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語文課更具“語文味”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語文教師。曾獲教育部部級優課,省語文年會優質課一等獎,省教科院論文評比一等獎,市評優課一等獎,市課題評比一等獎。主持省級課題一項,市級課題兩項,參與多項省市級課題,參與蘇教版語文必修教科書數字化資源編寫工作等。在《中國教育報》《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語文教學通訊》等報刊發表文章多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兩篇。
孔老師是一位善于思考、敢于實踐的語文教師。在他的課堂上,我們經常會看到與眾不同的思考與探索,他的諸多實踐并不是他喜愛折騰、愛出風頭、標新立異的體現,而是源自一名語文教師的使命與職責。
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語文改革浪潮中,有的教師在墨守成規中止步不前,有的教師在轟轟烈烈中折戟沉沙,而孔老師始終堅持語文課程“綜合性”和“實踐性”的本質屬性,在各式各樣的語文實踐活動中,表現出對知識的真實渴望、對專業的深度認知、對學生的真心關愛與對使命的高度自覺。
在一次演講中,他真誠地表達了自己的“四個夢想”:夢想每個學期能留下一堂讓學生和自己滿意的好課,夢想每個學期能讀到一本讓自己熱淚盈眶的好書,夢想每個學期能寫下一篇發自內心的好文章,夢想每個學期能夠產生一場觸摸學生心靈的坦誠對話??此坪唵蔚膲粝氡澈髤s是他嚴謹的教學追求,是新課標下課堂教學轉型的努力實踐,是基礎教育領域學科育人的重要路徑。
一、真實情景中的深體驗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脫離真實情境的語文學習往往事倍功半。孔老師善于引導學生在真實情景中,通過自主的語言實踐活動,學習和運用語言文字,感受文學作品的語言魅力,鑒賞文學作品中的形象,發展思維能力。
在學習漢字漢語專題時,他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分別聚焦不同的語言現象,如招牌上的錯別字、姓名的奧秘、我們使用的網絡流行語等,從類型、成因、策略等多個角度進行梳理、整合與探究,試圖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發現語言運用的規律以及滲透在語言中的文化因素。“招牌上的錯別字”小組走上街頭尋找各種錯別字,并將帶有錯別字的招牌拍成照片,制成PPT,分析錯別字的類型,探討錯別字的成因;“姓名的奧秘”小組以全班同學姓名為考察對象,梳理不同的命名方式,挖掘姓名背后的深層文化內蘊;“我們使用的網絡流行語”小組發放大量的調查問卷,收集流行于學生間的網絡語,整合歸類、總結特征,研究網絡流行語對中學生的影響機制及對策,等等。
在學習《羅密歐與朱麗葉》《雷雨》《牡丹亭》《哈姆雷特》等經典劇本時,孔老師不僅僅帶領學生在文本中穿梭幾個來回,品味臺詞的語言魅力,也不僅僅滿足于透過劇烈的戲劇沖突體會戲劇張力,更重要的是他引導學生還原歷史情境,飾演不同的人物角色,體會不同人物真實情境下的心理變化,栩栩如生地再現羅密歐、周樸園、崔鶯鶯、哈姆雷特等經典人物形象。品味臺詞、琢磨動作、購置道具、選擇音效、布置背景、打扮裝束、排練流程等一系列要素的整合與完成,意味著靜態劇本轉化為動態話劇,提高了學生真實情境下的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深化了學生對人物形象的體會和戲劇主題的理解。
教學中,孔老師善于創設真實的語言實踐情境,使學生置身豐富有趣的言語實踐活動,積極主動地運用正確的語言,自發自覺地形成言語實踐經驗,逐步形成個體言語經驗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二、社會熱點下的真關切
語文新課標確定了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的核心素養。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孔老師常常有選擇性地呈現與學生密切相關的“社會熱點”,組建“熱點寫作”小組,組織學生圍繞“社會熱點”展開討論、交流,引導學生將個體與社會緊密聯系到一起,正確地認識個體與社會、個體與國家之間的妥當關系,努力成為具有公共理性精神的現代公民。
當第一對雙胞胎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時,孔老師收集各種報道和評論,為學生提供大量背景資料,在課堂上對“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展開深度討論,討論的著眼點是“科學技術的倫理性”。最后,大家重申一個重要結論: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人類可以擁有成熟的基因編輯技術,但是人類不能保證運用在人體上的心安理得??茖W家不能冒著不可預知的極大風險,打開人工改變生殖基因的潘多拉盒子。對厘清事實,廓清問題,端正學術態度,恪守科學倫理大有裨益。
