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有效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創新思維是思維能力中的一個重要板塊,因此,教師需要有效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如果學生對知識沒有疑問,那么學生便不會自主思考;如果教師沒有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那么學生便難以隨著問題的展開進行深入思考。對于學生來說,教師起的是引導他們學習的作用,教師需要創設清楚、明確、多層次的問題情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不斷的鍛煉。
  【關鍵詞】問題情境;創新思維;教學模式
   創新思維的培養要從青少年時期甚至是少年時期要開始,日積月累才能形成良好的創新思維。對于初中生來說,初中數學是培養他們創新思維的重要課程,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上,要認清目前存在的不足,通過合理的策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取得更好的數學學習效果。
  一、過去傳統教學方式存在的弊端
  在傳統式的初中教學中,教師的教育大多是“填鴨式教育”,教師更多關注的是學生是否記了筆記以及上課是否認真聽課,但其實這種方式是非?!暗托省钡膶W習方式。此處的“效率”指的不是學生能夠又快又好地做出題的速度,而是對學生思維、思考能力的培養。“填鴨式教育”更多地把學生變成機械的做題機器,不利于學生未來綜合能力及思維能力的發展。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中非常關鍵的時期,這個階段學生的心智、思維能力尚未發展成熟,這正是教師引導學生建立起成熟的心智、優秀的創新思維能力的黃金時期,因此,我們必須通過一些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有效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方法
 ?。ㄒ唬﹦撛O生活情境,營造創新思維的氛圍
  生活情境會激發出學生的學習動力,對于學生來說,課本上單純的文字描述無法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他們可能會打瞌睡、開小差、甚至擾亂到正常的課堂紀律。對此,教師應營造一種特殊的氛圍,創造一個有趣的生活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斷點燃他們的探究欲望,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那么,教師該如何創造一個有趣的生活情境呢?這可以說是一門“藝術”,“藝術”來源于我們真實的生活,因此,對于特定情境的創造、情感氛圍的營造也應來源于生活。不僅如此,教師除了從真實生活中汲取情境創造的靈感,還應具備一定的共情能力。共情能力是一種能夠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如果教師具備了一定的共情能力,便可以實時對所創造的情境做出一定的調整,以便于提高學生對該情境的接受度以及提高學生在該生活的情境中學習的效率、加深學生在該特定情境中思考的深度。
  例如:在講到初中數學關于圓的各種知識(圓心角、圓周角、圓的位置關系等)時,教師可將圓具象化到生活中,可以是某座建筑,也可以是某棟房屋,同時,教師還需要帶領學生去感受這個情境、領悟這個情境。只要教師能夠在特定的課程中挖掘生活的情境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思考,那么,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也會得到一定的提高。
 ?。ǘ┳⒅卦⒔逃跇?,點燃創新思維的火花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是在黑板上寫板書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平面的圖像、文字很難營造生動的、形象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進行學習和思考。隨著時代的變化、教學設備的更新,給教師的日常教育工作帶來了極大便利。通過現代化手段,教師可以制作出生動形象的課件,使學生對一些知識、一些圖形有更加直觀的感受。例如:在學習立體圖形展開時,教師讓學生觀看圖形展開的視頻遠遠比讓學生看平面圖形進行想象來的直觀。同樣,教師還可以通過各類小游戲及友誼比賽等方式,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設置各類知識小競答比賽,讓學生舉手回答各種趣味小問題,這樣“寓教于樂”,有利于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鍛煉快速應變能力。教師還可以設置各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動手性實踐操作,讓學生動手又動腦,不僅能夠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還能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
  (三)關注知識內涵,促進創新思維的形成
  教師在教學之前首先要做一個全面、多元、多層次的課題設計,并設置相應的問題導入,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問題的設置應緊扣知識的本質內涵。比如:問題不能是以下的這種——“勾股定理的公式是怎么樣的?”“如果以三角形的內心為圓心,以內心到三角形一邊的垂線段為半徑作一個圓,三角形和圓的位置關系是什么?”而應該是——“勾股定理的公式為什么是a+b=c”“以三角形的內心為圓心,以內心到三角形一邊的垂線段為半徑作一個圓,為什么這個三角形會和這個圓相切?”不能為了問題而設置問題,這樣的問題是沒有意義的。在設置問題時,首先應該想清楚這個問題面對的對象是誰,在初中教學中,教師設置問題的對象當然是學生,因此,問題的設置應以學生為主體;其次,問題的設置需要有明確的目的,并不一定需要一個唯一的答案,每個學生的想法都是不同的,他們面對同一個問題會有不同解決問題的思路、思考問題的方法,因此,教師需要明確這個問題設計的初衷是什么,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哪一個知識點;最后,問題的語言表達應該清楚明確,否則,容易產生歧義,這會讓學生無法理解題意,從而做出錯誤的解答。
 ?。ㄋ模嵤┒嘣呗裕亲o創新思維的培養
  我們要確定一個原則——創設教學情境要“以人為本”,即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要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中,數學教師需要充分了解新版課程標準所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教學課程設計,以及更有效地創設問題情境。有效的問題情境應包含以下四個方面:懸念情境、信息情境、生活情境及求異情境。有效地創設懸念情境是指教師要在教學時創設一個具有懸念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學習“圓”時,問:“同學們,你們知道車輪是什么形狀的嗎?”學生就回答“圓的?!痹賳枴叭绻情L方形或是三角形的可不可以呢?”學生笑著紛紛搖頭,問“那可不可以是橢圓呢?”“不行不行,沒法騎”學生搶著回答,繼續問“那為什么圓就可以呢?”學生議論紛紛,各抒己見。教師可通過類似情境的創設,給課堂教學增添懸念,引發學生的思考、探究。有效地創設信息情境要求教師能夠在情境中使用到充分的知識信息架構,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能夠充分理解教師創設該情境的目的,同時,良好的信息情境的創設也有利于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有效地創設生活情境是需要教師將所要教學的知識融入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所潛藏的數學知識。數學教師可以使用一些輔助工具創設出一個生動形象且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清境,如教師可以構建一個生活購物環境,讓學生運用方程知識,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有效地構建求異情境就需要教師構建一個有效的情境,讓學生敢于提出質疑并對自己的質疑作出論證,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對于教師來說,教學方式的改變仍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對于學生來說,新型教學方式的出現有利于他們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綜合能力的提高。在新型教                   (下轉第24頁)(上接第2頁)
  學方式的探索中,有一條路叫做“有效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
  生創新思維”,這種方式是對傳統教學的一種創新。相信在不遠的將來,身懷抱負的教師們定能找到一條又一條培養學生更好、更全面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楊建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創設有價值的問題情境開始[J].教育現代化,2017(03):158-159
  [2]廖小員.創設問題情境 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7:47
  [3]顧景輝.以情境教學融入初中數學教學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5(12)
  (本論文系2017年福建教育學院基礎教育研究立項課題《有效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研究》(項目批準JYYB-2017066)的研究成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0981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