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創設情境,打開學生語文學習之門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在語文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各種真實的學習情境,如文本情境、學習情境、問題情境等,讓學生在一種自然而真實的情境中學習,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情境中深入文本,在文本理解中體驗情境,為學生打開語文學習之門,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 小學語文;創設情境;語文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特別是在小學階段,興趣是保障我們課堂教學順利、高效實施的關鍵。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創設各種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為他們打開語文學習之門。
  一、巧設導入情境,激發學習熱情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學也是如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導入這個環節,依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情況和教學實際對導入環節進行精心設計,實現內容、目標、學情和實際四位一體式的設計,實現導入情境的趣味化,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創設真實而富有趣味的情境,還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導入情境之中,實現教學情境的真實化,為學生開啟語文學習之門。
  如:蘇教版小學語文《三打白骨精》一課,寫的是白骨精三次變化去害唐僧,被孫悟空三次棒打的故事,課文選自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在入編課文時有所改編。說到《西游記》,這可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電視劇了。為了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創設了這樣一個導入情境:教學開始,我先告訴學生要為他們播放一部電視劇的開頭,看誰能夠猜出電視劇的名字。這樣孩子們一下就來了興致。剛一開始播放,學生們就全都猜出了電視劇名字《西游記》。然后讓學生交流:唐僧師徒中最喜歡誰?知道他們的哪些故事等,在交流中學生的興致更濃了。最后出示課題《三打白骨精》,在讓學生簡單介紹自己從電視上了解的情節后,開始讓學生閱讀文本學習。這樣,通過巧妙設計導入情境,為學生打開了語文學習之門,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課堂教學之初,不僅要實現導入的趣味化,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情境還要緊緊圍繞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展開,依據教學目標緊扣文本重點與關鍵,讓導入為學生的學習服務。
  二、巧設問題情境,激發求知欲望
  “學患無疑,疑則進也”,教學就是通過一個個問題的引導實現的。但這個問題的設置是非常有講究的,不能只是用教師問學生答的死板方式。我們可以運用問題生成的方式,把問題的提出巧妙地融合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之中,自然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成為學生學習過程的一個環節。比如,可以通過抓住題目與學生交流所得與所疑方式自然生成問題,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運用追問、質疑等方式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激發學生求知的渴望。
  如:蘇教版小學語文《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 一課,寫的是與地球非常近似的火星上面的情況。這是一篇科普性的文章,通過把地球與火星的比較,得出了它們之間的異同,講述了為什么地球能夠孕育生命而火星卻不能的道理。本來教學科普性的文章是很枯燥的,遠沒有一般記敘文生動精彩。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運用巧設問題情境的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渴望。既然是“孿生兄弟”,那么我的問題便從“孿生兄弟”開始。我先讓學生在課堂上交流自己所見到的雙胞胎的情形,讓學生說說雙胞胎的相近之處,讓他們理解雙胞胎的同源及其非常相似的特點。然后話鋒一轉,向學生提出了:既然地球同火星是“孿生兄弟”,那么他們之間存在哪些“異同”之處呢?這就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渴望,非常自然地引領學生進入了更深一層的學習,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問題情境的設置,要依據課堂教學實情進行,要為學習而設置,是文本學習的需要,更是教學目標達成的需要。只有讓問題設置得更真實,更貼近學生的學習。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為學生打開語文學習的神秘大門。
  三、巧設朗讀情境,享受文本秘妙
  “三分文章七分讀”,文字內部蘊含著作者的思想情感,是作者生命的物化存在。我們通過朗讀,不僅可以再現文本生命,展現作者的表達密碼,還能夠讓學生在朗讀中加深文本體驗,融入自己對文本的理解,注入自己的生命體驗。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依據文本理解和情感體驗的需要,根據當時的教學情境精心設計朗讀情境,可以配樂朗讀、配視頻朗讀、分角色朗讀等等。讓學生在朗讀中享受文本的秘妙,開啟語文學習的神秘之門。
  如:蘇教版小學語文《半截蠟燭》一課,寫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人伯諾德夫人和兩個孩子負責傳遞情報的事。在一個晚上,一個德國軍官帶士兵闖入家中,一家人為了保護情報同敵人巧妙周旋。由于劇本主要由人物語言構成,并不適合單個學生朗讀。于是,先讓學生結合舞臺提示進行自由讀,理解文本內容,體會人物特點,尋找最佳的“朗讀”方式,挑選自己最喜歡的角色。我在學生自讀結束后,讓學生按照角色自由組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讀。學生在充滿趣味的朗讀中生動地感受文本,理解文本內容,體會人物特點,特別是感受法國一家人的機智和勇敢。這樣,通過巧妙設置朗讀情境,讓學生進入了真實、生動的朗讀情境之中,細致入微地體會人物特點,感受人物精神力量,品味語言文字的魅力。在情境朗讀中,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文本的秘妙,讓學習過程輕松快樂起來。
  朗讀,是一種對文本的理解,同時也是將自己的生命體驗融入文本之后的表達。在設計朗讀情境時,教師要讓教學與學習、理解與表達、文本與學生之間緊密結合,讓朗讀成為教學的需要、學習的需要,真正服務于學生的學習,成為打開學習語文之門的需要。
  語文,是一門有生命、有靈魂、有思想的學科。在教學時,教師要把它“激活”:通過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置身于真實、鮮活的學習環境之中,把語文學習當成一種享受,為學生打開一扇語文學習的大門。
  【參考文獻】
  [1]張俊.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課外語文,2019(03):139+185.
  [2]溫醒娥.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9(12):215-216.
  [3]司德東.立足文本內容,創設具體情境——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法例談[J].新課程(上),2019(02):15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848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