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競出成績,秀出精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課堂是學生獲得文化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如何讓學生在40分鐘的課堂時間里有所收獲,這就要教師花心思把語文課堂變為“樂土”:創設和諧、快樂的課堂氣氛,創設一系列競秀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上競出能力,競出素養,秀出精彩,贏取快樂, 使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下充分展現個性,更全面地發展核心素養,獲得知識的熏陶,能力的增長。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課堂教學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經常出現學生厭學的不良現象。那么,怎能讓學生愛上語文、愛上語文課呢?筆者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發現通過創設一系列競秀活動,能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享受學習語文所帶來的快樂,這是讓學生愛學、樂學語文的良方。
  一、改“頭”換臉,競出快樂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詹姆斯曾用實驗證明,通過激發興趣,人的積極性可以增加3—4倍。教師可從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入手,想方設法創設課堂上的競秀活動,讓學生踏上尋找語文樂趣之旅。開學伊始的語文課上,筆者向學生講述兩個故事:一個是講述作家的真實故事,讓學生知道,學好語文、能寫一手好文章也是職業方向;另一個是講述搜集的笑話日記,讓學生在歡聲笑語中有所收獲。每當學生聽完這些故事,對語文的學習產生前所未有的熱情。為了讓這股熱情之火繼續燃燒,在往后的課堂上筆者時常地給學生“加料”——選取一些趣味成語進行填空游戲、演小品、知識競賽等維持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各項競秀的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將厭學換成樂學之“頭”,將呆臉換成笑臉——讓每個學生都在課堂上贏取快樂。
  二、智慧“加工”,獲取“果實”
  近年來,語文考試的知識點層出不窮,要想猜中考試的內容猶如大海撈針。因此,每位教師都會絞盡腦汁,用貼近考試題型的相關練習給學生反復地“試刀練槍”。課堂里“復印”出來的答案,把學生的個性化理解和獨特的內心體驗消磨掉,學生重復的是別人的思想,長此以往,學生便變得不善思考,個性衰微,無創新可言了。要改變現狀,筆者認為語文教學要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充分張揚個性、敢想敢為,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感受到自己智慧的磅礴力量。以《夜鶯之歌》教學片段為例,讓學生想象:假如小夜鶯在轉身的剎那被敵人發現了,接下來故事會如何開展呢?設計發散性思維練習,從而擴展學生的思維及加深學生對課文中心的理解。學生在“你一言,我一語”的環境下,在相互競秀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展示自己的創造力,在各自的“智慧加工場”中生產智慧的“果實”。
  三、合作“碰撞”,釋放活力
  語文課堂不能忽視對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去探究未知的世界的引導,不能忽視對學生質疑問難的探究精神的培養。教師要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引導學生帶著學習的熱情,在合作探究課堂上提出疑問,在思維碰撞的過程中擦出智慧的火花。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共同解決問題,問題在老師的指點下得以升華、延伸,學生之間的思想碰撞出的智慧火花、創新之花。為此,教師要精確地把握教材,了解教材的施展空間,給予學生參與、研究的舞臺,相互競秀才能活化課堂教學,使課堂釋放出生命的活力。
  教學《體育頌》一文時,筆者留給學生十分鐘時間,討論:“體育精神到底指什么?”筆者預設的答案是課本上的正義、勇氣、榮譽等,可學生說出了“體育精神是指對人類個體的力和美的創造”“促進國家交流”“弘揚和平精神”等內容。從抽象到具體,從單一到全面,句句閃爍著思維的光芒。通過課堂競秀活動的合作“碰撞”,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展現和提高。教師在課堂上預留時間給學生自行合作、交流、展示是非常重要的,這利于學生在合作中鍛煉,在交流中成長,在競秀中成才。
  四、巧借幽默,秀出精彩
  幽默是一種智慧,它常常給人帶來歡樂并給人以啟迪。如果老師在課堂上適度運用幽默語言,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興奮度,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在歡聲笑語中掌握知識,真正把課堂當成精神樂園。例如,在教《最后的淇祺》一課時,筆者假裝奄奄一息地問學生:“假如我是白鰭豚淇淇,有哪些因素影響我的生存?請你們幫我找出出主意吧!”學生積極思考,爭相回答,顯然這樣沉浸式教學課堂,用具體的情節、幽默的語言,使教學變得形象化,能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投入學習的環節。
  五、激發情感,贏取快樂
  “情感是語文教學的靈魂”,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使用各種手段(如音樂、小比賽、影視、故事),激發起學生心中的情感。有一次,筆者利用課件先引導學生觀看課文中的插圖,然后讓學生閉上眼睛細心聆聽,從聽覺上感受到《月光曲》的獨特魅力再引導學生找出文中相關的重點詞句。巧妙地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具體,學生輕松弄清了貝多芬感情波瀾的層層推進。只有老師投入了情,才能激發學生的情,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變“老師要我學”為“我要老師教”,從而贏取快樂。
  六、仿寫詩歌,詩性熏陶
  筆者在課堂上創設各種的競秀活動——朗讀比賽和詩歌創作,讓學生從古詩、現代詩、童話詩中去體會美,領略美、感悟美、創造美。每新接手一個班,我都會印刷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讓孩子們誦讀,讓孩子們感受這些唐詩宋詩帶給我們的美妙意境。除了古詩,《日有所誦》是一本不錯的課外讀物,現代詩《做一片葉子的快樂》《我要把自己寄給你》等是孩子們愛讀的詩歌。課堂上,筆者常常借用競秀的形式,讓孩子仿寫。如《長江之歌》勻稱對仗,語言精練,孩子模仿寫出了《黃河之曲》《黃山之調》《長城之長》等。競秀活動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大腦感受大千世界萬物生靈,用自己的語言變成詩,讓孩子們體驗語言的節奏感、音韻感,從而提高語文素養。
  簡言之,通過競秀活動這一富有體驗和充滿情趣的語文學習,學生學會思考,學會真實地認識這個世界。競秀課堂引領學生用生命和情感去重新詮釋語文的內涵,讓學生享受課堂帶來的樂趣。如此一來,課堂不再是學生的“包袱”,而是學生向往的“殿堂”,贏取快樂的“樂園”。
  參考文獻:
  [1]湯華敏,曾富榮.讓幽默走進語文課堂[J].新課程·小學,2013(5):107.
  [2]高穎,嚴萍,王正強.課題研究方案——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J].教育教學科研,2013(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814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