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班集體德育中的心理機制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班集體是高中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形式,可以說,一個班集體的創設是否成功會影響到一個學校的辦學水平?,F今高中班集體的德育普遍存在著被弱化的現象,而這種現象的出現,離不開班集體德育中的心理機制改變。高中學生的班主任應該運用心理機制的變化來調節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出更好的班級學習氛圍。
  關鍵詞:班集體 探究心理機制 德育水平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4-0160-01
  想要提高班集體的德育水平,需要明白什么是心理機制,心理機制即心理契約,所謂的心理契約是由美國著名的管理心理學家阿吉里斯提出的,他在《理解組織行為》中提到工人和工頭之間的一種隱性的默契即心理契約,而班集體德育中的心理機制就類似于這種心理契約,是學生個體對班集體的奉獻和獲取,個體和集體之間的內在的一種約定,這雖不是一種有形的心理機制,但發揮著有形狀的心理機制的作用。結合以往的歷史,我們會總結出一個結論,班主任會針對每一屆高中生的實際情況和已有的校紀校規來制定班級的規章制度,這樣的方法已經得到了顯著的成效。
  1.如何將心理機制運用到班級體中
  學校往往只能夠通過不斷的了解和滿足學生的需求,使學生和班級體達到共識,構建出有效的心理機制,從而促進班集體的有效管理。心理機制的構建需要達到以下幾點:
  (1)合理使用班級的心理機制
  相比于剛性的班級規章制度來說,心理機制的建立,往往不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如果能合理的使用班級的心理機制,相信對學生的學習態度的轉變和積極性的提高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合理的使用班級的心理機制具有以下幾個優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維護班級秩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為什么說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筆者會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如:高三班學生小明數學成績和語文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唯獨英語成績一直給她拖后腿,于是他的班主任就把他叫到辦公室和他說,如果以后你能在每張答卷上多對一道題,他就會把小明的期末成績多加一分,就這樣小明和班主任建立了某種隱形的心理契約,一個學期之后小明的英語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而班主任也在他的英語成績上面多加了幾分,這對小明來說是一種莫大的鼓勵,一年之后,他如愿的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上面這個例子講的就是班級德育中心理機制重要性,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合理的建立心理契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維護班集體良好的秩序,也是可以通過高中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來發現的,總而言之,合理使用班集體的心理機制,對學生和班集體來說,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和益處。
 ?。?)如何培養學生的心理契約?
  很多人都相信有默契這一說法,但默契不是天然形成的,是靠后天培養慢慢形成的,學生和教師之間也是如此,不可能說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某種心理契約是突然出現或消失的,和教師之間的心理契約一旦形成,就很難會消失,所以說在培養學生心理契約的時候,教師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首先,就是教師應該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生作為受教育者,還沒有形成良好的自身素質,在初高中時期,學生主要是以模仿為主,所以教師應該有良好的自身素質,很多時候,教師的素質修養,往往會決定和學生之間所建立的心理機制的質量。教師應該以身作則,學生樹立一個好榜樣,這是培養學生心理契約的前提。其次,教師應該打好感情牌,對于一般人來說,適應一個新的環境需要一定的時間,作為班主任就應該利用好這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教師應該適當的利用心理機制,為創設良好的班集體奠定基礎。如:在新學期到來的時候,班主任可以針對新的干部,組織一個有關適應新崗位的集體活動,表現出自己對學生的期望,學生會通過這個活動,努力的工作,積極的向上,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價值。通過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學生在適應新環境的同時,也會極力的展現出自己的個性,通過以上兩種方法,相信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出良好的心理機制,從而達到共同創設美好班集體的目的。
  2.良好的溝通是建立心理機制的關鍵
  所謂的溝通是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集體中傳遞信息的過程,學生和教師是兩個集體,所以溝通就成了建立心理機制的關鍵,構建心理機制是教師和學生雙方面相互作用的事,如果師生之間存在一些小矛盾,教師和學生又不主動去解決,小矛盾很可能會慢慢的演化成大矛盾,這樣一來就破壞師生之間的感情,這對創設良好的德育心理機制是沒有益處的。師生之間相互了解是建立良好溝通機制的基礎。如:教師應該在第一時間記住所有學生的名字,這樣即可以使學生注意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也可以增加師生之間的親近感,假如作為一名教師,不能夠很快的記住學生的名字,會在以后的學習中存在著與學生之間的隔閡,這樣就無法使學生體驗到教師的關愛,會對培養學生德育方面的心理機制造成不良的影響。
  3.結束語
  班集體德育方面的心理機制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就能解決的事,所以說,它對學生及班集體所發揮的作用并不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本文通過一些具體例子來說明了心理契約即心理機制對學生和教師的影響,以及心理契約如何才能更好的運用到班集體中都做了一定的分析,希望通過以上的例子,教師和學生會對他們之間的感情有進一步的了解和升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默契度會有一定的提高,本文所分析的一些具體例子希望對教師和學生有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譚炳祺.班級文明建設中社團德育工作的開展探究[J].文理導航,2017(18)
  [2]王睿凱.制度治標,德育治本,標本兼治打造優秀班集體—初中班級制度精細化結合彈性化管理研究[J].時代教育,2016(0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079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