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效結合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是學生日后發展和成長的根基所在,有效的閱讀積累可以加速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的思維模式尚未成熟,教師應以科學合理的方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教師應對課本內容進行拓展,開展正確的課外閱讀環節,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本文就以小學低年級課內外閱讀的結合為主要內容,進行研究和分析,并指出具體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課內外閱讀 小學語文 低年級閱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4-0117-01
隨著新課程理念的開展實施,語文教師們逐漸正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地位,所以,對于學生的學習動向教師個給予了過度關注,經發現,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可以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促進語文寫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們開始重視學生閱讀量的提升,并結合課外讀物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1.以課內閱讀為基礎,拓展課外閱讀
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我國教育部門精挑細選的杰出之作,極具教育意義。教師應以此為基礎,結合課內文章所表述的精神和主旨,開拓學生課外讀物的拓展,豐富學生們的閱讀資料,方便學生的對課內文章所表達的意義進行深層理解。筆者自身的經驗,提出三點可行策略,具體內容如下所示:
?。?)引導學生自主收集與課內文章相關的讀物
新課程理念實施以后,提倡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對此應進行積極的引導,讓學生“自給自足”,自主尋找貼合課內文章的讀物,以課內文章為主旨,通過課外讀物的輔助,主旨提升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并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強硬性的要求學生去做,要進行合理的鋪墊和引導,帶動學生的求知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學習《香港,璀璨的明珠》這一課時,教師要為學生講解香港的人文歷史,并帶學生了解香港的美食和特色,同時結合香港的地理位置講述香港對發國際發展的重要性。最后,要為學生埋下伏筆,讓學生自主了解在我國解放前,香港的執政方式,和香港在過去100年的光景,培養學生的愛國情結,叮囑學生勿忘國恥,發憤圖強,努力學習為自己未來的發展做出貢獻。
(2)通過人物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無論是課內讀物,還是課外讀物,在故事的描寫中總有些讓人難以忘記的人物,或是因為其光輝的歷史,或是因為其偉大的人格。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角色的形象,引發學生對人物的里了解欲望,并根據課文拓展,激勵學生自主尋找關于故事人物的其他世紀或者經歷。
?。?)根據課內文章,激發學生對同類別書籍的閱讀
現階段,低年級語文課本中,有諸多具有教育意義的寓言故事,并且其寫作手法和其本身具備的文學思想都極為正能量。所以教師可以合理的引導學生對這種題材的課外書籍進行閱讀,并鼓勵學生為其他同學講述故事的意義和真諦,以學生自己的理解舉出現實中的案例,為所有學生做出驚醒或者提示。
2.以課內閱讀為跳板,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教育界所有人都為之認可的至理名言。學生的閱讀習慣培養來自于學生的閱讀興趣,所以培養學生養成閱讀興趣就是教師最為重要的工作內容。筆者認為,書籍的魅力在于各種場景的描寫和故事的敘述,以及作者內心情緒的灌注,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文章的感情注入。一篇文章可以使人雙眼朦朧,一篇文章也可以使人精神大振,從中得到感悟,這歸結于文章中蘊含的“靈魂”,也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注入的感情。歷史中無數文人騷客著書立作,其中的文思和情感都隱藏在文字的字里行間,閱讀書籍可以使學生的內心得到洗禮,語文教師們在閱讀課程中應對學生講述閱讀書籍的真正意義,從改變學生對書籍的看法,使學生閱讀的目的歸于平靜,從而體會書籍中所蘊含的精神,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的目的。
例如,某小學語文課程中,語文教師在講述《守株待兔》這一課,學生們紛紛對妄圖不勞而獲的農夫進行了議論,隨后教師提問:“這名農夫的行為對嗎?”
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不對?!苯處熧澩溃骸稗r夫的行為的確不可取,但是你們在閱讀文章時,沒有關注故事的真實性。雖然古人思想夢寐,但并非是愚蠢,在以后的閱讀中,要明辨是非真假?!彪S后學生們相互議論,以前書籍中故事的梗概,以求勘破真假,并要再次閱讀以證其誓。
3.以閱讀活動為載體,展示課外閱讀成果
閱讀是為了積累,而將閱讀中遇到的好詞佳句進行記錄是實現知識積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閱讀中,用符合自己的方式記錄閱讀筆記,以加深閱讀印象。
例如,在學習了《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之后,教師要求學生記錄閱讀筆記,然后利用課堂時間為學生提供展示筆記的機會,在展示的過程中,教師發現有的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對文章中的生字進行了注音,有的同學對文章中出現的好詞好句進行了標記,教師對學生認真記錄的行為進行了充分的表揚,并鼓勵學生養成記錄閱讀筆記的好習慣。
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可以最大程度地改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態度。總而言之,教師應不斷創新課內外閱讀的應用環節,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成果,為小學生的日后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姚少雅.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效結合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1):192-197
[2]劉愛靜.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結合初探[J].中華少年,2018(01):239-239
[3]毛曉英.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有效結合的實踐初探[J].課堂內外:教師版,2013(05):39-3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08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