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北方林業病蟲害防治的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國家對于生態環境的高度重視,北方林業生態環境有了非常大的改進,林業建設關系到我國生態環境的改善,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環境綠色健康發展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舉措,而影響北方林業建設和發展的主要問題就是林業病蟲害問題,加強保護森林的快速的發育和成長,對維護森林資源生態系統穩定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北方林業;生態環境;病蟲害防治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類社會由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變,森林是生態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物質基礎,進入21世紀之后,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也越來越強,而北方林業建設工作受到更多人的重視,經過不斷的完善與改進,當前森林面積已經得到很好地提高,生態環境得到較大的改善,但是因為存在林業病蟲害問題,給林業經濟的良好發展造成了影響。
一、北方林業病蟲害產生的因素
我國北方林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開展林業建設會出現病蟲滅害的發生,這是一種不可抗的因素,也是對我國北方林業建設以及生態環境改善產生重要影響的因素。
1.林木樹種結構不合理
在我國政府對生態環境的高度重視的背景下,北方林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綠化步伐不斷加快,但北方地區的林地大多是人工林,由于缺乏造林經驗,使得造林時沒有科學規劃,再加上造林工作監督不到位,使得人工造林不遵循自然規律、不講究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等一系列問題不斷出現,林木樹種的單一化現象較為嚴重,這也是產生林業病蟲害的原因。
2.氣候轉暖的影響
隨著全球氣候南北氣溫差距的縮小,北方地區的冬季氣溫也在升高,這種“暖冬”現象的出現,導致越冬害蟲的成活數增加,害蟲在春、夏季相對溫暖的環境中大肆繁殖,再加上受季風氣候的影響,北方地區在春季容易受到寒流潮侵襲,很容易造成樹勢衰弱,從而誘發病蟲害的發生、傳播。
3.對于病蟲害缺乏合理的測控
林業發生病蟲害,爆發初期是最佳的防治階段,但是目前北方林業病蟲害的監控工作沒有完全落實到位,只要出現大面積的病蟲害爆發,就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治理。主要原因是對病蟲害防治的專業人員相對較少,沒有對監控設備進行合理的配置,導致監控工作不能全面開展,不能有效監控大面積的森林,進而影響林業病蟲害的整體監控效果。
二、北方林業病蟲害防治的措施
1.科學合理封山育林
北方屬高寒氣候地區,在實施造林的過程中,林業部門要依據當地土質、氣候等自然條件,選用苗木要滿足林木生長所需,并且要選擇多種類的苗木建立混交林,這樣就能夠讓各種生物間彼此互相制約、共同生存,即便是出現某種病蟲害也不會給森林造成毀滅性影響,并且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降低林木被人為破壞,有效提升保護林木的性能,確保森林系統能夠完善發育,最終實現防病抗病目的。這樣還能夠對林木實施混交工作,能夠更好合理的完善群落,逐步形成實際天然林木,讓生態環境更為穩定和諧。
2.構建完善的監測和預防機制
檢測預防作為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礎,能夠有效防止病蟲害的爆發和蔓延。在開展監測工作的過程中,應當對不同的林區進行抽樣監測,工作人員要對常見病蟲害的發病規律做出全面了解與準確把握,對病蟲害的特點和新的發展趨勢進行有效地發現,要進行科學完善病蟲害檢測預警機制的構建,以此來有效提升對病蟲害的反應速度,盡可能杜絕病蟲害現象的進一步蔓延。同時,林業管理人員還要結合崗位制度,定期組織巡邏工作,以此來對林區氣象、土壤的具體情況做出及時了解,落實好定期統計方面的各項工作。同時,林業工作者也要積極加強與氣象監測站之間的溝通合作,以便于準確、及時的獲取天氣、氣候變化方面的相關信息,以便針對病蟲害預防工作方案做出合理調整,從而取得理想的防范效果。
3.加強對林區管理人員的培訓
在進行林木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只有提高病蟲害防治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才能夠提升整體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效果。加強對林區管理人員的培訓,聘請相關專家進行有關林木管理方法、林區保護方法、林木種類、病蟲害種類等方面的培訓,使林區管理人員對林木和病蟲害知識有一個較全面地了解,提高林木種植技術水平,了解病蟲害發生特點和習性,提升林區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在發現病蟲害后可以及時控制災情。同時要加強管理人員對檢測設備的使用培訓,使他們能夠采用先進的技術設備進行防治工作,提升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整體效果。
4.提高病害防治的科技水平
在進行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中,除了各項防治舉措的制定與實施完善之外,各項防治工作的設計與開展還要有效降低對一系列化學藥劑的依賴,采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積極探索,不斷嘗試更多樣化的病蟲害防治手段,促進林業生態系統抵御病蟲害能力的逐步提升,或者是用生物處理的方法,加強微生物天敵的有效引入,將有害昆蟲及時殺滅?,F階段,一些常見病蟲害采用的是微生物防治技術,林業工作者可以結合病蟲害的具體情況,給予科學選用。此外,還可以通過引進益鳥的方式來有效避免病蟲害的產生,如麻雀、山雀和啄木鳥等鳥類,都是一些有害昆蟲的克星,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在林中選擇合適地點為引進鳥類建造鳥巢,形成天然的保護屏障,實現對病蟲害的有效控制。
總之,林業病蟲害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問題,其造成的影響相對較大,容易對森林資源造成毀壞,甚至對生態環境的平衡性產生不利影響。林業病蟲害治理要以“防治結合”為原則進行治理工作,北方林業在我國的國民經濟建設和生態環境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林業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對林業病蟲害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其發生原因以及發病特點,同時要立足于現有的生物防治技術,創新出新式的、有效的生物防治技術,不斷提高北方林業病蟲害生物方式技術和水平,不斷推進北方林業生態環境的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慧敏.試加強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思考與探討[J]. 現代園藝,2012,(22).
[2]陳廣來.北方林業病蟲害防治策略探究[J].農家參謀,2017(18).
[3]謝紅輝,黃兌武,王春田,等.劍麻病蟲害生態防治應用及研究現狀[J].中國熱帶農業,2012(6).
[4]夏雨霞.北方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的重要意義和防治方法[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09(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25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