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談鋼琴教學中的“家長陪練”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鋼琴以其高雅獨特的音色被譽為“樂器之王”,從1709年走進人類社會至今已有300年的歷史。昔日這一“貴族樂器”一直被人們望洋興嘆,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鋼琴已進入尋常百姓家,它不僅是立志于從事專業音樂藝術道路的人所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非專業人開發智力提高音樂修養和陶冶品性的學習手段。
  關鍵詞:鋼琴教學 游戲教學 趣味教學
  【中圖分類號】G7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3-0023-01
  鋼琴教學是一個既艱苦又漫長的過程,對于一個琴童來說,要經過幾年的勤學苦練才能達到較高的程度,從事鋼琴教學二十五年來,我接觸了不同程度不同學習經歷的學生,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學習鋼琴只要找一位好老師便大功告成,其實不然,鋼琴教學是一個三邊教學活動,既老師、學生和家長,這個教學過程不僅需要老師具有科學正規的教學方法,學生有較好的音樂素質,還要有家長充分的配合才能完成好。所以說家長的陪練在鋼琴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許多家長向我探討課后陪練的問題,下面就鋼琴課后的陪練來談談本人的看法。
  1.陪練中的“趣味性”
  這種方法適合7歲至11歲的學生。這段年齡的孩子,已接受了正規系統的文化教育,心理和生理上的發育也很健康,中樞神經系統更健全,肌肉骨骼都很健壯,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增強了,他們已掌握了基礎的彈奏方法,需要經過一段時期的鞏固,向更高的彈奏技巧邁進,所以這段時期是學習中的“爬坡”階段,孩子剛學琴時的興趣往往一進入枯燥的純技術性的練習,就會堅持不下去,這時,家長要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限制”很有必要,但要有分寸,練琴時家長可以嚴肅一些,練琴之余,要跟孩子多交流、談心,讓孩子多接觸音樂及一些姐妹藝術,耳聞目睹以達到潛移默化的功效,多講一些音樂家的故事,寓言傳說,這樣,寓教于樂,寓理于情,生動親切,優美健康,調動孩子趣味性地練琴以達到最佳效果。
  2.陪練中的“欣賞性”
  這一陪練方法適合12歲至14歲的學生,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已完全掌握了彈奏技巧,他們的程度已達到一定的高度,能較完整地演奏一些較大的音樂作品,他們雖然對音樂的感受力和理解能力更進一步,但對樂曲的藝術內涵卻不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這時家長們已完全跟不上學琴步驟,只能以一個欣賞者的角度來陪練。此時,對于孩子來說,卻非常需要這樣的觀眾,他們需要在課堂上老師的啟發引導之外,在平時練琴的點點滴滴之中,更需要來自親人的評語和啟迪,使其開拓視野,增強自信心,在演奏時能自然表達樂曲的情感,這樣漸漸地在優美的樂聲中使孩子思維力、想象力、創造力等受到鍛煉和發展。同時也能把高尚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教育及文學藝術修養的培養,滲透到鋼琴教學之中,真正地達到啟迪智慧,陶冶品性,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3.正確理解“家長陪練”的含義
  值得提醒的是,家長在陪練的過程中應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像個侍者,陪練時一會兒倒水,一會兒翻譜子,有許多家長在孩子練琴時,給打開琴蓋,放好琴櫈,末了再收拾好,這樣反而給孩子養成不好的練琴習慣。應該提醒家長要有意識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精神,自我管理的能力,富于挑戰和競爭的意識。學習鋼琴正是一種培養孩子將來自立成才的特殊教育環境,家長在其中可以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
  4.在陪練時,家長要端正自己和孩子的學習態度
  明智的家長應該懂得,學習鋼琴,不能為了鋼琴就不要一切,而是通過學琴來學文化知識,長見識,學做人,培養孩子持之以恒的毅力。“喜歡是最好的老師”,大多數孩子學琴是“被動”的,有較大的精神負擔,對學琴不以其為樂,反以其為苦,家長不應在孩子不愿練琴時便訓斥打罵,多考慮用其他方法來逐漸影響孩子,使其由被動變主動。我在教學中曾經接觸一些家長“望子成龍”、“拔苗助長”,結果造成嚴重的后果,甚至半途而廢?!奥殹笔蔷毲龠^程中最重要的步驟,家長在陪練時要強調孩子慢練,這樣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結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5.家長在陪練時的語言藝術
  一位學者曾說過“任何人都要接受批評,孩子也不例外,批評要講藝術,對孩子尤為如此……”。孩子在練琴時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家長的批評免不了,但批評講究有藝術性,要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家長不要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孩子,斥責孩子的“錯誤”,例如:“你的腦子這么笨,手指像雞爪……”,這樣侮辱性的語言會傷孩子的自尊,造成孩子恨琴而不是愛琴。
  6.家長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練琴空間
  曾有學生上課時跟我說,昨天在他練琴時爸爸在看電視,在吸煙,家里的噪音很大,更有甚者,孩子在練琴時會聽到搓麻將的聲音。試想,在這樣的環境下,怎么能讓孩子靜下心來看譜子,感受鋼琴音樂的美妙?以身作則,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練琴空間,才能培養孩子勤奮練琴刻苦鉆研的精神。
  總之,造就一位音樂人才需要具備各方面的因素,家長對孩子的期待不同,采取的態度就有所不同,如果期待值超過了孩子的實際能力,無視孩子生理、心理發展的規律,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志獨斷專行,就會事與愿為。所以說,在每一位成功琴童的背后,都會站著一位辛勤的家長,家長的陪練是具有科學性和藝術性的,只有把這三邊式的教學完美地結合起來,才能成就孩子在鋼琴藝術道路上的追求與夢想。
  參考文獻
  [1]張藝.鋼琴教學中家長的陪練觀念及方法[J].大舞臺,2013(02):204-2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075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