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組織開展互動游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有興趣的學習,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聯系生活實際、組織開展互動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使學生喜歡數學,愛上數學。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分析了通過開展互動游戲讓學生學好數學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互動游戲 興趣 學習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4-0113-01
1.聯系生活、樂學數學
在平時教學中應當有目的的將學生生活中的例子提煉出來,再將數學知識回歸生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真正是源于生活、融于生活,并且覺得學習數學是一件快樂、有趣的事情。
?。?)數學問題源于生活
教師應當善于收集身體具體實例,融于課堂教學,讓教與學跳出教材,走到學生的生活中去,使得數學課堂變得更大、更廣泛。比如,有這樣一道題目:“16個小朋友在玩做迷藏,已經抓住了9個小朋友,還有幾個小朋友沒有被抓???”教師在幫助學生解決類似題目的時候先不要求學生列算式,甚至都不直接出示題目,而是先提問:“同學們,捉迷藏這個游戲都玩過嗎?會玩嗎?怎么玩的?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好嗎?”于是,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能解決這個問題了。在游戲結束后,教師再出示題目,學生能答的又快又好,而且以后再碰到類似的問題一定印象深刻。
?。?)數學問題回歸生活
數學問題既是來自于生活,也要回歸到生活中去。我們要讓學生把學得的數學知識,用到實踐生活中去加以鞏固和理解,形成知識的內化。比如教學《元、角、分》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在班級開設“小小商店”,同學根據自己意愿、扮演售貨員和顧客去“買賣”商品,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
2.游戲互動、好學數學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讓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狀態,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就會帶來疲倦”。所以適時進行課堂活動就能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兒歌,讓數學唱起來
兒歌充滿童趣、內容淺顯、語言活潑,符合學生的心理與口味。誦讀兒歌,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氣氛,緩解緊張的情緒。合理地將數學課堂教學與兒歌相結合,可以成為“低耗高效”數學課堂中畫龍點睛的一筆。
比如,在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學生對于一些數學符號不能很好地進行理解和區分。如大于號和小于號等,一首簡單的兒歌“開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開口朝前大于號,尖尖朝前小于號。”一下子就抓住了這兩個符號的特點,學生邊吟誦邊練習,很快就能運用符號來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系,很輕松地解決了相似符號之間的混淆問題。
?。?)游戲,讓數學樂起來
《新課標》中指出: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使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應當成為數學教學的目標之一。所以,教師應該有目的的設計一些數學游戲融于課堂,讓學生慢慢喜歡數學、愛上數學。
例如,我在教學《9加幾》的時候,新授結束,整節課已過了大半,下面學生開始有些坐立不安。這時教師適時的提出來玩一個“抓小魚”的游戲。學生們突然個個眼睛放光,神采奕奕,紛紛交好。兩個同學面對面用手搭起“山洞”,嘴里報出“9加幾”的算式,其他同學當小魚,說對得數才能順利鉆過山洞,看一看哪條小魚最機智順利通過每個山洞,比一比哪個山洞最“險峻”能套出最多小魚。經過幾輪游戲后,學生的思維也活躍了,知識得到了鞏固,計算速度也提高了很多。
3.形式多樣、愛學數學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度的時期,這構成了小學生思維的形象性和數學的抽象性之間的矛盾。所以教師在課內外的數學教學中應當采用多樣的形式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真正愛上數學。
(1)課內多媒體運用,讓數學動起來
例如,教《9加幾》的進位加法時,運用多媒體課件電腦屏幕上先出現10座小房子,接著13只小兔子走來了,其中9只小兔子逐個走進房子,還有4只小兔子站在外面。這時,可讓學生數一數一共有幾只小兔子。數出結果后,教師問:“還有幾座小房子?”讓最小的小兔子回到小房子好嗎?現在房子里有幾只小兔子?外面有幾只呢?如果不逐個數,能很快說出一共有多少只小兔子嗎?此時,動畫演示算理,引導學生明白是把4分成了1和3,把1和9湊成了10,再算10加3是多少,學生就能很快說出結果了。形象直觀的動畫演示,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為學生展示了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在動感中感受數學形象,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形象的動態思維,加深學生感性印象,使學生真正掌握了“湊十法”。
(2)課外互聯網技術,讓數學活起來
在數學學習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數學專用名詞,或者學生生活中從來沒見過的現象,如什么是長度單位、火箭的速度有多快、海洋的深度有多深等,學生會非常好奇,可能會問教師很多個為什么。如果就這么照本宣科,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就太淺顯,不扎實。這時教師就需要運用互聯網技術,拓展學生的數學視野,和學生一起上百度查詢,了解這些專用名詞的來歷、英文寫法,探尋身邊的數學知識等。學生真實地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學生又學習了利用網絡資源解答疑問的方法。教師呵護了學生寶貴的好奇心,以及對探究新知識的渴望。在數學課堂中不僅學習了數學知識,更掌握了新型的學習方法,在家里的時候也可以在父母的指導下操作。學生動手動腦自主探究,激發出更大的學習熱情,創造了更廣闊的自學和發展的空間。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最大的收獲莫過于學生在數學上的成功,最大的喜悅莫過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愛。愿我的學生都能學好數學、都能愛上數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0846.htm