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論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效結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對學生的語文基礎而言是極為重要的,對以后的學習生涯都奠定了基礎,所以在小學就要打好基礎。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但是閱讀的難度相對于其他的而言較高,所以教師要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把閱讀能力提高了,就能自然而然地提高其他基礎知識能力。教師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時不僅僅是在教材里開展教學,應該跳出課本,將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結合起來,讓學生既能從課本上學到知識和技能,又能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因此,文章對小學語文低年級的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進行了探討,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內閱讀 課外閱讀 有效結合
  一、小學低年級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的意義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的語文學習才對他們而言才剛剛起步,只接受了一些簡單的拼音教學,對于一些復雜的字還是很陌生,認識的漢字也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在閱讀教學方面不能放開學生去學習,教師還是要進行指導,在識字能力上對學生進行培養,進而使學生能夠激發閱讀的興趣,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很多小學生好奇心很強大,對于陌生的事物都比較感興趣,求知欲比較強,所以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這一情況,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為學生營造一個好的讀書環境,讓學生閱讀一些適合小學階段學習的書,同時結合課本的教學,幫助學生進行閱讀的開展,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打開眼界。不但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認識更多的字,積累更多的詞匯,還能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提供更好的學習基礎。
  二、小學低年級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有效結合的策略
  課本的學習對于學生詞匯量的積累和語文理解知識技能的學習是具有重大作用的,課內的閱讀的作用主要是給學生打好基礎,基礎知識不過關,也就很難進行課外閱讀,阻礙了學生閱讀前進的步伐,這樣課外閱讀就不能發揮它的作用。所以教師要循序漸進,先把課內閱讀教學引導好,讓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要讓學生更加融入閱讀中,就要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有了興趣才會有學習的動力,才能積極主動地去進行閱讀學習。所以教師要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上花費心思,其實就可以直接利用小學生特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在課本文章教學中,不要就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按部就班地講述課本內容,這樣只能讓課堂更加枯燥乏味,學生也不愿意聽講,學生的參與性不高。所以教師可以在講課時設置懸念,在文章講述前,先給學生進行提問,問學生一些關于課本文章內容的問題,讓學生產生好奇心,渴望知道答案的學生就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中,教師順其自然地就可以引導學生進入課本知識,帶著學生一起閱讀文章,最后和學生一起解答問題。這樣通過設置懸念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逐漸地學生自己也會對課外的閱讀產生興趣,然后進行課外的閱讀。
 ?。?)推薦閱讀和課本內容相近題材相同的課外讀物。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不同的體裁的課文內容,但是每一個體裁都能產生不一樣的理解。在課上學習了一種體裁的文章后,學生對這類閱讀有了大致的了解,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與課本體裁相關的閱讀書本,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這樣讓學生在閱讀時能更好地產生共鳴。例如,學生在學習了《村居》這首古詩后,感受到了詩意中的美好春光,就可以在拓展一些同樣是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情的古詩讓學生進行閱讀理解學習,加深學生學習的感觸,對情感掌握得更加到位。
 ?。?)利用人物引出另一些人物的思考和深入了解。小學課本的學習中總會學習到一些名人故事,讓學生在文章的描寫中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課本對人物的描寫是很細致的,就讓分析學習人物的描寫方法等等。很多名人都是相互關聯的,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一個名人故事時,可以引入一些相關名人,讓學生在課后進行相關書籍的閱讀學習,進一步思考了解。教師可以布置一些相關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進行名人事跡的了解學習,讓學生挖掘他們的美好品質,在閱讀中獲得心靈的升華。
 ?。?)鼓勵學生做閱讀筆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生在閱讀時記憶力有限,肯定不能在閱讀中把每一個重要詞匯進行積累。所以教師在讓學生進行閱讀時,要鼓勵學生養成做閱讀筆記的習慣,把閱讀中的好詞匯好句子記錄下來,充實豐富學生的詞匯量,通過閱讀來培養學生的語文基礎。但是會有很多學生在閱讀時只關注于文章內容的閱讀,而沒有在腦海中進行實際的記憶,所以一定要重視閱讀筆記的重要性。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閱讀筆記的任務,讓學生在閱讀中重視閱讀筆記,定期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對于閱讀筆記摘抄的比較好的學生要進行課堂展示,并給予學生表揚和學習。讓學生更有學習和閱讀的動力,養成閱讀的習慣。
 ?。?)對于閱讀方式和成果的交流整合。教師不僅僅要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更要注重閱讀成果的交流與學習。因為學生在自己進行閱讀的過程中,肯定每個人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對文章內容也會產生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和想法,學生要是能將這些問題和想法放入交流學習中,學生對閱讀的理解就能更加深入。所以教師不僅僅要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還有適當給學生搭建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讓學生進行相互學習和探討,對文章有更多不同角度的理解。教師還可以舉辦一些讀書相關的活動,如開展讀書會,故事會等等,讓學生自己融入到故事中,充當故事的主人公,對文章內容的感觸理解就能加深,學生通過參與這些讀書活動也能對閱讀產生學習的興趣。
  三、總結
  小學語文低年級的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的有效結合才能對推動閱讀教學的開展產生重大作用。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要對自身的綜合素養進行提高,對學生的閱讀教學進行有效的引導,才能更好地奠定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幫助學生進行閱讀理解。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了,才能有效地提高語文語言知識運用能力、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真正讓學生得到全面的提高。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5975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