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 有“融” 乃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以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的綜合板塊為例,分析了小學英語綜合板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具體課例,從融合板塊抓住主線,融合語言滲透文化,融合課外適時拓展三個方面闡述如何優化綜合板塊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關鍵詞:綜合板塊;抓住主線;滲透文化;適時拓展
【中圖分類號】G 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5-0162-01
古語有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意旨要有海一樣的寬宏胸懷。海之所以浩瀚廣大,在于能涵納百川細流。小學英語新教材增設了綜合版塊,相對于其他板塊而言,綜合版塊的容量最大,它通常由Checkout time,Sound time,Rhyme time等板塊組成,而且這些小版塊之間相互獨立,主題不突出。那么在教學時,只有將這些看似不相干的小版塊進行融合,利用好該板塊的綜合性,優化融合該板塊進行教學,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了嘗試。
1.“融”合版塊,抓住主線
作為綜合版塊,是一個單元最難處理的版塊,它具有綜合性和語言實際性。因此在教學中抓住主線,將零散的版塊“融”合成一個整體,為學生的綜合學習奠定基礎 ,顯得尤為重要。筆者認為可通過以下幾個途徑,“融”合版塊,抓住主線。
?。?)任務主線式教學
所謂“任務”,就是“做事”,在做事的過程中,讓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學生之間的交流過程也是一種互動的過程。
例如,筆者在教學3B Unit 4 Where’s the bird?的綜合版塊時,給孩子創設了幫助小鳥回家的任務。為了幫助小鳥回家,學生需要完成三個任務。在教學中通過這三個任務將Sound time,Song time和Checkout time融合起來,讓學生邊完成任務邊進行學習,學有所樂,學有所得,并且也讓學生知道并樂于幫助和愛護小動物。
?。?)情境主線式教學
“情境主線式教學”是指將主題情境作為課堂的主線,貫穿于教學始終的一種整體構建的教學方式。例如,筆者在教學5B Unit 4 Seeing the doctor的綜合版塊時,將Culture time和Checkout time融合起來進行教學,創設了Liu Tao生病的情境,以此為主線,結合該單元的教學重點句型,設計了拼圖、回答問題等活動,引導學生在該情境當中綜合運用所學句型進行學習。
2.“融”合語言,滲透文化
每單元的Culture time一般與其他板塊的語境息息相關,尤其是從Story time的語境或詞匯中延伸而來。建構主義的教學觀強調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增長點(指對學習新知識起支持作用的原有知識,或者能使所獲得的新知識被固定在認知結構中某一部位的那些知識)。我們可在學生學習Story time的基礎上拓展Story ,在拓展的情境中學習文化,現根據Story time的文本屬性分為下述三種形式:
第一,“發展式”續編。即按照文本事情發展的順序,教師繼續創設與文本一脈相承又蘊含文化的短小情境,使文化融合于拓展后的文本情境中。
第二,“狀物式”續編。即按照文本的內容相近和結構獨立的編排特征,教師編寫文化內容,并列式加入文本語境,拓寬同類語境范圍和提供語言學用渠道。
第三,“想象式”續編。若Culture內容脫離學生現有實際,則挖掘Culture與Story 間的共同點,圍繞共同點激發學生產生對現實生活或虛擬世界等環境的想象,在想象中穿插Culture。
看似簡單易記的Culture time,學生即便當堂了解,也需要不斷地復習鞏固。但較重的課業負擔會降低學生對Culture time復習的頻率,且多個Culture time累積會使部分學生的識記出現混淆。若避免孤立地、生硬地灌輸而借助想象,使Culture更貼近學生實際,則容易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在這愉悅的情感中思維,從而提高文化學習效果。
3.“融”合課外,適時拓展
?。?)運用繪本,拓展教學
就兒童英文繪本而言,它不僅可以讓學生學到語言知識,而且因其韻律優美、句式工整還能讓學生感受英語的語言美。優秀的繪本題材豐富多樣,幾乎涵蓋了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師選擇繪本一般要遵循三個標準:1、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2、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3、能起到文化傳承、啟迪智慧、塑造品格的作用。
例如,筆者在教學5B Unit 4 seeing the doctor這一單元的綜合版塊時,以小男孩Daniel的一天為主線,創設了英語繪本Daniel’s day,讓學生在了解故事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創編繪本,不僅鍛煉了學生聽、說、讀的能力,也幫助學生提高了意旨薄弱的寫作能力。
(2)營造氛圍,創新教學
創新意識是人們對創新與創新的價值性、重要性的一種認識水平、認識程度以及由此形成對待創新的態度,并以這種態度來規范和調整自己的活動方向的一種穩定的精神態勢。小學生處于學習的初始階段,在這一時期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有利于后續創新意識的養成和維持。在課堂上,教師要創設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氛圍,同時要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和賞識學生,讓每個學生都發揮自己隱藏著巨大的發展潛能。例如,筆者在教學4A Unit1 I like dogs的綜合版塊是,讓學生以animals為話題進行口語訓練時,如果設計的問題是“Look at the picture,what kind of animal is it?”那么學生的創新意識就無從培養。
綜上所述,我們英語老師在平時教學綜合板塊時,要多思考,采取多種方法促進學生的學習,引導孩子進行思維訓練。同時,要注意融合各個板塊以及課外的知識,使孩子的學習能夠融會貫通,為孩子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顧潔.牛津小學英語.綜合板塊教學初探[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版,2011(6):11-15
[2]華燕波.對話教學中設計語言支架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版,2011(7):7-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01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