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對于大學生生活的影響報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從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時裝學院學生對大學生上網存在的問題、網絡產生的影響、怎樣合理利用網絡及網絡污染四個方面多角度地探討網絡對于大學生生活影響的現狀。同時,通過調查訪談的結果,為大學生正確對待網絡的現狀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網絡影響;調查研究
1引言
在這個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網絡時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方式以及思維方式等,并且對人們的學習、閱讀、創作、交流習慣都帶來了新的變革。
在校大學生作為網絡接受者的重要組成群體,也無法避開網絡帶來的弊端。因此,本次針對網絡對大學生生活影響的調查,旨在分析當前大學生對于網絡的認知和了解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網絡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
鑒于此,我們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基礎上,確立了以下研究目標:①全面了解網絡對于學院大學生的影響情況。②根據調查情況,得出結論并找出對策。
2研究方法
2.1問卷調查法
本次調查時間從2018年3月26日至2018年5月20日,針對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采用年級、男女分層抽樣的方法,共分發問卷200份,收回問卷145份,回收率為72.5%;其中有效問卷145份,廢卷0份,有效率為100%。
2.2訪談法
隨機擇取6名受訪者進行訪談,獲取第一手口述資料為課題提供了更有效的支撐。
2.3統計分析法
調查數據的統計、整理、分析,借助excel、word等軟件和計算機工具完成,使得本課題研究可以從定性和定量兩方面進行,從而能更準確地反映調查結果。
2.4文獻研究法
在研究過程中,通過查找有關網絡對大學生生活的影響文獻,在已有的知識成果研究基礎上,開展進一步的調查研究。
3研究結果
3.1受調查者的基本信息
關于受調查者的基本信息在問卷中共涉及2題,見圖1。
3.2大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見圖2)
從該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出,大學生更主要的是將互聯網作為休閑娛樂工具,而將其作為學習工具的比例相對較低。
3.3大學生每天花在上網的時間(見表1)
從該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的自律性還不夠強,一旦接觸網絡,所花費的時間會很長,難以自制。
3.4大學生上網的頻率(見表2)
從該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學生上網的頻率較高的時間集中在“晚上”及“一有時間就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當代大學生對于網絡的依賴性。
3.5網絡產生的影響(見圖3)
從該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都認為網絡給生活帶來了一定的便捷,少數則認為花費了太多的時間,加強引導,就會有更多的人從網絡中受益,以此來加強大學生的知識面。
從表3的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出,大多數大學生對網絡有一定的依賴,為了防范網絡依賴,大學生應培養自己的意志品質,增強自我約束能力,保持健康的情緒,從而增強抵御網絡環境負面影響的能力。
從圖4的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出,網絡在絕大程度上并不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人際關系,而認為“偶爾”及“會 經?!钡娜诵枰鹱⒁猓诰W絡與人際相處中權衡。
從圖5的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出,在現今社會,網絡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網絡的誕生顛覆了我們傳統的生活也將生活推向了另一個領域。
從表4的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出,父母對子女的關心少,親子關系不佳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家庭要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應加強與子女的溝通,讓他們對于網絡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和態度。
從表5的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出,極少數的學生會有規劃自己消費組成的意識,大部分缺乏了一定的規劃,合理理財和儲蓄觀念仍舊淡薄。
4建議
4.1學校方面
高校可以有選擇、有目的地將精品文化引入課堂。將我國的傳統文明融入其中,將愛國教育思想、仁愛思想、倫理觀念、自強自信等理念通過課程展現出來。同時高校可以通過舉辦各種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以此來充足學生的課余生活。也可以充分利用留學生的資源,開展一些文化交流活動,增大受眾面。
4.2學生方面
正確看待網絡,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樹立合理的消費觀,做好開支計劃,做到不沖動,不盲目隨大流。樹立正確的愛情觀,沉迷于網絡中的虛擬世界,不盲目等待追求虛擬中的愛情。審視網絡發展價值,大學生應該將抓住這股潮流來提升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不論是消遣娛樂,都不能對它產生依賴。
5結論
5.1正面影響
現今,網上授課已經成為一種新穎的教育模式,為大學生帶給了一種學習的新渠道,網絡在此過程中起的作用不言而喻。
大學生通過網絡交友、網購、看電影、聽音樂和玩游戲等,還能夠通過網絡組織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和學術活動,畢業季時,通過網絡方便快捷地了解各種招聘信息或者關注各種考研網站等,大學生的社會生活已經離不開網絡。網絡的多樣性使人能夠見識到自我生活范圍之外的、不熟悉的事物,能夠開拓人的視野,激發人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有助于拓寬大學生的思維和視野。網絡自由開放的特點使現今的大學生紛紛借助網絡這個平臺與人溝通,滿足了大學生交流、溝通和理解的需要。
5.2負面影響
網絡上的信息量太過龐大,過多的信息造成了信息污染,尤其信息中存在著超多色情、暴力的垃圾信息,對大學生的身心造成了嚴重的傷害。
網絡的虛擬化導致了部分大學生社會化的不足,很多大學生沉迷網絡這個虛擬的世界,與現實世界缺乏互動和交流,導致自我意識太強,對社會持一種冷漠態度,缺少該有的朝氣蓬勃的樣貌。由于上網占用了大學生超多學習和思考的時光,很多人荒廢了自我的學業,掛科和不能畢業的現象層出不窮。長時光的應對電腦屏幕,可能造成大學生生理機能失調、內分泌紊亂、神經系統正常節律被破壞等健康問題。
參考文獻:
[1]諶潤杰、李莎莎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啟示[M] 2015
[2]唐玉.蘭州市大學生“手機依賴”狀況調查報告.新聞世界[M]2009.1
[3]姜永志,白曉麗 大學生手機互聯網依賴與孤獨感的關系:網絡社會支持的中介作用.中國特殊教育[M]2014
[4]宗一楠,徐英大學生手機依賴傾向與人際關系的相關性.[M]2014
[5]許國成,黃黎,魏莉莉,朱丹丹大學生手機依賴與課堂學習效率的關系研究浙江理工大學學報[N]2014
?。ㄕ憬徔椃b職業技術學院時裝學院 浙江寧波 3152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58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