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芻議怎樣做歸真的“語文味”教師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課堂教學異彩紛呈。我們要反思,透過一些語文教學的“披紗”,厘清語文是什么,怎樣教學才有“語文味”。做有“語文味”的教師,要弄清語文的特性和功能,研修語文教學專業,強化自身語文素養。以言語運用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回歸本真語文,才能做一名有“語文味”的教師。
  【關鍵詞】 歸真語文;“語文味”;教師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語文教學彰顯了鮮活的生命力,課堂教學精彩紛呈。但是我們發現,“非語文”的內容不斷地進入課堂,注重高層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成了德育味;有的摻進探究自然奧秘,上成了科學味;有的音樂、影片融合,上成了藝術課;有的不自然地延伸了許多與文本相聯系的“背景探源”等,偏離目標,上出了資料高深味……從天文到地理,有古今到國內外,思維訓練,審美教育,無所不能,真乃“百科之母”,并冠名為“學科間的整合”“語文綜合實踐”,那么語文的知識、能力、素養有多少收獲?還有多少語文本味?
  一、何為“語文味”
  語文課程標準中說:“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彼枪ぞ咝院腿宋男缘慕y一?;貧w本真語文的原點,那就是排在第一位的“工具性”。既然是工具,就是被人們所用,為人們生活、工作服務,即語文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是“應用”,而不是僅僅“知道”。我們以往注重語文“知識和能力”的雙基訓練,把“聽說讀寫”作為語文教學的真正目標。
  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語文?平時說的話叫口頭語言,寫在紙面上叫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彼环种鞔危椭C發展??梢姡罢Z文味”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2001年,當代教育家——廣東深圳教研室程少堂教授在我國學術界首次提出,“語文味”是教學過程中共生互學的師生關系,通過激發情感和品味語言的審美快感,闡釋了教學語文的最高形式。
  不過,這個“快感”、這樣“語文味”,雖然適用于各個學段(更適合小學高年級和初、高中階段),但是對老師的“語文味”要求是非同一般的。
  二、怎樣才算“語文味”
  1.從語文的特點教學語文
  從語文的工具性出發,我們要品味文本語言,學習與運用語言,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發展他們的語文素養。從人文性出發,我們要品味文本的內涵,感知它的外延,以豐富學生的情感,以正學生的價值觀,以提升學生的品質。
  2.從文本的特性教學語文
  文本是語言學習與能力培養的源頭活水,傳承于師生語文學習的課內外活動中。我們要依據文本的特性預設教學方法,不能千篇一律,面面俱到?;騻戎赜谥R的傳承,或側重于能力的培養,或側重于“聽、說、讀、寫”的某一部分去訓練,哪怕是“字詞句段”的某一點去“聽、說、讀、寫”,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彰顯“語文味”。 這就是大家公認的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
  3.從設計的路徑教學語文
  文本是語文味的散發源,而教學設計的路徑是語文味的外在形式。合理、適切的教學設計,教學路徑會悠遠地散發著濃濃的語文味。比如,《春》一文中“春花圖”的兩個設計思路:
  A:(1)本段寫什么?(春花)有何特征?(多、艷、甜)(2)哪些詞語體現了寫作順序?(樹上,花下,遍地)(3)用了什么寫法?(虛實結合)(4)除了寫花還寫了什么?(蜜蜂)
  B:朗讀后思考討論交流明確:(1)本段寫什么?(春花)有何特征?(多、艷、甜)(2)哪些詞語體現了寫作順序?(樹上,花下,遍地)(3)用了什么寫法?(虛實結合)(4)寫花,還寫了什么?(蜜蜂)(5)作者分別是怎樣寫花和蜜蜂的?(讀原句)分別用了什么修辭方法?(6)寫花為什么還寫了蜜蜂,有何作用?這種寫法叫什么?(7)品詞:“鬧”等詞的用法和好處?
  通過比較,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B的設計緊緊扣住文本寫作重點“多角度繪春”,扣住主題“贊春”,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進行分析,突出“讀味”“品味”“寫味”,不空泛,不粗略。這樣的教學設計“語文味”更濃,更能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而A的設計沒有深入語言內部去,粗略枯燥,收效甚微。
  4.從教師的語文教學語文
  這是尋求本真語文味的最重要方面。
 ?。?)教師的語文能力決定著教學的語文味。作為新課程不斷改革中的現代化教育背景下的教師,要博才多學,特別是應具備深厚的語文功底和表達能力,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勝任語文教學工作,彰顯濃濃的語文味。
 ?。?)教師的教學能力決定著學生的語文味。有語文功底,不代表有“語文味”教學能力。因此,我們要不斷學習語文教學的專業知識,創新語文教學的途徑,豐富和深化語文教學能力,鉆研教材,靈活教法,精心設計,預設生成,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這樣才能上出有語文味的課,教出有語文味的學生。
 ?。?)教師的才藝能力決定著自身的語文味。教師自身的表演、語言、朗誦、書寫、寫作、歌唱等才藝意蘊優雅,也是語文味的外在表現,它會不知不覺地散發在課堂內外,縈繞在學生的耳畔,停留在眼睛的湖畔,沉積在記憶的底層,并不由自主地傳承著語文味,讓她飄得更遠。一句話,教師語文的人格魅力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教師的言語能力決定著課堂的語文味。言語表達是語文教師最重要的能力和風格。彰顯語文味,要求語文教師務必錘煉自己的課堂語言,練好口才,避免悶葫蘆倒餃子。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應該有創造性,風趣形象,有感情、有韻味,口吐蓮花,妙語連珠。富有文采的課堂語言是語文味的強力推手,是形成語文課堂獨特磁場的重要元素。教師的語感是一種語言修養,也是啟迪學生感悟的門徑,比如音調的高低、輕重、快慢,韻律的強勁舒緩,還有情感、教態、手勢等等,這些都有助于課堂語文味的散發。
  總之,語文課要真正減負,把“非語文”的東西請出去,凈化課堂,做歸真“語文味”的教師,使語文教育成為真正能體現自身特性和功能,擁有自身追求目標的嚴謹科學的人文學科。營造學生學習語文的動機和興趣,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語文綜合素養就會有明顯提高。因此,回歸語文本真,運用這個“工具”的教學實踐,“授之以漁”,才是我們語文教師的主要任務。讓我們不再嘩眾取寵,花哨綜藝式地去教語文,而是以學生學習的主體為本,以言語運用為本,以成長與發展學生為本,讓語文找到回歸本真的家,做一名有“語文味”的教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414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