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班集體建設的創新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反思目前中小學班級建設管理,不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發揮,影響了學生個體與集體的和諧發展。隨著教育的發展,教育觀念的更新,如何使學習過程與學習目標整合在成長過程中,體驗幸福和成長快樂的思想正在贏得共識。對學校教育而言,以班集體建設活動為內涵,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是教育發展的趨勢。
關鍵詞:班集體建設 班集體管理 新課程背景
一、新課程背景下班集體建設概述
目前,我國現有的學校班級制度、管理方式、集體模式、班級評價方式都是與傳統的教育觀相適應的。隨著新課程實施的不斷深入,新課程倡導的以人為本的理念,必然與現有的班級制度和集體教育管理模式發生沖突。反思目前中小學班級教育管理的基本特征,不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而是以“教師為中心、管理為中心、教學為中心”。這樣的教育理念,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發揮,影響了學生個體與集體的和諧發展。為此,小學班集體建設,受到教育者的普遍重視。如何使學習過程與學習目標整合在成長過程中,體驗幸福和成長快樂的思想正在贏得共識。對學校教育而言,以班集體建設活動為內涵,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是教育發展的趨勢。
二、小學班集體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ㄒ唬┌嗉壸灾鞴芾碓u價缺乏科學性
學校對班主任工作的評價,主要看學生的學習成績、班級的衛生紀律情況,最注重的就是期末考試成績狀況來評價班主任。這種評價體系,導致班主任把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學生成績和日常管理上。
?。ǘ┌嘀魅喂芾矸椒ê唵位?
從調查問卷中了解到,批評是班主任教育學生的主要方式,但沒有從根本上讓學生理解,自己犯下的錯誤、造成的不良影響及如何改進等。這種單調的教育方式既不能起到好的教育效果,又不能激發學生自主管理意識。
?。ㄈ┌嘀魅侮犖榻ㄔO不夠專業化
目前的班主任專業水平有待提高。只靠班主任實踐中的摸索和積累,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
?。ㄋ模┌嗉壸灾鞴芾碇贫炔唤∪?
調查問卷了解到,班級自主管理制度沒有隨時完善、執行,使學生在自主管理中迷失方向。
三、新課程背景下班集體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多年來,研究者一直在小學從事班主任及科任教學工作,對班集體建設無論在實踐探索領域,還是理論研究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學習、研究與實踐、思考與反思,研究者認為,抓好班集體建設,需加強和改善以下工作。
?。ㄒ唬┨嵘嘀魅蔚膶I化綜合素質
一所學校的辦學質量、學校風氣、學生面貌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校各個班級的運行狀態,而班集體建設與班主任的專業素質密切相關。對班主任在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道德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這就決定了班主任崗位的專業性。為了使班主任盡到教書育人的職責,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一是學校給班主任學習創造條件,通過定期組織培訓、專家座談會、同行經驗交流等形式,向班主任傳授科學的班級管理和教育理念。二是班主任要充分認識到提高自身專業能力和自身素養的重要性。通過不斷地學習完善自己。三是班主任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通過給予學生充分的關心、耐心、責任心和細心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1]。四是教師要注重自身形象,以身示教,用人格魅力影響學生。
?。ǘ┲贫ò嗉w自主奮斗目標
班集體的目標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且也是學生所期望的,教師必須充分發揮目標的引導作用。如專心聽講、大膽提問、課間進出教室有秩序、說話文明、待人有禮貌、熱愛集體等。在制定、執行內容過程中,調動全班學生積極參與,明確目標內容,促進學生樹立主人翁意識。
?。ㄈ┐罅﹂_展各項班集體活動
活動對于中小學生而言,是了解社會和自然的一條主要途徑。班集體活動是創建班集體的凝聚力,全面素質的提高必須依靠豐富多彩的活動[2]。
1.積極參與學?;顒?,激勵集體榮譽感
學?;顒訛閷W生展示集體力量的機會。借助學校的活動,激發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有效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2.用心組織班隊活動,靠活動引導正確導向
班隊活動是班級風氣導向的重要活動。針對班級的現象,適時地正確引導,有效地引導集體的正確輿論,提高班集體的教育成效。
3.引導家長出力,借助家長教育資源
教師要挖掘家長的教育資源,為教育服務。請家長自愿以不同的方式,申報活動,引導家長主動參與學校的教育過程,達到家、校和社會共同關注教育問題。
4.創造條件,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
目前的孩子精神世界不夠充實,教師要創造條件,開展系列有價值、有意義的校本教材活動,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3]。
?。ㄋ模┐偈箤W生成為班集體的主人
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是很重要的,這是為今后社會發展需要的綜合素質人才的基礎。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時的工作中要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由被動接受管教變成主動參與管理:首先,培養一批有威信,有能力的班干部,讓他們主動地參與班級管理;其次,調動一批有熱情、有責任心的同學分工負責紀律、衛生、學習等方面的具體工作,增加其競爭意識和責任感;再次,設置各種競爭的氛圍與環境,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變被動為主動[4]。班主任工作只有細致入微,才能使班級管理見成效,而在細致管理基礎上還應充分發揮民主性,即當班級出現問題時,創設各種讓學生表現的機會,充分調動每個同學的積極性,形成民主管理氣氛,使學生自我表現心理得到滿足,民主意識得到培養,讓學生能夠做到自己管理自己。促使每個學生都參與班級管理,做班集體的主人。
結語
班集體建設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影響班集體建設的因素較多,需要從多方面來進行分析和研究。由于班集體建設是學校建設的基礎內容,加強其建設質量,有助于提升學校整體實力,對學生的發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然而,目前我國學校在班集體建設方面還有繼續提升的空間,需要各級部門和師生進一步努力,提高班集體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高燕,夏飛.心理契約視角下高校新生班集體建設的研究[J].高教學刊,2016(06):22-28.
[2]孔超,李寶研,彭萍.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班集體建設的思考[J].中國冶金教育,2015(05):74-77.
[3]蘇輝輝,薛鳳蓮,何川.高校學習型班集體的建設——以北京林業大學為例[J].中國林業教育,2015,33(03):33-35.
[4]何進,楊雄.當前高校班集體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高校輔導員,2014(06):51-5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3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