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有效情境促進思維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王林老師編著的《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研究與實踐》從教師教學的實際需要出發,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通過教學實踐解讀課程標準的有關內容,通過具體案例分析給出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教學策略,通過案例闡釋改革熱點問題的正確處理。書中的“觀點聚焦”和“策略提示”兩部分告訴我們“是什么”和“為什么”的同時,也告訴我們“怎么做”,撥開了課改的迷霧,使課改的路不再迷茫。下面我就創設教學情境在課堂教學中的意義和策略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關鍵詞:小學數學 情境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3-0149-01
1.創設有效情境的意義
“創設情境”已經成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是因為創設必要的現實情境,可以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事實上,一些生動活潑、新穎有趣且富有思考價值、具有挑戰性的情境,可以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學生探究新知奠定良好的基礎,又能有效調動學生探索的欲望,能有效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的發展。但是有些教師為了片面追求狹隘的教學情境,淡化甚至扭曲了激趣教學的初衷,降低了數學教學的實效,這樣的情境創設就喪失了其原本的意義。
事實上,“好”的現實情境就像那未經加工的鉆石,顯不出它的光輝,只有經過必要的“數學化”才更有價值。有價值的現實情境包含著鮮明、準確的數學內涵。如果我們的數學教學始終停留在現實情境之中,缺乏對現實情境中非數學內容、非數學本質屬性的剝離與剔除,繼而缺乏對現實情境中所蘊含的數學知識、數學方法、數學思想、數學結構、數學模型的分析和抽象,那么,這種缺失了必要“數學化”過程的數學學習,同樣無法真正幫助學生實現對數學內核的把握和建構。因此,現實情境“數學化”勢在必行。
2.創設有效情境的策略。
?。?)善于創設生動而有意義的現實情境
現實情境的創設應服務并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首先,現實情境應體現現實性,情境具有一定的生活背景才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才能建立起問題情境與學生生活經驗之間的關聯,才有助于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儲備,獲得對數學內容或結構的理解和把握;其次,情境的創設應體現趣味性,這是因為數學本身是抽象的,而抽象的數學內容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愿望,需要情境本身具有明顯的趣味性。這種趣味性既表現在其外在的形式上,如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指向,教師可以創設一些童話、故事情境,或具體的活動情境,以便吸引學生參與到故事或活動背后的數學問題或思考中來。當然,現實情境的趣味性有時還要表現在其內部的特征上,尤其是,現實情境是否具有一定的問題張力,是否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的愿望,是否富有一定的挑戰性,這些同樣是創設現實情境時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梢哉f,好的現實情境是內外兼修的,既要滿足兒童好玩、好動、好勝的需求,又要有效調動學生的探索愿望,唯有如此,現實情境才能更好地服務并促進學生的數學發展。
?。?)善于把握“數學化”的恰當時機
現實情境是數學內容的重要載體,但載體不等于內容本身。有時候,我們出示一個情境以后,學生關注的可能是一些非數學的信息,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觀察情境圖時,他們看到了圖中的樹、花……而不去注意與數學有關的內容。這時,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幫助學生剝離其中非數學的成分,而逐步接近數學的內核,進而在觀察、比較、分析、抽象、概括等數學活動中,理解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方法,領悟數學思想。如:在教學《圓柱和圓錐的認識》一課時,出示一個長方形小旗:如果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它是什么圖形?如果以這條邊所在的直線為軸,讓它飛快地旋轉,想象一下,會形成什么形體?出示長方形小旗,小旗、小旗的顏色等都是非數學的信息,長方形才是它的本質。所以在提問時我提出“如果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它是什么圖形?”引導學生關注它的本質,通過操作、想象感知長方形繞一條邊旋轉后形成圓柱。找一找,屏幕中這些物品哪些是圓柱形狀的?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是圓柱形狀的?再利用實物觀察探索圓柱的特征。在這個過程中,化靜態為動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在活動中引導學生關注本質,進而在觀察、比較的過程中發現圓柱的本質特征。
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數學化”也是非常重要的,“數學化”應發生在學生對現實情境有了一個充分但不過度的感知的基礎之上,“數學化”應遵循著“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基本原則,要做到順其自然,“化”在不得不“化”時,“化”在不得不“化”處。這里既有一個度的把握問題,更包含著豐富的實踐智慧。
現實生活中圖形的放大與數學領域中圖形的放大有很大的區別,因此在原圖的基礎上出示了三幅變大后的圖,分別是長變寬不變、寬變長不變、長和寬都按一定的比變化,通過比較很自然地從我們生活中通常所說的“放大”過渡到數學中圖形的放大,通過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經驗并結合平面圖形的特點展開比較,揭示圖形放大的數學本質,初步感悟圖形縮放的基本特征:大小變化而形狀不變。
孫曉天教授勉勵這本書的作者們要做好數學課程改革理念和目標的“二傳手”,又何其不是在勉勵廣大一線教師要接好“二傳手”傳過來的球、做好實踐數學課程理念和目標的“扣球手”呢?我愿做一個優秀的“扣球手”!
參考文獻
[1]金少云,郁曉麗.創設情境,引導自主探究[J].寧夏教育,2019(02)
[2]羅麗鴻.創設情境,讓學生學習興趣盎然[J].小學教學參考,2019(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06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