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新課程改革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提供了新的動力,初中語文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發揮課堂教學這一主要載體的作用,盡最大可能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本文的研究從筆者的語文教學經驗出發,分析現階段存在的初中語文課堂低效問題,提出打造高效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新課程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最主要的陣地,構建高效的課堂有利于深化新課程改革,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也是實現教師角色轉變的重要環節。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要積極落實新課程理念,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現階段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低效現象分析
第一,課前預習方式和情境創設存在問題。課前預習的效果會對課堂產生直接的影響,很多語文老師向學生強調預習之后便放任不管,學生的預習局限于閱讀課文,難以真正實現預習的價值。而對于語文老師自身而言,缺乏對教材的深入研究,在為初中生創設情境時也存在問題,這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低效的“導火索”。
第二,初中語文教學過程的低效。初中生的語文課堂教學不應該局限于對字詞的認識,對優美語句的鑒賞和對文章層次的劃分,但現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過于局限,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模式貫穿整個課堂,這是整個課堂低效的重要原因。課堂上,語文老師本應該重視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激發學生參與到其中的主動性,但實質上的語文教學卻暴露出形式化的問題,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沒有受到語文課堂的影響,整體的教學質量堪憂。
第三,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問的低效。提問是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一種對話和溝通方式,但現階段的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沒有發揮其真正的作用,很多老師缺乏提問技巧的掌握,甚至將不同的提問類型混為一體,提問的難度把握也不到位,導致營造出一種師生交流頻繁的假象,但實質上初中的學生難以在課堂提問中真正有所收獲。
第四,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討論的低效。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很多老師提出問題后根本不考量問題的難度,立即組織學生討論問題,很多學生在稀里糊涂的狀態下和小組成員溝通往往存在問題,甚至偏離討論的主題,這就導致整個課堂討論的低效,難以發揮小組討論的作用。
二、打造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分析
基于多年教學實踐和經驗總結,打造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點。
1.以學定教、以學定講,優化教學環節
新課程背景下的學生和老師都要樹立文本意識,這對于語文老師而言是一種新的挑戰。在學生的視野當中,閱讀語文課本和分析篇章能夠提升聽說讀寫綜合素養,而從教材選編的角度而言,語文教材要在符合一定標準和要求下確定的能夠提升學生語文知識和能力的篇章,并非按照具體學情選編課文?;诖耍Z文老師需要做好調整和創新,按照學情狀況適當地調整教學內容,明確每一節課堂的目標。
2.挖掘和處理教材內容,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要打造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需要語文老師認真研讀語文文本,除了基本的對文章內容爛熟于心之外,更重要的是深層次挖掘文本內容的含義。除了基本的聽說讀寫訓練之外,還要在課堂上滲透人文教育思想,培育學生正確的思想態度與價值觀,升華語文課堂教學。例如,在學習文言文《孫權勸學》一文時,除了翻譯文章、理解中心思想之外,語文老師可以升華課堂實現和學生學習的關聯,強調孜孜不倦的求學對于個人發展的重要性,將課堂和人文思想教育有機結合,能夠讓學生愛上語文。
3.在打造高超的教學藝術上下功夫
要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真正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語文老師僅僅具備知識水平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具備課堂教學的藝術和技巧。第一,語文老師語言的豐富性和學生對言語欲求的關系;第二,語文老師語言準確程度與學生言語感悟明晰程度的關系;第三,教師言語靈活程度與學生思維、語言發展的關系。高超的教學藝術總是能引導學生投入到課堂教學中,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自然也就不難了。
4.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和學習習慣的養成
高效的語文課堂需要做好課前的預習階段,在預習階段解決一些問題又發現一些問題,有目的的預習能夠引導學生探索文本的意識,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充足的課前預習是課堂合作探究的前提。這是激發學生思維的保障。當全體學生的思維被拓寬,語文課堂也會充滿了活力。聰明的教師要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和有計劃閱讀的習慣,在語文課堂上養成探究問題的意識和善于質疑的習慣,在生活中養成善于發現問題和積累的習慣,讓學生能聽,會說,愛讀,愿寫。
5.注重問題的難易搭配,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初中語文的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是經篩選后編入教材的,其中有很多閃光點,語文老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和發現問題,激發初中生的求知欲和深入探索的精神。提問是貫穿課堂的重要環節,初中語文老師在提問時要注重問題的難易搭配,在合理的提問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問題的難易搭配和循序漸進能夠拓寬學生的思維,讓語文水平不一的學生都參與到其中,形成活躍且和諧的課堂氛圍,將課文中的問題順眼到課外和生活當中,能夠提升初中生解決問題的素養。
6.開展好角色扮演活動,寓語文教學于快樂中
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生活經驗重視力度不夠,將教材視為課程開展的唯一根據,認為死記硬背就能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導致語文知識缺乏生機和活力,學生難以感悟文本的真實情感。語文老師的教學要遵循寓教于樂的原則,挖掘文章的人文因素,在角色扮演中學生可以感同身受的理解和體會人物性格,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語文教學的人文特征相適應。例如,在學習《老王》一文時,語文老師可以選取其中的片段讓學生演繹,在演繹的過程中把握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和動作描寫的精彩之處,在這樣的角色扮演中文章變得更加立體化,學生不由自主地融入到情景中能夠形成深刻的認知,課堂教學的效率也就大大提升了。
總而言之,打造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首先要提升語文老師的綜合素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上收獲智慧和情感上的共鳴,放飛學生的思想并張揚學生的個性,提升語文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時實現思想和能力上的提升,讓初中語文課堂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 戴宗宇.打造農村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之我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2.
[2] 李建蕓.構建農村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之我見[J].讀寫算:教師版,20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81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