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合作探究,打造英語高效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新課改模式要求下,班級小組建設應運而生,其打破傳統課堂的填鴨式教學,極大調動每位同學的主動性及集體榮譽感,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在合作與探討中學習,實現真正的高效課堂。本文筆者以調查報告就班級小組建設在十堰一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開展背景以及過程進行跟蹤,分析取得的進展及提出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英語教學;教學改革
引言:基于合作學習理論、建構主義理論、需求學說以及交互理論,本研究嘗試一種高中英語課堂小組活動教學模式(PPRE)。為了測試本研究的有效性與實用性,筆者進行了很長時間的實驗研究,嘗試回答以下問題:小組活動是否能夠促進學生對學習目的語的正面態度,學生最喜歡什么樣的小組活動形式,如何有針對性地處理小組活動中所存在的問題。 本研究重點探索的是在高中英語課堂中,教師如何根據教學任務,克服大課堂教學所帶來的種種弊端,促進成功有效的語言交流互動,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尤其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交際的能力。
一、研究手段
本研究提出了四步小組活動教學模式(PPRE):目標呈現(Presentation)、小組活動(Practice)、小組匯報(Report)及活動 評價(Evaluation)。研究者運用問卷及訪談的形式了解該模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感所產生的影響以及學生最喜愛的小組活動形式,并探討了影響小組活動 有效進行的因素及相關對策。 研究發現,目標明確、活動形式多樣、學生展示以及正確評價的小組活動能夠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最受學生歡迎的小組活動形式為角色扮演、大腦風暴、做游戲及 拼圖等幾種形式。最重要的是,研究發現,越來越多的學生獲得機會參與小組活動后開始喜愛英語小組活動的教學模式,在適當組織好的前提下,小組活動中所存在 的弊病應該是可以克服的。 從研究中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PPRE小組活動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小組活動是促進語言教學的 有效途徑之一。
二、研究結果分析
2.1學生的參與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生們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發展,拓寬了學生學習空間。我們的課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課堂上學生們都動起來了,課堂也活起來了,課堂效率有所提高了,學生對所學內容記憶更深刻,更牢固了。在課上,小組活動氣氛活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濃厚,參與面廣。因為教學中直接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路,所以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課下,學生積極預習學習任務,積極復習,查閱字典,討論疑難問題,正是由于課堂上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在擴大,所以提高了學生們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2.2提高了學習效率,使兩極分化在縮小,合作學習中評價的是整個小組的情況,不突出某個人的成績。每組1號2號即“尖子”要充當“小教師”的角色,為了在課堂上演好這個角色,又為了讓老師和同學看到自己的“勢力”他們必須時刻提高自己,不斷鉆研,為了本組的利益, 1號2號同學必須幫助3號幫4號,這種手把手,一幫一的模式又會使本組稍差的同學成績有所提高。于是班級的差生數量就會不斷的減少。也樹立了他們學習的自信心,避免了兩極分化,同時也保護了差生的自尊心,使得整個組的成績都得到提高。
2.3培養了學生合作競爭意識,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大量的活動需要組內的合作和小組之間的競爭,久而久之,組內每個人都樹立了良好的自身形象和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在小組比賽中是同一層次的學生展開競爭,優生對優生,差生對差生。這樣每一個同學都能參與,差生也不會涼到一邊,他們同樣也可以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種公平的制度讓他們找到自信,只要我在努力,只要我在進步就行,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形成你追我趕的趨勢。在這種學習氛圍的感染下,每個同學都能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并力爭取得優異成績。
三、提高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在高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的建議
筆者基于對調查問卷結果的分析,以及查閱一定資料的基礎上,進而嘗試提出一些關于提高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果的建議,主要著眼于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
3.1在教師方面提出的建議
學習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并不是不要教師指導,也不是說教師可以撒手不管,更不能推卸教師教育學生的責任,教師要負擔起管理和調控的職責。教師應當深入到學習小組中,參與學生的學習,對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在小組討論時,如果教師袖手旁觀,以為這是“放”,結果由于教師對各種情況心中無數,就會影響下一步教學;如果下去指指點點,又會干擾學生的討論。因此,我認為,教師應當以聽和看為主,深入了解,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迅速加以思考,下一步的教學應該做哪些調整,哪些問題值得全班進行討論,哪些問題需要教師講解,教師都要深思而作出恰當的選擇。
3.2在學生方面提出的建議
作為一種語言教學,學生在英語課堂的合作交流中學習與運用語言,非常重要,但要讓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處于有序狀態,學生之間進行實質性的互動,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合作技能學會如何合作。
1.學生要學會傾聽。在相互交流中,每個學生一定要會傾聽他人說話的習慣。在小組成員進行語言交際的時候,學生必須先聽清發言者的話,聽懂對方的語句。有些英語句子非常容易混淆,如果學生沒有認真傾聽,往往會答非所問,從而影響到小組合作的效果。
2.學會表達。在小組交流中,要求學生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見解,讓伙伴們聽懂你的語言。我們在教學時也不止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有的同學自己理解得很到位,但是語言表達得不到位,導致伙伴們聽不懂他的發言,這樣也會直接影響到小組合作的效果。
3.另外還有一些基本的技能:如思考的技能、討論的技能、組織的技能等都是不可缺少的小組合作技能,只有掌握了這些技能,小組合作才會有序地進行,合作效果才能更好。
3.3小組合作學習與其他教學形式相結合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學習形式,并非萬能的,有的教學內容不適合小組合作學習時,必須要求其他形式的教學。比如,在教學語法知識的時候,必須要求教師提供示范,學生跟讀錄音或跟教師讀,這樣的內容即使用小組合作學習也取不到較好的效果,甚至可能會出現一人錯導致小組錯的結果。所以小組合作學習與要與班集體教學、個性化教學相結合,做到取長補短。
總之,在英語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并非靈丹妙藥,它需要長時間的摸索、研究、實踐才能成功,教師墜子良好的學科知識外,還要掌握一定的合作學習的掌控技能,設計好的合作方案和教學活動,而且要用得巧妙,恰到好處,小組合作學習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2]楊國萍《初中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時效性的探究》南京教育出版社2009.10
[3]章兼中《外語教育學》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9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