話,通過真實的情境,理解和感知英語單詞和句型的用法,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3]。例如,在教學“I’d like some noodles.”時,教師需要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重點句型:“What kind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 What size bowl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用所學的句型進行對話交流,談論自己所需要的食物。在情境中完成課文內容的學習后,教師還可以進行課堂拓展,讓學生利用重點句型進行對話創編,設計各種各樣的場景對話。通過課堂拓展,學生能熟練地運用所學詞匯和句型,掌握了課文中的內容。在情境中進行教學,給學生創造了說英語的情境,讓他們在聽說環節中提高學習英語的主動性,促進他們英語交流能力的提高。
3、讓初中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隨著新課程教學實踐的展開,實現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需要初中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初中生正確的學習方式方法,要懂得如何指導初中生通過學習去掌握知識的手段和方法。這是因為初中生的學習狀態和情緒完全靠老師來調動,同樣初中生的學習方法也完全需要老師來培養。隨著教學內容的不同,環境不同,情景不同,初中生接受知識的情緒不同,初中生學習的有效性也不同。在學習過程中幫助他們學會自己管理自己、約束自己,培養他們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特別是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讓初中生掌握與初中英語學習需要的學習方式方法,是實現初中生的有效學習的關鍵。只有當初中生采用有效的學習方法才能夠積極投入到學習中,我們的教學才可能實現有效乃至高效的目標。
4、運用科學的課堂評價方式
對學生的課堂行為進行評價,有助于學生明確自身缺點,提升學習信心。傳統的課堂評價方式多針對學生的最終成績,重結果而輕過程,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情感體驗與心理需求[4]。因此,我們必須選擇科學的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及時、適度的評價,推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提升教學成效。常用的評價方式包括真實性評價、啟發性評價、激勵性評價、賞識性評價等。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評價方法,促進學生的進步。
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語言學科,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積極地作用。因此,教師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當前發展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構建高效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鄒彩霞.淺談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高效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7(06):77
[2]李小芹.淺談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高效課堂[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11):165-166
[3]張慶祥.初中英語打造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8(21):39
[4]陳琦.探究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新課程(中),2017(10):15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8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