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攝影,是情感另存的方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羅丹有句名言:“藝術就是情感”。藝術是藝術家情感的宣泄和心靈的寄放,每個藝術家都在用自己的作品傳遞著對生活的品鑒和解讀。我理解的攝影就猶如畫家、文學家手中的一支筆,它是藝術家情感寄放的載體。一幅照片看似信手拈來,實則情之所至、心之所至??芍^尺幅映大千,瞬間聚永恒。作為一名軍事攝影家,在三十多年的攝影生涯中,我一直奉行并踐行著一則藝術信條:任何造就感動的“美”,都應該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我體會:攝影,是攝影家情感另存的方式。關注人性、彌漫情感的攝影作品才是真正以光影寫就的歷史。
  用心去拍攝,將自己獨特的思想、情感、見解轉化為攝影的實踐活動。這大概就是中國的傳統理念“相由心生”。一次次登上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陣地采訪,感動著、凈化著。那些憨厚靦腆的笑臉、那些莊嚴專注的眼神、那些風雪卷不走的溫情,那些與生命相伴的記憶……官兵們就這樣呈現著本色的質樸無華、純凈高遠?;蛟S,它不夠絢麗、不夠經典,但每個瞬間,都定格著無須拔高的“真善美”,都詮釋著奉獻的真諦和軍旅青春的精彩。1993年4月,剛從北京空軍調任成都空軍專職攝影的我,幸運地趕上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人控雷達站——“甘巴拉英雄雷達站”典型采訪。在與甘巴拉人同吃同住7天的難忘日子里,他們那圣潔的心靈、樸實的品質、默默奉獻的精神,使我的心靈得到了凈化。我是在學做甘巴拉人的過程中報道甘巴拉人,迄今我已經先后52次登上甘巴拉陣地采訪,可以說“甘巴拉”已成為我心靈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著名攝影家徐力群說過:“每一個人心中都應該有一座珠穆朗瑪”。年年歲歲,我帶著朝圣者般的執著,在通往雪域之巔的漫漫雪路上顛簸跋涉。稀薄的空氣、刺骨的寒冷、令人窒息的狂風,都讓我更深地體悟到常年駐守在生命禁區那些戰友的淳樸和崇高。2008年1月23日,我去海拔5137米的林芝色季拉山雷達陣地采訪,遇上大雪封山,我隨給養隊的官兵和3名軍嫂手腳并用的在雪地里攀爬了4公里才登上陣地。在這“生命禁區”里,我們手拉著手相互鼓勵著,在稀薄的空氣中頂著刺骨的寒冷和讓人窒息的狂風艱難前行,靠著意志苦苦支撐,挑戰生命的極限。到達山頂后,雖然累得筋疲力盡,幾乎虛脫,我們卻激動地相擁在一起,至今那體溫依然溫暖,那感動依然存留……
   “在感動中記錄感動”,這是我在“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一線持續102天采訪拍攝過程中發自肺腑的一句話。10年過去了,《眾志成城,托舉生命》這幅照片感人的場景依舊經常浮現在我的眼前:2008年5月13日,在泥濘的陡坡上,身著雨衣的戰友在大雨中把生命高高舉過頭頂,艱難地轉移,所有的力量、所有的目光都凝聚在“生命”這一點上。可以說,鏡頭中的戰友個個都是偉大的雕塑。后來,這幅作品在中外頻頻獲得大獎。我也隨著這幅作品“出名”了!其實說實話,如果說我有一點貢獻,那就是忠實地記錄了他們,是鏡頭中的戰友首先感動了我,真正該獲獎的是我那群可愛可敬的戰友們。
  憑借相機記錄歷史,存留感動,已經成為我情感另存的方式。每一次記錄,無不是心靈的傾吐。隨著邊陲采訪次數的增加,我對邊關軍人的摯愛和理解亦不斷延伸和升華。我認為,拍攝的靈感來自感動,只有用心去熱愛、用心去細讀、用心去感悟,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其中,才能創作出讀者喜愛的作品。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494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