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伴隨著我國創新性國家概念的提出,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被逐步重視起來。在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注重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毙W語文教育是學生的基礎教育,要在這一階段關注學生創新能力的激發,為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本文筆者結合小學語文實際教學情況,分析小學語文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積極意義,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小學語文教育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創新能力;意義;培養策略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為推動國家發展,培養創新型人才成為我國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小學教育是學生的基礎教育,小學語文教師要利用好學科特點,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文中筆者探究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必要性,并提出小學語文教育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必要性
  1.激發想象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期間,學生的創新思維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如在語文課文教學中,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特點予以啟發,引導小學生對課文內容發揮充分的想象力,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目的的語文教學對激發學生想象力具有重要作用。
  2.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語文課文中多將課文內涵潛藏在文章深處,學生需要根據自身知識儲備和思維能力體會課文深層的含義。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特的創新能力有助于其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入思考,提出質疑并加以分析總結?;陂L期的創新思維,學生不僅對語文課文內容有了深入理解,對其他學科問題的認識也會有很大改進,可見,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有助于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仍存在不足之處,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提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幾點建議。
  1.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明確學生主體地位
  在傳統教學理念中,教師一直被認為是教學的“主宰者”,教學內容設計都是以教師的意志為主導,課堂上多采用“硬灌式”教學模式。在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生學習語文的形式多為“做題”,致使學生形成固定思維,扼殺了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當前學校和教師“唯升學率論”“唯成績論”現象明顯,學習成績的高低成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以致忽視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由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課程內容設計要圍繞學生開展,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積極思考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參與度,化被動式灌輸為主動式學習。
  2.優化創新情境,構建平等師生關系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教學形式較為單一,教師并未關注教學情境的設計,而活潑好動、好奇心重往往是小學生的主要性格特征,多元化的教學情境有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如可根據課文內容創設相關教學情境,使學生置身其中,切實感受到課文中所描繪的情境和內涵,在深入體會后引發思考,激勵創新。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被視為“權威”,小學生很難提出疑問,更遑論創新。由此,在創新情境的基礎上,要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勇于提問、敢于溝通的精神,在交流互動中激發小學生的創新能力。
  3.利用發散思維,激發學生創新意識
  發散思維是指不局限于固定思維,呈現出擴散狀態的思維模式,是創造性思維最顯著的特征。如何利用發散思維?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其一,巧妙質疑,鼓勵學生多提問題。勇于提出問題,才能積極思考分析,最終得出結論。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要多鼓勵學生提問,為盡可能多的學生提供提問的機會,針對問題讓學生開展討論,在質疑和探討的過程中得出結論。如在《烏鴉喝水》一課中,鼓勵學生提出更多“使烏鴉能夠喝到水”的方法。在激烈的討論中訓練發散性思維,讓小學生找到質疑的樂趣,進而激發創新意識。
  其二,多角度思考,培養求異思維。針對同一問題,往往思考的角度是多方向的。要在語文課文中發現問題點,讓學生進行思考,不限制思考方向,會發現小學生的思維廣,能夠提出多種角度的問題,對此,教師應多加鼓勵與表揚,讓小學生感到自豪,增強自信心。
  其三,深挖創新元素,給予思考空間。教師要善于在教材中找到學生普遍感興趣的創新切入點,在興趣的驅使下,帶動小學生主動思考。也可圍繞教材內容由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如講解一首古詩時,表達錯誤的情感,讓學生找出問題并發表自己的觀點。
  4.注重實踐與練習,培養創新能力
  任何能力的培養都離不開實踐與練習,將思維運用在實踐當中反復考證,才能將思維轉化為能力。在實際小學語文教學中,教材內容十分有限,僅憑借教材內容對小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遠遠不夠。語文教師要注重將課內與課外內容相結合,拓寬學生知識面,又豐富創新資源。與此同時,語文教師應組織開展活動,如讀書會、朗讀比賽、演講比賽、書畫評比等,在實踐活動中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如分組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角色扮演,由學生來設計角色身份與臺詞,允許對課文情節進行改編,評選出最受歡迎的小組。創新能力最終是要用來解決實踐問題,因此用實踐活動反復磨煉創新能力是快速提高創新力的有效手段。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廣大語文教師共同努力與探索。本文筆者簡要介紹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對語文教學的意義,并提出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以求對小學語文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一定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許賢廣.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2019(2):122.
  [2]李新桃.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散文百家,2018(12):109.
  [3]管飛.小學語文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探究[J].學周刊,2019(12):68.
  [4]王春霞.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探討[J].讀與寫,2019(2):129.
  [5]尚曉俠.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J].教學研究,2019(1):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424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