當“王者榮耀”風靡全國時,他從生活中常見的“讓座之爭”引入手游泛濫的現象,通過對學生沉迷“王者榮耀”的現象的探討,引導學生能夠多角度思考問題,表明自己合理的立場,幫助學生從“自說自話”到“目中有人”,從“簡單表達”到“復合論證”,從“封閉立論”到“開放互動”,充分考慮對方立場的合理性,達成共識。
課后,有的同學對手游風靡的現象進行歸因,并且向游戲開發企業提出建議:“作為游戲開發企業,能夠開發出這么吸引人的一款游戲,是貴公司的一次大成功。但如今,有不少孩子卻沉迷于這款游戲,甚至為此荒廢了學業,這肯定是包括貴公司在內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一幕?;蛟S問題的根源不在游戲,但游戲肯定是重要原因。貴公司應該加強對未成年人沉湎游戲的技術性約束,以更加嚴謹的態度對待身份認證,以彌補身份確認方面的漏洞。希望貴公司能把游戲越做越好!”這種建議既維護了未成年學生的身心健康,又提醒游戲開發企業應該履行的公共義務,體現了新時代青年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引導學生密切關注社會,參與公共事務,將個體置身于宏大的國家敘事中,不是對個體的消解,而是擺正個體與國家、個體與社會關系的重要方式。以主動參與的姿態、積極理性的精神處理社會問題,是一個合格的現代公民必須具備的關鍵能力。
私家車占道、霧霾、假疫苗、響水爆炸、五四運動一百周年、屠呦呦入選最偉大科學家等社會熱點事件,都是孔老師進行學科育人的生動素材和優秀案例。在關注社會、參與事務、發表見解、提供對策的過程中,學生逐步建立強烈的責任意識與公民意識,積極投身社會建設的大浪潮中。
三、課程建構里的新思考
課程是育人的重要載體,知識和技能都直接體現在課程中,情感態度價值觀都間接蘊含在課程中。完善的課程體系將全面有效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培養能夠適應社會發展和需求的人。
孔老師不僅僅滿足于上好國家規定的基礎課程,而且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結合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和學校的實際條件,開發各種類型的選修課程,并且試圖形成較為合理的課程體系。他以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的“理性思維”和語文課程目標中的“發展邏輯思維”“提升思維品質”為基點,始終圍繞“思維”這個關鍵詞,從“思維”出發,提出建設邏輯類課程、修辭類課程和交際類課程三大課程群的課程目標。邏輯類課程群旨在培養學生習得分析、比較、歸納、整合、推斷等多種認知技能,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理性思維;修辭類課程群旨在研習典型作品中的各類修辭技巧,彰顯思維辨識能力的重要性;交際類課程群旨在通過多種談判協商方法,展開多元對話,發展思維能力,消除學生之間的分歧,達成共識的溝通能力。
例如,在邏輯類課程“經典名篇中的邏輯思維”教學中,他對《師說》《逍遙游》《季氏將伐顓臾》《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等經典篇目進行“二度思考”,要求學生繪制基于文本的思維導圖,發現思維鏈中的亮點和缺陷,認識思維的嚴密性、準確性和深刻性;在修辭類課程《流行廣告語的秘密》中,他從紅牛、互聯網、海飛絲等眾多產品的經典流行語入手,分析廣告語中的類比、夸張、押韻等多種修辭技巧,感受流行廣告語的感染性、說服性與指向性,剖析受眾思維“淪陷”的原因,領悟流行廣告語背后的文化意蘊;在交際類課程“自主招生模擬面試”課程中,他和學生分別模仿考官和考生,就面試中可能出現的哲學、美學、科學、史學、文學等各領域的問題展開對話交流,仿真模擬鍛煉了學生思維方法,強化了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盡早地熟悉面試流程,適應自主招生面試的復雜環境。
在課堂轉型的關鍵時期,愿孔老師“行于所當行,止于不可不止”,能以心靈的秩序對抗世界的復雜性,在語文教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中學)
責任編輯:李莎
lis@zgjszz.cn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8229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