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翻譯專業學生術語能力培養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國際化和全球化,語言溝通與交流自主化加強,這時翻譯行業飛速發展,翻譯人才輸出供不應求,尤其是對英語語言翻譯工作者的需求,因此,注重翻譯專業學生個人術語能力培養是新時代國內各個高校關注的熱點問題,各大高校針對國際現狀發展態勢提出只有注重翻譯術語對等化與專業化發展模式,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翻譯專業學生在翻譯領域活動中的問題,才能及時糾正翻譯信息的錯誤,保證術語翻譯的準確性,有效避免誤解與歧義。
  關鍵詞:翻譯專業學生;術語能力;專業化
  隨著21世紀國際貿易往來日益密切,國際間信息交流全球化時代化特征顯著。為適應國與國之間經濟發展需求,現代翻譯行業發展步伐加快,翻譯領域人才供不應求,而翻譯項目工作諸多環節都涉及到術語翻譯問題。因此,專業翻譯人員的個人術語能力發展水平成為了考驗職業翻譯人員的重要依據。所謂“術語能力”是指能夠從事術語工作、利用術語學知識和工具解決實際術語問題的知識和技能[1]。術語能力具有復合性、實踐性強的特點,貫穿于整個翻譯流程中,是翻譯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一項職業能力。而各大高校為了滿足社會專業翻譯人才需要,積極開設翻譯專業并針對翻譯專業學生的術語能力培養提出了新的理念與策略。
  一、“術語”及“術語能力”的內涵
  全球范圍內頻繁的技術傳播與交流,凸顯了翻譯和術語的重要性。而術語(terminology)是在特定學科領域用來表示概念的稱謂的集合,在我國又稱為名詞或科技名詞(不同于語法學中的名詞)[2]。術語是通過語音或文字來表達或限定科學概念的約定性語言符號,是思想和認識交流的工具。因此,一個術語只能表述同一概念,歧義現象是不被允許的。為了防止誤解,在術語翻譯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出現同義同形多義等歧義現象。此外,術語翻譯需能夠確切反映對應概念的本質特征,只有準確表述專業領域中的知識概念,才能確保語意的再現和傳遞。因此,術語能力作為衡量譯者翻譯能力的核心技能是培養社會急需翻譯人才的首要標準。而術語能力不是指一組術語的習得,而是指譯者獲得這些術語所代表的知識能力[3]。是譯者從事術語工作時所具備的知識與技能??傊?,無論是術語,還是翻譯,都與語言文化緊密相關。術語能力是各高校培養翻譯專業學生必備的素質與能力,需要在翻譯教學中得到充分重視。
  二、“術語能力”的構成
  為了更好培養翻譯專業學生翻譯能力,除了了解術語能力的內涵外,還應該了解其構成。因為術語能力是一種具有很強實踐性的綜合能力,而只有了解術語能力的構成才能對翻譯專業學生進行更加針對性的培養。培養翻譯專業學生術語能力可以從以下七種能力入手,它們分別是理論能力、應用能力、文獻能力、管理能力、專題能力、技術能力、語言能力[4]。
 ?。ㄒ唬├碚撃芰?
  理論能力是術語能力的理論依托,是翻譯工作方法及流程的理論集合。主要包括術語及術語學相關理論知識,主要流派和理論主張,它對應用能力、文獻能力與管理能力起指導作用。
 ?。ǘ媚芰?
  應用能力是指在實際工作中利用所學理論知識,匯集所有構成要素實施解決術語問題的能力,它是術語能力關系網的核心力量,與其他能力相輔相成。應用能力的培養可以使翻譯專業學生發現理論框架中存在的問題,避免在翻譯工作中出現術語誤解的問題。
 ?。ㄈ┪墨I能力
  文獻能力是指在術語工作中能夠進行文獻查詢采集、加工處理,開發利用等文獻活動,它需要理論能力進行指導,是文獻工作流程的重要參考。同時,文獻能力還需借助專題能力、技術能力和管理能力才能了解所涉領域的專業知識,解決實際翻譯工作中的術語問題。
  (四)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是指術語工作中對所涉及文件資料的采集、分析、分類、歸檔等整理工作能力。管理能力的實現需要技術能力的支持,即把現代化信息技術應用與術語管理中去,并更好地解決術語翻譯工作中的問題。
  (五)專題能力
  專題能力是指在術語翻譯工作中了解所涉及的專業領域知識理論及發展現狀等。要求翻譯專業學生對自己不懂的術語問題能做到基本熟悉,并知道如何查詢文獻資料獲取相關知識,掌握術語正確概念,避免術語工作中的歧義與誤解。
  (六)技術能力。技術能力是指能夠利用各種工具與技術從事術語工作,解決術語問題的能力。尤其是現代信息技術工具為技術能力帶來巨大優勢,實現了翻譯工作質的飛躍。
  (七)語言能力。術語能力是指能夠掌握兩種或多種語言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并熟練應用于交際,具有良好的語言敏感度。要想做好術語翻譯工作,必須熟練掌握語言能力范疇下所包含的語音、語態、語義和語用等方面特點。
  三、翻譯專業學生術語能力培養策略
  在翻譯教學活動中,我國傳統課堂教學都不可避免的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術語和文體,而對專業外語教學中的專業問題涉及甚少。此外,翻譯課堂教學多注重理論翻譯能力培養,而忽視了實踐性操作教學,忽略了術語翻譯能力培養在翻譯工作中的重要性。因此,要想提高翻譯專業學生的翻譯能力和術語能力,首先應采取階段性模塊化課程設置,明確區分翻譯層次。按照翻譯專業學生自身水平設置不同程度的術語學習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課程模塊分類,讓學生初步了解術語理論,再次了解術語構成,最終熟練合理運用術語相關知識來進行翻譯工作,有效鞏固學生術語能力,提高學生術語學習的靈活性和高效性。其次應采取實踐型教學方法,可以搭建云網絡平臺,提供海量術語資料查詢功能,采取有效實踐教學方法,設置實踐性,專業化領域翻譯課程,實現師生和生生互動翻譯活動,分享彼此翻譯經驗和方法,并且分組討論翻譯作品效果,激發學生靈活翻譯思維,積極引導翻譯專業學生進行術語能力的運用,有效解決翻譯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歧義。最后應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學生術語能力的同時,教師自身也應當加強術語應用能力的培養與認知,努力改善翻譯專業學生的術語教學方法和教育水平,從而更好的為翻譯專業學生保駕護航,做好引領工作。
  總之,術語能力的綜合性和實踐性貫穿整個翻譯工作流程,了解術語能力的概念及構成是進行翻譯工作所必需的能力,改革翻譯教學策略是培養翻譯專業學生進行教學工作的必備環節,是為社會提供翻譯人才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王少爽.面向翻譯的術語能力:理念、構成與培養[J].外語界,2011(5):68-75.
  [2]湯思敏. 關于中醫術語翻譯原則的探討[J].中醫學報,2010(3):555-557.
  [3]仲偉合.我國翻譯專業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翻譯,2014(4):40-44.
  [4]王少爽.翻譯專業學生術語能力培養:經驗、現狀與建議[J].外語界,2013(5):26-35.
  基金項目:2017年度黑龍江省外語教育學術交流基地研究課題“翻譯專業本科生術語能力培養演技”(T2017009)。
  作者簡介:
  王琳琳(1982-),女,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英語翻譯教學,大學英語移動教學研究。
  薛東巖(1978-),男,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及翻譯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01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